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山东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山东高考语文试题难度评析

来源: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2013-6-9 18:06:55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评析

2013年高考山东卷语文科目的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充分体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的原则,在考查考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试卷在内容、设题等方面以稳、以延续性为主,又不乏出新之处。
一、守正出新。
今年的试题与往年试题保持内容、形式、难度、区分度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考试内容,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不超纲,难易适中。在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第一题考查常用字的读音、常用字字形、常用词(包括成语)、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和辨析病句。本题内容与往年基本一致,但是今年这一题选材语文特征典型,相关句子内容活泼健康,趣味横生,除了考试功能外,有很好的可读性。一般论述类、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三篇现代文阅读材料,从选材内容、文体基本保持往年的思路。古文、古代诗歌也是如此。
同时试卷中也有出新之处,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其一是考查方式。例如第2题考查常用字的使用,出新之处是将错字放在句子中,一方面符合错字使用的常见情形,一方面对考生形成了一定的迷惑。如“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上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胜地”对同音词“圣地”的误用,必须依赖具体语言环境才能鉴别,可以更好地考查考生的语言功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6题填写关联词语,这是比较新的考法,用以检测考生的逻辑能力;第18题给“创造”下定义,这也是一种新考法,它介于归纳概括信息与表达之间,可以考查考生阅读、提炼、概括、表达等综合能力。
其二是选材。整个试卷中现代文的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与古文、古诗的选材对试卷风格影响很大。论述类选择的是关于中国艺术境界的论述,全文以中国画为据,文字秀美,论证过程清晰。文学类选取的是余华的《活着》,生活气息浓郁,人物性格鲜明。实用类选取的是沈从文的《定和是个音乐迷》,包含着民国作家的深邃、含蓄和恣纵。古文另辟蹊径,选择明代最优秀的散文家宋濂的《看松庵记》,第一次把古代“记”体引入高考试卷中,可以拓展学生关于古文文体的认知。古诗选择晚清江湜的写景抒情诗,其意境之优美,一点也不亚于唐宋诗词。这些选材都表现了尝试与出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三是设题。在设题方面出现了新的亮点。往年的试题较多在语句、文字上做无谓的缠绕。今年试题关注了论述文阅读规律,从文体方面加进了设问,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增加了试题的科学性。
二、突出语文本体。
试题从选材到设题都凸显了语文的本体特征。语言类主要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识记能力,又在选材中关注了材料的典型性与人文色彩。例如第2题考查正确使用字词,其中的D项材料为:“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这是个错项,“箭拔弩张”中的“箭”应为“剑”。这个词的误用较为常见,但错误也是明显的。如果对中国汉语成语并列结构的构成略有了解,与“弩”对应的一定是“剑”而不是“箭”。第3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其中D项“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这个语料考“鼎足而立”的使用。既然鼎足,一定是指三种事物并列,而语料中指出的只有两家,用鼎足而立是错误的。再如第五题中的第18题让考生从一段话中提取信息,限定字数,完成定义,对逻辑思维有很好的考查效果。文学类文本选择余华的著名作品《活着》。此小说寓意深刻丰富,形象生动突出,描写简洁准确,有很高的文学审美水平。试题从小说文体出发,引导考生分析形象,鉴赏关键语句,探究小说寓意的能力,考查了考生的文学审美能力,突出了文体特征。实用类文本《定和是个音乐迷》文体鲜明,传主张定和是现当代著名音乐家,其对音乐追求的人生历程对青年人有很深刻的启发教导作用;行文极富沈氏个性。设题突出了传记文体的特征,全面而富有层次。文言文阅读《看松庵记》内容上文化品格很高;行文漂亮精萃,难易适当,是一篇难得的文学色彩鲜明的好文。江湜的写景抒情诗《山寺夜起》明白如话,景色优美,情感单纯。总之,今年的语文试卷从各方面凸显语文的本体特征。
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提高人文情怀。
今年的试卷从总体风格凸显了人文精神,比较集中表现于作文命题上。往年的材料作文,或选取名人名言,或选取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格言,今年的作文题针对当前语言运用中出现的问题,从《咬文嚼字》中提炼出材料,此材料具备几个特点:(一)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由于外来文化、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影响,汉语言的纯洁性、准确性受到了极大的侵害,新闻联播、百家讲坛等权威公共平台常犯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知识的错误,而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介更是谬误频出。这些现象扭曲了人们敬畏语言文字的观念,给中华民族的主体语言带来很坏的影响。历史文化知识的误用,更是当前文化行为中较为多见的现象;更有甚者,或为了吸引眼球,或为了商业利益,或出于无知……对历史胡编乱造,肆意想象历史,篡改历史典章制度,对民族历史毫无敬重。《咬文嚼字》杂志这一背景下发起的这一活动,反映了语言文字工作者对正确使用民族语言的努力。因此作文题选择这一材料,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二)材料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咬文嚼字》杂志发起对文坛名家进行“咬嚼”的活动,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文化活动。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重视语言文字运用、保持本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是文化自立的重要保证。能否正确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一直是民族文化修养的标志。具体到个体,则是一个人内质外修的表现。著名作家们的积极回应,反映了这些使用语言文字的大家对此问题的重视。
(三)材料与考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时代是接受各种影响最强的阶段,现今媒体对青少年影响很大,多种信息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他们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影响,对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等运用不严肃的态度,就是其一。在他们的日常交流中,学习过程中,阅读材料中,随时可能出现语言运用不规范、历史文化知识不准确的现象,甚至他们自己都可能经常出现这些方面的错误而浑然不觉,或以此取乐。因此,这个题目贴近学生实际,可以让他们联想到自己及身边使用语言文字的现象、故事,从而尽快选择文体,立意设题,组织材料,尽快进入写作状态。
(四)材料本身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材料本身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如杂志社求真求实,不惧权威,引导人们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知识;著名作家认真严谨、求实平和、从善入流的态度等等,对当今社会、对学生的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除此之外,材料富有张力,可以引发考生对所述社会现实做多方面的思考:一是《咬文嚼字》杂志对著名作家作品的挑错,指出其使用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谬误;一是著名作家的回应。考生既可以在二者之间选择某一方面进行构思,也可以由此事抽象出某种人生哲学进行论述。从表层意义来说,考生既可以论述“咬文嚼字”的文化意义,也可以撰写正确或者错误使用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知识的故事;既可以叙述自己使用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知识的经历,也可以叙写他人的此类事例;既可以写历史的,也可以写现实的。就深层意义而言,考生可以在从善如流、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闻过则喜、请别人挑错来消除谬误、不盲从权威、严谨认真做人、地位与心胸、地位与修养、客观对待知识缺陷、正确使用历史文化知识在继承传统中的作用等方面立意,进行叙述性或论述性写作。
总之,2013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重视试卷的审美性与人文精神,较好实现了对考生语文基础与基本能力的考查,与历年山东语文卷相较,既有延续性,也不乏新意。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