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上海高考历史试卷难度特点评析

来源: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13-6-9 15:58:00

强化史料解读 引导现实关怀
——2013年上海高考历史卷特点

2013年上海高考历史卷在继承近年来上海历史卷命题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即注重教科书已有命题资源的挖掘;强化学生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构建历史知识与现实关怀的桥梁。

一、注重教科书已有命题资源的挖掘

命题避免偏、怪、难题,避免使用艰深难懂的史料;依据教科书和《考试手册》,密切结合考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水平是命题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本次命题充分挖掘教科书已有的命题资源,以平实通俗的文字表述检测考生历史学习的成效。如试卷第36题“无为”和“有为”。该题运用教科书文献选读中的《史记•平准书》,结合钱穆的《国史大纲》设问三问,即“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无为’之实则为‘因循’的说法?”“汉初七十余年的‘无为’给汉武帝留下怎样的历史遗产?”“你如何看待汉武帝的‘有为’?”如此命题试图让考生懂得:针对汉初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大体解决了汉初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有为”。但针对汉初的贫富分化、土地兼并等民生问题,汉武帝未能采纳董仲舒的“限田”、官吏不得经商货殖等建议,这是“无为”,也就是说,汉武帝的“有为”具有相对性。如此命题,既可检测考生在历史学习中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又可引导中学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对教科书进行深入解读,以及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程度。

二、强化学生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

命题在考查考生史料运用的基础上,突出了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即通过不同史料的比较与鉴别,帮助考生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历史问题。如试卷第40题“严复笔下的进化论”。该题通过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段落的比较,引导考生思考并概括严复译本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异,进而将史料放在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得出严复笔下的进化论“综合了赫胥黎和斯宾塞的观点,在时代大潮的刺激下,给西方的进化论打下了中国烙印。”的作答。如此命题,既可检测考生历史学习的方法,又对中学历史教学积极导向。

三、构建历史知识与现实关怀的桥梁

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通过命题检测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年来历史命题的特色。本次命题依然延续了这一传统。如试卷第19题有关现代化核心要素的归纳;试卷第28题《开罗宣言》三大签订国的选择等等。又如试卷第39题“战争与和平的抉择”,引导学生透过二十世纪德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认识和平发展对于各国现代化以及世界和谐的重要性。

命题将热点和焦点隐含于题干中,深层次地提出问题,构建历史知识与现实关怀的桥梁,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与高考命题无缝衔接,寓学科德育于高考命题中,这样的历史命题才具有生命力。如试卷第17题以对鸦片战争的不同表述为例,引导考生辨别历史叙述中隐含的价值取向,帮助考生形成正确合理的价值判断。又如试卷第37题,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内部对于京师同文馆创设的争论出发,引导考生认识“师夷长技、培养科技人才是晚清的时代要求”,而“道德人心亦是立国之本”,“不重视道德人心,片面强调科技和科技人才,虽有‘长技’而不能真正自强。”

此外,本试卷的难易度适中,梯度清晰;题干和选项浅显易懂;三分题难度的拿捏控制适当;阅读量适当降低。所有这些,都使考生更易摆脱答题障碍,有了一定的思维空间,大大提升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也赋予高考命题以培养公民意识的内涵。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