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填报平行志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考生所填的志愿虽然平行,但在对考生个人志愿检索时还是要按A、B、C、D……字母的顺序逐个进行。因此A、B、C、D……高校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落差。
(2)不符合高校招生专业要求(体检、性别、外语口试、科目成绩等)的不要填。因为平行志愿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投档到高校因不符合专业招生要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求志愿,失去了对其后面志愿的检索机会。
(3) “愿否专业调剂”项要慎重选择。在志愿表中,每报1所高校可以填6个专业,后面还有一个“愿否专业调剂”选项,用以表明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是否愿意调剂到这所高校公布的其他专业。高校在专业调剂时将以考生“愿否专业调剂”栏所填数字为依据,不再征求考生的意见,所以考生在填写“愿意调剂”时要看清自己所报高校的全部专业及招生要求。
(4)每所高校的志愿后面还有一个“愿否走读”选项。现在本市本科高校一般都是住读,这个选项问题不是很大,但在报本市高职(专科)时就要注意这个选项,因为有些高校的高职学院没有住宿条件,在《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注明是走读的,如果考生在“愿否走读”项选择了“否”,就会被高校退档。
26.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注意避免哪些风险?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客观上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增加了考生志愿的有效性,降低了高分落榜的风险,但是如果填报不当仍然有被退档或无法满足志愿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1)档案投不出去
原因:填报志愿定位不准确,志愿过高,或各志愿之间缺乏合理的梯度。
实行平行志愿后,高校的录取分数呈扁平化,相同层次的高校分数差距也缩小。如果考生没有根据自己的成绩来正确定位,在一个批次中填报的全为层次相同的高校,若其高考成绩较低,检索到考生时,所填的高校投档数已满,该考生本轮投档未成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
建议:考生应正确定位,按字母顺序排列高校志愿时,要考虑“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同一批次填报的高校志愿要有一定的落差范围,增加投档成功的几率。
(2)虽已投档,但被院校退档
原因:一是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专业撞车且不愿接受调剂而导致专业匹配不上;二是不符合高校专业录取要求;三是在专业排序时,相对考分低。
因此,考生被投档进入所报高校,但是由于所填专业满额,而考生自己又不服从调剂等(如不愿意读高收费专业、医科专业、农林专业,或因体检、外语口试等不符合专业招生要求),都有可能被退档而直接进入到征求志愿。是选高校还是选专业,考生必须正确对待,在填报时做出取舍。
建议:考生如果看重高校,对专业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如果看重专业,就不要一味追求名校,很多高校虽然不是一流名校,但却拥有一流的专业。对考生而言,首先应对自己有正确定位,报“冲一冲”能达到的高校时应降低专业要求,并愿意专业调剂。
27. 已经被复旦或交大“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预录取,是否能报考清华或北大?
已经被复旦或交大“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预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志愿填报。若高考后不能被复旦或交大正式录取,则由市教育考试院单独组织志愿填报。
28.高考报名时选择的是考“3+1”,但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想参加“+1”科目的考试,也不填报本科志愿可以吗?
可以。考生可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参加5月中旬的本科专业志愿填报或7月下旬本科录取结束后的高职(专科)志愿填报。
29. 填报志愿时,如何确定同一批次内各个志愿的落差?
考生可参考高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与控制线的差距来对高校进行定位,建议适当拉开落差,不要在A、B、C、D(或A、B、C、D、E、F或A、B、C、D、E、F、G、H)中填报排位过于相近的高校。
可参阅《2010-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各专业录取人数及考分》。特别要提醒的是,考生填报志愿是一个群体行为,每年填报高考志愿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无法确定有多少考生填报哪所院校,他们的高考成绩将是如何,加上考试情况和招生计划等诸多因素,因此,此书所提供分数线仅作参考。
30. 填报了4所“一本”院校,还可以填6所“二本”院校吗?
可以。高校招生录取是按照批次进行的,各批次之间的志愿录取在时间安排上互不影响。因此,在第一批本科志愿中填写4个院校志愿后,考生还可在第二批本科志愿中填写6个院校志愿。
如果考生未填写第二批本科志愿,则视为放弃该批次的志愿填报。在投档时,如果该考生未被本人填报的提前批和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含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录取),即使达到了第二批本科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只能参加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或在7月下旬参加高职(专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及该批次的投档录取。
考生如不准备报考“一本”,也可直接填报“二本”志愿,但建议考生不要轻易放弃机会。
31. 填报志愿时,是否需要填满全部院校和专业志愿?
不一定,考生可根据本人情况和意愿来选择填报院校志愿的个数,可以全部填写或部分填写,没有规定一定要全部填满。但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建议考生用好志愿表,充分表达自己的报考意愿,尽量填满全部4个、6个或8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的6个专业志愿也是如此。
32. 志愿表中的“愿否专业调剂”是什么意思?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愿意调剂”,院校在录取专业前还会征求考生意见吗?
为了能让考生填报志愿时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志愿表》中有“愿否专业调剂”选项,用以表明考生是否愿意接受该行填报的这所高校调剂,录取到该校本批次同科类其他未填报的专业。一共分五种:填写“1”表示愿意接受该校全部未填专业的调剂录取;填写“2”表示不愿意接受该校其他所有未填报专业的调剂录取;填写“3”表示愿意接受该校除中外合作或高收费专业外的其他未填专业的调剂录取;填写“4”表示愿意接受该校除医科专业外的其他未填专业的调剂录取;填写“5”表示愿意接受该校除农林专业外的其他未填专业的调剂录取。考生在填写志愿前应当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了解所要填报高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专业的具体要求。
填写“愿否专业调剂”时,考生必须填写1至5之间的数字,凡空白不填的,录取时一律不予调剂;凡填写的,录取时不再征求考生意见。如果招生高校在本市公布的招生专业有“3”、 “4”、 “5”所表示的调剂录取意向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填报意愿填写相关的数字(可以并列填写),如果公布的招生专业没有涉及“3”、 “4”、 “5”所表示的调剂录取意向的专业,考生不要填写,只要填写“1”或“2”即可,考生不用担心会被招生院校没有公布的其他专业调剂录取。
33. 如果在某一学校志愿的“愿否专业调剂”选项中填写了“1”,即全愿意调剂,是在该学校的全部专业中调剂吗?
全愿意调剂是指在考生报考科类(文科或理科)范围内、志愿表中相应批次该校公布的在沪招生的专业中进行调剂。
如某一文科考生一本某一志愿填报院校B,就只能在一本文科该校在沪公布招生计划的专业内调剂,不可能被调剂到B学校只安排在一本理科(而没有在一本文科安排计划)招生的专业中,也不能调剂到B学校的艺术类专业、或二本的专业中、或未在沪招生的专业中。更不能调剂到其它院校中。
34. 原来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愿意调剂”,被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是否可以放弃再参与下一批的录取?
考生被前面所填志愿录取后,后面填报的所有志愿就自然失效了,不可以再参与后面志愿的录取。因此考生在选择填写“全部愿意调剂”时应看清院校所有的招生专业。如果被录取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可以了解一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不要轻易放弃当年就学的机会。
35. 外语口试成绩达到哪一级才可报考“需外语口试”的院校(专业)?
对有外语口试要求的招生专业,各院校均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要求,有的已在专业目录一书中的备注栏内注明。市教育考试院只提供外语口试成绩,至于哪个等级可报考由招生院校自主决定。考生可在填报志愿前查阅各校《招生章程》,了解相关专业的外语要求。
36. 《招生专业目录》中“限招英语”是什么意思?
“限招英语”是指招生院校(专业)只招收高考外语考试科目为英语的考生,高考时考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的考生不能填报相应的院校(专业)。
37. 填报了第一批本科,如果没有被录取或没有上线,是否影响第二批本科的录取?
不影响。每一批次的录取都是要等上一批次录取完成后才开始,与考生是否填报了上一批次志愿无关,所以考生应珍惜自己填报每一批次志愿的权利。
38. 未被本科高校录取的考生在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时,与不填报本科志愿只填报高职(专科)志愿的考生有区别吗?
没有区别。在7月下旬,所有准备报考高职(专科)的考生[包括达到本科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未被录取准备报考高职(专科)的考生],同时填报高职(专科)的志愿,录取时按照高考语、数、外总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检索考生志愿,并向院校投档。
39. 什么样的高校可能会征求志愿?
若某所院校在相应招生批次[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高职(专科)批]按考生志愿表所填的平行志愿(含外省市高校的加分投档生源)的录取结束后,还未完成招生计划,该校就要进行征求志愿的录取,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会统一公布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名单及余额计划。
40. 哪些考生可以填报征求志愿?
该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征求志愿的填报。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下的考生和已经被录取的考生都不能填报征求志愿。
41. 征求志愿是在原来填报的院校中录取吗?
不是。征求志愿是在每一批次的平行志愿(包括外省市院校加分投档)录取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组织本批次未被录取的线上考生,在本批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中重新填报志愿,然后进行录取。
42. 如果“一本”投档至某高校被退档,是否直接进入“二本”的录取?
不是。“一本”退档后进入“一本”征求志愿阶段,“一本”控制线上的考生重新填报征求志愿,然后再进行“一本”征求志愿的录取。“一本”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果仍未被录取,再进行“二本”批次的投档录取。
如果文化成绩达到“一本”线,未被自己5月份填报的“一本”志愿录取,又不想参加“一本”征求志愿的填报,则可放弃“一本”征求志愿,等到“一本”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参加自己5月份填报的“二本”批次志愿的投档录取。
43. 如果“二本”投档至某高校被退档,是否直接进入高职(专科)的录取?
不是。“二本”退档后进入“二本”征求志愿的阶段,“二本”控制线上的考生重新填报征求志愿,然后再进行“二本”征求志愿的录取。“二本”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果仍未被录取,再进行高职(专科)批次的志愿填报(7月下旬“二本”录取结束后进行)和投档录取。
如果文化成绩达到“二本”线,未被自己5月份填报的“二本”志愿录取,又不想参加“二本”征求志愿的填报,则可放弃“二本”征求志愿,等到“二本”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高职(专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
44. “一本”、“二本”、“高职(专科)”征求志愿是分别进行的吗?
是的。“一本”的征求志愿是在“一本”按志愿投档录取结束后,“二本”录取开始前进行;“二本”的征求志愿是在“二本”按志愿投档录取结束后,第二次填报志愿前进行。高职(专科)的征求志愿是在高职(专科)批按志愿投档录取结束后进行的。
45. 如果被所填报的平行志愿高校退档,从时间上是否会影响征求志愿的填报及投档?
每一批次中征求志愿都必须等该批次所有高校退档完毕后才能开始,所以被志愿表中所填高校退档后,不会影响考生征求志愿的填报及投档。
46.录取的高校自己不满意,可不可以退档重新录取?
不可以。一旦考生被某一批次所填志愿或征求志愿录取后,该批次后面的志愿自然失效。
47. 投档给某院校的考生是否一定会被该院校录取?
不一定。如果考生的体检、政审、语种、科目成绩等不符合高校的专业招生要求,或填报专业志愿不妥,又不愿意调剂(包括志愿表中愿否调剂栏中的“3”、“4”、“5”),在投档考生中因成绩排名靠后、所报专业额满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不录取而退档。比如,有的高校采取“志愿优先”的专业录取办法,在进行专业录取时,按专业志愿归类顺序排队,这时,就可能出现分数较高的考生因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录取,而所填报二至六专业在其相应顺序前面已招满,考生又不愿意调剂或者有调剂限制,就可能被退档;有的院校采用“分数优先”的专业录取办法,分数排在末几位考生就有可能被退档;还有的院校有校内加分,专业录取时以加分后的合成分数排序录取,可能会出现投档分数排位靠前,但没有校内加分,造成最后排序靠后被退档。
48. 当考生电子档案被投到某所招生高校,高校进行专业录取时是分数优先还是志愿优先?
高校的专业录取一般有“志愿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分”等几种方式,高校在专业录取中是采取“专业级差分”还是“志愿优先”或“分数优先”,请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务必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或相关高校招生网站,也可直接咨询相关高校招生办)。
当考生电子档案被投到某所招生高校后,招生高校将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章程》进行录取并确定录取专业。
49. 如何理解高校“志愿优先”的专业录取方法?
专业录取中的“志愿优先”是指考生被投档到高校后按专业排序,该高校将优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只要第一专业生源充足,即使第二志愿报考该专业的考生的成绩再高,原则上也没有机会被录取。即先完成第一专业志愿的录取,有剩余的计划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如再有剩余计划再依次录取填在三、四、五、六志愿考生,最后对进档但未能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的考生进行专业调剂录取。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满足有专业取向的考生,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必须正确定位,不可盲目追求“热门”。
50. 如何理解高校“分数优先”的专业录取方法?
专业录取中的“分数优先”是招生高校根据进档考生的分数高低进行专业安排,即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相当于6个专业志愿是平行的,优先满足高分考生所填的专业。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在此模式下,相对高分考生被退档的可能性较小。
51. 什么是“专业级差分”?
“专业级差分”是考生高考成绩达到高校的投档线后,高校在各专业志愿录取时采取的一种录取方式。
如某大学采取的“33111”级差分,是指第二、第三专业志愿的考生每一档降3分与前一专业志愿的考生排序录取,第四、第五、第六专业志愿的考生每一档降1分与前一专业志愿的考生排序录取。如高考成绩为503分的考生在第三专业志愿录取时,高考考分相当于497分;在第六专业志愿录取时,高考考分相当于494分。还有个别高校采用加分排序(即在考生投档分的基础上,分别对他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加5分、第二专业加3分、第三专业加2分、第四专业加1分)进行专业录取。一般来说,高于高校录取投档线且愿意调剂的考生都有机会被高校录取。
三.艺体类专业招生
52. 独立设置的艺术类院校有哪些?
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有: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31所。
53. 何谓有艺术属性的非艺术类专业?
2010年7月开始,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的非艺术类本科专业进行了清理审核,重新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可继续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的非艺术类本科专业名单》。自2010年起可继续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的非艺术类本科专业点共313个,其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修业年限、学位授予门类等均以公布的内容为准。
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媒体创意、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工业设计、影视艺术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建筑学、景观建筑设计、包装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17种含有艺术属性的专业,有关高校须经教育部批准后方可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
社会工作、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烹饪与营养教育、文秘教育、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数学媒体技术、城市规划、园林、旅游管理等11种专业,从2010年起不得再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
今后未经教育部批准的非艺术类本科专业,一律不得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
54. 哪些艺术类院校(专业)可不编制分省招生计划?
根据《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施办法》: 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可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下简称来源计划);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非美术类本科的艺术专业可不编制来源计划。除上述两类情况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美术类本科专业、各省属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及所有高校(含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的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均须编制来源计划。
55. 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如何进行录取?
根据教育部规定,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可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实行全国统招,即全国各地区报考考生高考成绩汇总后与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合成,按《招生章程》公布的办法择优录取。投档时,市教育考试院将本市报考该类院校的考生各科目的原始成绩和按750分(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的总分分值)折算后的总成绩一并寄给经教育部批准不作分省招生计划的独立设置艺术院校。
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可自行划定本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考试分数线和文化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并须在本校网站上公布,录取前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备案;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专科专业拟录取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必须达到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划定的相应录取控制分数线。
56. 报考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学校看到的考生成绩是高考成绩还是按全国卷总分750分折算后的成绩?
市教育考试院将考生高考各科目的考试成绩和按750分折算后的总成绩一并寄给不作分省招生计划、可单独划线的独立设置艺术院校,由学校确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57. 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录取时上海考生成绩如何折算?
上海考生折算后成绩=考试成绩×(7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