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四川高考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四川高考体育尖子生加分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试行)

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2014-6-9 18:17:52

 

   

第一部分  非守门员测试标准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专项素质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5×25

折返跑

传准

运射

比赛

 

20

20

20

40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15×25米折返跑

1)测试方法:从起跑线向场内垂直方向快跑,在跑动中用手击倒位于5米、10米、15米、20米和25米各处的标识物后返回起跑线,每击倒一个标识物立即返回一次(须将标识物击倒,否则不计成绩)。以站立式起跑,脚动开表,完成所有折返距离回起跑线时停表。每人一次机会。

2)评分标准(表9-1

9-1  5×25米折返跑评分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20

32.00

34.00

10

34.71-35.00

36.71-37.00

19

32.01-32.30

34.01-34.30

9

35.01-35.30

37.01-37.30

18

32.31-32.60

34.31-34.60

8

35.31-35.60

37.31-37.60

17

32.61-32.90

34.61-34.90

7

35.61-36.90

37.61-37.90

16

32.91-33.20

34.91-35.20

6

36.91-36.20

37.91-38.20

15

33.21-33.50

35.21-35.50

5

36.21-36.50

38.21-38.50

14

33.51-33.80

35.51-35.80

4

36.51-37.80

38.51-38.80

13

33.81-34.10

35.81-36.10

3

37.81-38.10

38.81-39.10

12

34.11-34.40

36.11-36.40

2

38.11-38.40

39.11-39.40

11

34.41-34.70

36.41-36.70

1

38.4以上

39.4以上

(二)专项技术

1.传准

1)测试方法:从长5米,宽10厘米的起点线中心点垂直向前分别以20米、26米、32米处(女子为18米、24米、30米)为圆心各画三个同心圆为传准目标,每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1米、2米、3米(如图9-1所示)。考生从限制线上或线后,按由近到远的顺序,向各同心圆连续传球2次,脚法不限。

2)评分标准:踢准得分标准是以球从空中落到地面的第一接触点为准。6次传球的累计得分,为最终得分

32米(女30米)处的目标分值,由外圈向内圈分别为:1分、3分、4

26米(女24米)处的目标分值,由外圈向内圈分别为:1分、2分、3

20米(女18米)处的目标分值:由外圈向内圈分别为:1分、2分、3

2.运射

1)测试方法:从罚球区线中点垂直向场内延伸至20处画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的横线做为起始线,考生先将球放在起始线上,然后运球依次绕过8根标志杆后起脚射门(如图9-2所示),球动开表,当球从空中或地面越过球门线时停表。凡出现漏杆、射门偏出球门或球中横梁或立柱弹出,均属犯规,不计成绩。每人两次机会,记其中一次最佳成绩。

2)评分标准(表9-2

  9-2  运射评分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20

7.20

9.00

10

9.01-9.20

10.81-11.00

19

7.21-7.40

9.01-9.20

9

9.21-9.40

11.01-11.20

18

7.41-7.60

9.21-9.40

8

9.41-9.60

11.21-11.40

17

7.61-7.80

9.41-9.60

7

9.61-9.80

11.41-11.60

16

7.81-8.00

9.61-9.80

6

9.81-10.00

11.61-11.80

15

8.01-8.20

9.81-10.00

5

10.01-10.20

11.81-12.00

14

8.21-8.40

10.01-10.20

4

10.21-10.40

12.01-12.20

13

8.41-8.60

10.21-10.40

3

10.41-10.60

12.21-12.40

12

8.61-8.80

10.41-10.60

2

10.61-10.80

12.41-12.60

11

8.81-9.00

10.61-10.80

1

10.81-11.00

12.61-12.80

(三)实战能力

1.比赛

1)测试方法:视考生人数分队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依参照实战评分表(表9-3),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及比赛作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1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1位。

9-3  实战评分表

等级

分值

108.6

8.57.6

7.56.0

6.0分以下

标准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突出,位置攻守职责完成很好; 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及完成合理、规范,比赛作风顽强、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良好,位置攻守职责完成良好; 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较合理、完成动作较规范,比赛作风良好、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一般,位置攻守职责完成一般;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基本合理、完成动作基本规范,比赛作风较好、心理状态较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差,位置攻守职责不清楚,完成很差;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完成动作不规范,比赛作风一般、心理状态不稳定。

第二部分  守门员测试标准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专项素质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立定

三级跳远

掷远与

踢远

扑接球

比赛

 

20

20

20

40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1.立定三级跳远

1)测试方法:考生原地双脚站立在起跳线后,第一跳用双脚原地起跳,可以任何一脚落地。第二跳为跨步跳,用着地脚起跳以另一只脚落地。第三跳跃须双脚落地,然后起身向前走离沙坑。每人两次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

2)评分标准(表10-1

10-1  立定三级跳远评分表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20

8.6

7.4

10

7.6

6.4

19

8.5

7.3

9

7.5

6.3

18

8.4

7.2

8

7.4

6.2

17

8.3

7.1

7

7.3

6.1

16

8.2

7.0

6

7.2

6.0

15

8.1

6.9

5

7.1

5.9

14

8.0

6.8

4

7.0

5.8

13

7.9

6.7

3

6.9

5.7

12

7.8

6.6

2

6.8

5.6

11

7.7

6.5

1

6.7

5.5

(二)专项技术

1.掷远与踢远

1)测试方法:在球场适当位置画一条15米线段为测试区横宽,从横线两端分别垂直向场内画两条60米以上平行直线为测试区纵长,并标出距离数,如图10-1所示。先将球以手掷远三次(允许带手套进行),然后用脚踢远三次(采用踢凌空球、反弹球、定位球等方法不限),各取其中最好一次成绩相加为考生最后成绩。每次掷、踢球的落点必须在测试区横宽以内,否则不计成绩。

2)评分标准(表10-2

10-2  掷远与踢远评分表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20

80

65

6

45

30

18

75

60

5

40

25

16

70

55

4

35

20

14

65

50

3

30

15

12

60

45

2

25

10

10

55

40

1

20

5

8

50

35

2.扑接球

1)测试方法:考生守门,扑接10个来自罚球区线外射中球门的有效射门球(其中包含地滚球、半高球、高球以及需要倒地扑救的球)。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扑接球评分表(表10-3),独立对考生进行技术技能评定,按1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两位。

10-3 扑接球评分表

等级

分值

108.6

8.57.6

7.56.0

6.0分以下

标准

技术动作规范,动作运用合理,选位意识好,身体移动快速、协调。

技术动作规范,动作运用较合理,选位意识较好,身体移动快速、协调。

技术动作基本规范,动作运用较合理,选位意识尚可,身体移动较快、较协调。

技术动作不规范,动作运用不合理,选位意识较差,身体移动较慢、不协调。

三)实战能力

1.比赛

1)测试方法:视考生人数分队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依据实战评分表(表10-4),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及比赛作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1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1位。

10-4  实战评分表

等级

分值

108.6

8.57.6

7.56.0

6.0分以下

标准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突出,位置攻守职责完成很好; 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及完成合理、规范,比赛作风顽强、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良好,位置攻守职责完成良好;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较合理、完成动作较规范,比赛作风良好、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一般,位置攻守职责完成一般;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基本合理、完成动作基本规范,比赛作风较好、心理状态较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差,位置攻守职责不清楚,完成很差;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完成动作不规范,比赛作风一般、心理状态不稳定。

注:参加足球守门员考试的考生须穿胶鞋或胶钉足球鞋。

乒 乓 球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专项素质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四米平行

往返摸球台

下旋转上旋1/2

走动攻(拉)

比赛

 

15

15

  70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四米平行往返摸球台

1.测试方法:在四米距离用并步或滑步(采用交叉步移动无效)左右移动,同时单手触摸球台30次(手扶球台开始),记录所需的时间。

2.评分标准(表11-1

11-1  四米平行往返摸球台评分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15

30"-30"9

35"-35"9

10

40"-40"9

45"-45"9

14.5

31"-31"9

36"-36"9

9.5

41"-41"9

46"-46"9

14

32"-32"9

37"-37"9

9.0

42"-42"9

47"-47"9

13.5

33"-33"9

38"-38"9

8.5

43"-43"9

48"-48"9

13

34"-34"9

39"-39"9

8.0

44"-44"9

49"-49"9

12.5

35"-35"9

40"-40"9

7.5

45"-45"9

50"-50"9

12

36"-36"9

41"-41"9

7.0

46"-46"9

51"-51"9

11.5

37"-37"9

42"-42"9

6

47"-47"9

52"-52"9

11

38"-38"9

43"-43"9

5

48"-48"9

53"-53"9

10.5

39"-39"9

44"-44"9

4

49"-49"9

54"-54"9

注:男子用时在49"9以上,女子在54"9以上,计0分。

(二)专项技术

下旋转上旋1/2台走动攻(拉)

1.测试方法:考生在侧身位正手发下旋球后,将对方回搓到反手位1/2台的下旋球,侧身使用正手将球拉起,然后继续使用正手以中等力量在反手位1/2台区域内不定点的连续走位攻(拉),不得轻打(拉),否则算失分。

2.评分标准:每个球连续攻(拉)五板以上者为成功一次,得1.5分。每个考生有10个球的机会,累计得分为最后成绩。

(三)实战能力

比赛成绩

1. 测试方法:分别组织男女考生进行比赛,5人以下(含5人)采用单循环决出名次;5人以上采用分组单循环再交叉淘汰的方法决出名次。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11分。

2. 评分标准:

比赛成绩=×40+30,其中N为该专项考试人数,R为比赛名次。

羽 毛 球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专项素质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前后

左右移动

前场

技术

后场

技术

比赛

 

10

10

10

70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1. 前后左右移动

1)测试方法:考生站在场地右侧单打底线以外(右手持拍)先进行前后移动往返5次,并接着进行左右移动往返5次。

前后移动:听到口令(同时开表)后,直线上网,单手触网顶白线后,直线后退踩底线算一个来回,反复进行5次。当第5次上网触网退回底线后,后退踩底线同时单脚踩单打边线,并接着做5次左右往返移动。

左右移动:当完成前后移动后采用向左侧移动的步法至场地左侧单打边线处,用持拍手触单打边线,面向球网转身,然后用向右侧移动的步法至场地右侧单打边线处,用持拍手触单打边线,为完成一次左右移动。如此往返进行5次。当完成第5次触线时停表,计算时间。

2)测试要求:前后移动没有踩线和触网为没有完成测试,考评员宣报没有完成的考生要重新踩线或触网才能继续完成后面的测试。左右移动时没有触线或在左侧场区边线触线后没有面对球网转体为没有完成测试,考评员宣布后考生要重新触线或回到边线处面对球网转体才能继续完成后面的测试。

3)评分标准(表12-1

12-1  前后左右移动评分表           

男:成绩(秒)

33"0

33"5

34"0

34"5

35"0

35"5

36"0

36"5

37"0

37"5

分值

1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女:成绩(秒)

36"0

36"5

37"0

37"5

38"0

38"5

39"0

39"5

40"0

40"5

男:成绩(秒)

38"0

38"5

39"0

39"5

40"0

40"5

41"0

41"5

42"0

42"5

分值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女:成绩(秒)

41"0

41"5

42"0

42"5

43"0

43"5

44"0

44"5

45"0

45"5

(二)专项技术

1. 前场技术(正反手放、勾、推)

1)测试方法:

右侧场区击球(共10个球)

由考评员向考生右侧网前抛球,考生站在前发球线外上网并按照固定的顺序(共击8个球):放、勾、推技术把球分别击到指定的区域内ABCD),并轮转2次。最后剩下的两球由考生将球击到提前选择的2个区域内(分别从AB区域和CD区域中各选一个)。(见图12-1

②左侧场区击球(共10个球)

由考评员向考生左侧网前抛球,考生站在前发球线外上网并按照固定的顺序(共击8个球):勾、放、推技术把球分别击到指定的区域内ABCD),并轮转2次。最后剩下两球由考生击到提前选择的2个区域内(分别从AB区域和CD区域中各选一个)。(见图12-2

2)测试要求:考生必须站在前发球线外准备,落点必须严格按照ABCD的顺序走。(ABCD的面积都是100 cm×100cm,从场地线的外沿测量。),并且最后两球要依照规定在测试前提前选择落点区域。

3)评分标准:将前场两组测试中进入有效区域的球数相加计算的分(表12-2)。

12-2  前场技术评分表                     

分值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成绩(个)

16(含)以上

15

14

13

12

11

10

9

分值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0

成绩(个)

8

7

6

5

4

3

2

1

0

2. 后场技术(直线和斜线高远球、吊球)

1)测试方法:

右侧场区击球(共10个球)

由考评员发高远球,考生在右场区双打后发球线外,分别应用高远球和吊球技术将球击到指定的区域内(EFGH),并轮转2次。最后两球的落点由考生分别在EF区域中选择一个和GH区域中选择一个(见图12-3)。

②左侧场区击球(共10个球)

由考评员发高远球,考生在左场区双打后发球线外,分别应用高远球和吊球技术将球击到指定的区域内(EFGH),并轮转2次。最后两球的落点由考生分别在EF区域中选择一个和GH区域中选择一个(见图12-4)。

2)测试要求:考生在双打后发球线前准备击球。要求快速吊球,进入吊球落点有效区域为成功。考评员发球后考生可以选择起跳或原地吊球。但在击球前双脚不能踩线或超越双打后发球线。落点必须严格按照EFGH的顺序走。(EFGH的面积都是100 cm×100cm,从场地线的外沿测量。),并且自由选择的两点要在测试前提前选择。考评员发球没有发到考生站位区域时,考生可以不接,考评员重新发球。吊球时滚网过网重发球。

            图12-3                                            12-4

3)评分标准:将后场两组测试中进入有效区域的球相加计算得分(表12-3)。

12-3  后场技术评分表                     

分值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成绩(个)

16(含)以上

15

14

13

12

11

10

9

分值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0

成绩(个)

8

7

6

5

4

3

2

1

0

(三)实战能力:

1. 测试方法:分别组织男女进行比赛。6人内进行循环比赛决出全部名次。赛制一局,21

分每球得分。

7-12人分两组进行循环赛,决出小组名次后进行淘汰决出全部名次。赛制一局,21分每球得分。第一组第一对阵第二组第二。第二组第一对阵第一组第二,以此类推。

13-24人分成四组进行循环赛,决出小组名次后进行同名次淘汰决出全部名次。赛制一局,21分每球得分。第一组第一对阵第三组第一。第二组第一对阵第四组第一。以此类推。

24人以上分成四组进行循环赛,决出小组名次后进行同名次淘汰决出全部名次。赛制一局,21分每球得分。第一组第一对阵第三组第一。第二组第一对阵第四组第一。以此类推。

2. 评分标准:

比赛成绩=×40+30,其中N为该专项考试人数,R为比赛名次。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