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
电视类专业
本考纲以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电视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文学艺术常识》(艺术院校辅导考生书系,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尹利强主编,2008年12月版)、《电视制作》(技艺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武海鹏主编,2001年5月第1版)、《实用电视编辑(电视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黄著诚,2000年8月第1版)为基础,参考电视类相关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制定。
一、考试对象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专业应、往届毕业生。
二、考试总体要求
第一部分 文学艺术常识
了解文学常识部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常识部分,包括音乐、戏剧、戏曲、摄影、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舞蹈、美术、雕塑、书法、篆刻;中国文化常识部分,包括中国传统思想与传统美德、中国传统艺术、中国文物、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工艺美术、中国民俗、中国人的生活等。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与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第二部分 电视制作
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方式和流程。熟悉摄像机的操作方法。掌握摄像机操作的基本要领,掌握固定画面、运动画面的拍摄技法,了解电视用光,理解电视画面中光线造型功能,掌握拍摄电视画面的光线特点和应用。了解声音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和声音的构成,了解电视节目中声音的制作方法,熟悉录制设备的操作,理解电视美术的作用,熟悉采访计划和主持人的作用,理解节目、栏目、频道之间的关系。综合考察学生对电视节目制作各个环节的掌握程度。
第三部分 实用电视编辑
理解蒙太奇、长镜头、电视节奏等概念,了解编辑工作内容方法、画面组接、影视作品结构、节目编辑等概念,掌握剪接、转场、声画组合、同期声等概念,熟练掌握字幕、声画组合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与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三、考试内容要点
第一部分 文学艺术常识(100分)
1.文学基础知识(40分)
学习电视类专业主要掌握下列文学常识:
(1)了解中外文学史常识,包括各种文学体载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文学创作理论和流派。(10分)
文学体裁知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
(2)了解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及其主要流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等。(20分)
(3)文艺理论知识包括各种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内容和形式的诸要素、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文学鉴赏等。(10分)
创作方法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内容和形式的诸要素有题材、主题、情节和结构、文学语言、表现手法(描写、叙述、抒情和议论)等。
2. 艺术基础知识(40分)
(1) 音乐艺术的性质、音乐表现手段、音乐曲式、声乐作品体裁、器乐作品体裁。
(2) 戏剧艺术的特征、类型、风格样式、三大表演体系;中国戏曲的主要剧种、角色行当、表现方法、化妆造型;中外著名戏剧作品、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
(3) 舞蹈艺术的特征、三大要素、样式;中外著名舞蹈家、著名舞蹈作品。
(4) 绘画艺术的性质、表现方法、类型;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中外名画家和名画。
(5) 雕塑艺术的特征、种类;中外雕塑名家名作。
(6) 摄影艺术的特征、类型、表现手段;中外著名摄影作品、著名摄影艺术家。
(7) 电影艺术的特征、基本构成元素;蒙太奇和长镜头;电影片种与样式等;中外名片。
(8) 广播电视艺术的传媒特性;广播艺术的特性;广播艺术的构成要素;电视的产生;电视艺术的接受特性、构成要素等。
3.文化基础知识(20分)
(1) 中国古代思想与传统美德。古代思想包括孔子、“四书五经”与儒家思想、老庄与道家思想;传统美德包括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尊师重教。
(2)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物。传统艺术包括京剧与中国画;文物包括甲骨文、曾侯乙编钟等。
(3) 中国古代建筑。包括宫廷建筑,如北京故宫;园林、塔、桥梁等。
(4) 工艺美术。包括唐三彩、瓷器、风筝、刺绣、兼职、石狮雕刻等。
(5) 中国民俗与中国人的生活,包括庙会、舞狮、春节等。
第二部分 电视制作(100分)
1. 节目制作基础(30分)
(1) 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和方式。
(2)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3) 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操作。
(4) 摄像机的操作要领。
2. 节目制作的声音与画面(50分)
(1)景深、机位、取景、景别、轴线。
(2)固定画面、运动画面、静态构图、动态构图。
(3)摄像机的蒙太奇意识和长镜头意识。
(4)电视节目的声音构成。
(5)电视节目的同期录音和后期配音。
(6)光线的种类。人工光他自然光的应用。
(7)演播室造型光的布光方法。
(8)电视美术的作用、创作、构成。
3. 采访、主持人与播音(10分)
(1)采访计划与现场发现。
(2)主持人的作用和能力要求。
4. 节目、栏目、频道(10分)
(1)节目与分类,规范操作。
(2)栏目的生命力。
(3)形象感极强的频道。
第三部分 实用电视编辑(100分)
1. 电视编辑概述(10分)
(1)大众传播学的三个阶段。
(2)后期编辑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3)电视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
2. 蒙太奇(25分)
(1)蒙太奇的含义。
(2)影视语言。
(3)蒙太奇在声音语言中的表意特点。
(4)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
(5)影视时间、影视空间及其具体表现。
(6)长镜头。
(7)长镜头与蒙太奇叙事观念。
3.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20分)
(1)画面组接连贯的因素。
(2)剪接点。
(3)镜头长度。
(4)字幕的种类、字体、颜色、布局。
(5)电视节奏。
4. 场面的过渡(10分)
(1)电视场面的转换依据与方法。
(2)技巧转场与无技巧转场、淡出淡入。
5. 声画组合(10分)
(1)声音分类。
(2)解说词。
(3)采访同期声。
(4)主观音乐。
(5)声画组合的状态。
(6) 声音处理技巧。
6. 影视作品结构(5分)
(1)影视作品的结构形式。
(2)电视作品的开头、结尾与高潮。
7. 电视新闻节目编辑(10分)
(1)电视新闻编辑职责。
(2)电视新闻编排思想原则。
(3)电视新闻编排方法。
(4)电视新闻结构。
8. 电视文艺节目编辑(10分)
(1)电视综艺晚会节目特性。
(2)画面动感。
(3)片头、片花、标识。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 考试形式
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其中《文学艺术常识》部分试卷满分100分,《电视制作》部分试卷满分100分,《实用电视编辑》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
2. 题型结构
《文学艺术常识》部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电视制作》部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
《实用电视编辑》部分: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问答题
3. 试卷的难易结构
易:较易:较难:难=4:4:1:1
五、考纲说明
1. 对口升学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入高职或本科院校的重要途径之一,命题者应考虑目前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考核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应知应会为主,不出偏题、怪题和似是而非的考题。
2. 命题应注重基础考查,着力内容创新。命题范围原则上不超过本考纲,凡本考纲未提及的参考教材内容均非考试内容。
3. 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必要的区分度,以利于升学的选拔,考试中单个题目的分值不应大于20分。
4. 为避免内容重复,轴线、景别相关内容在《电视制作》部分考察,在《实用电视编辑》部分不再体现。
附件:山西省2013年对口升学考试电视类专业样题
山西省2013年对口升学考试
电视类专业样题
第一部分 文学艺术常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最后的晚餐》是( )的绘画代表作品。
A.米开朗基罗 B.达•芬奇 C.梵高 D.拉斐尔
2.《思想者》是( )的雕塑作品
A.罗丹 B.米开朗基罗 C.吕德 D.米隆
3.文艺复兴时期不在“画坛三杰”之列的画家是( )。
A.米开朗基罗 B.达•芬奇 C.拉斐尔 D.伦勃朗
4. 《大独裁者》、《摩登年代》是( )的代表作品。
A.爱森斯坦 B.让•加本 C.卓别林 D.嘉宝
5.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盛行于唐代的一种陶器是( )。
A.灯彩 B.景泰蓝 C.兵马俑 D.唐三彩
6.电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最早产生于(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日本
7.《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
A.小仲马 B. 海明威 C.马克•吐温 D.司汤达
8.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指的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 )。
A.中国戏曲 B.话剧 C.古埃及戏剧 D.京剧
9.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论语》 B.《春秋》 C.《离骚》 D.《诗经》
10. 被称为画圣的是( )。
A.王维 B.苏轼 C.吴道子 D.齐白石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近体诗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
2. 我国三大石窟分别为 、 、 。
3. 总体上,汉字书法可分为五种书体,即篆书、 、 、 和草书。
4. 散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
5. 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他的诗歌自古以来就有“诗史”的美誉。
6.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剧作家,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他创作了著名的“四大悲剧”有 、 、 、 。
7. 小提琴协奏曲 是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完成并首演。作曲家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主题,以越剧的音调为基础,分别采用了故事的三个关键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化蝶”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8. 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品有 _ _ 、__ __、_ _等。
9. 王羲之之是我国 时期的大书法家。
10.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品有_《 》 、《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什么是电影蒙太奇?
2. 列举我国明清文学中“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3. 婉约派和豪放派具有什么特点?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试分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
2. 试结合实例,阐释中国画的审美特征。
第二部分《电视制作》 (100分)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 阶段, 阶段和 阶段。
2、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可分成三个步骤,即 、 和 。
3、电视节目的声音主要有 、 、 三种成分。
4、室外混合光摄像统一的色温标准是 。
5、电视栏目存在的形式,一般为 栏目和 栏目。
6、频道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 频道,二是 频道。
7、根据不同的焦距,镜头可分为 、 、 三类。
8、 15x12.5mm表示其最短焦距为 ,最长焦距为 ,变焦倍率是
倍。
9、常见的电视景别包括特写, , , , 五种。
10、一个完整的运动镜头,一般包括 , , 三个部分。
11、电视节目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和 三个方面。
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摄像机价格适中,小巧轻便,适合于新闻采集等机动的摄像工作。
A家用机 B、专业机 C、广播机 D、DV
2、( )是指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
A、陪体 B、前景 C、背景 D、环境
3、( )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4、( )节目包括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纪实性专栏节目等,以真实客观为原则。
A、纪实类 B、艺术类 C、演播室类 D、外景类
5、可选用( )话筒来拾取课堂上师生的对话或两排乐队的演奏。
A、心形 B、锐心形 C、8字形 D、锥形
七、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轴线
2、采访计划
3、固定画面
4、总角度
5、场面调度
八、简述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为什么摄像机要调白平衡?
2、电视音乐有什么作用?
3、要拍到合格的画面,在技术上要求摄影师做到哪些?
4、如何判断一个镜头的好坏?
5、简述“三点”布光的各种光型作用和布光程序。
九、论述题(共25分)
1、摄像师怎样确定要拍哪些镜头?(7分)
2、叙述电视画面造型元素有哪些。(8分)
3、论述你如何理解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结合你看过的电视节目分析)(10分)
第三部分 实用电视编辑(100分)
十、填空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横线上填写答案)
1. 蒙太奇叙事具有创作者的主观特性,而长镜头则具有 。
2. 镜头之间的组接可以自由地创造 时空。
3. 在某一蒙太奇段落中,同时并列叙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因果、 呼应关系的事件,称为 。
4. 画面剪接点可分为动作剪接点、情绪剪接点、 。
5. 在电视新闻中,标题性的字幕一般放在屏幕的 方。
6. 的方法主要有:淡出淡入、叠化、划像、翻转画面、定格。
7. 在电视节目同一时间里,只能有 种声音为主。
8. 影视作品结构有顺序式结构、交叉式结构、 。
9. 电视片的开头、结尾、高潮的设置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但必须为电视片
思想服务。
10.电视新闻的头条选择很有学问,它直接关系到整档节目的 。
十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电影语言一书中,把蒙太奇组接技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叙事蒙太奇,一类是表现蒙太奇,提出这一观点的是电影理论家( )。
A.马尔丹 B. 冯小刚 C. 卡梅隆 D. 格里菲斯
2. 长镜头理论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一种与( )相对立的电影制作理论。
A. 画面语言 B. 表演技巧 C. 场面调度 D. 蒙太奇
3. 画面组接的连贯因素是:逻辑因素、相似因素、缓冲因素、( )因素。
A. 长度 B. 技巧 C. 节奏 D. 对列
4. 剪接点可分为画面剪接点和( )剪接点
A. 情绪 B. 特技 C. 声音 D. 字幕
5. “动接动”、“( )”是画面组接的一种普通法则。
A. 平接平 B. 静接静 C. 动接静 D. 静接动
6. 电视场面转换的方法有两种:技巧转换和( )转换。
A. 无技巧 B. 语言 C. 节奏 D. 情绪
7. 在我国影视片中,字幕有传统的竖排法,也有现代的( )。
A. 上排法 B. 下排法 C. 横排法 D. 中排法
8. 电视声音语言分为文字语言、音响、( )。
A. 字幕 B. 特技 C. 音乐 D. 结构
9. 声画组合的三种方式分别是声画统一声画并行( )。
A. 声画交叉 B. 声画对立 C. 声画叠加 D. 声画特效
10.后期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编辑阶段、( )阶段。
A. 修改 B. 调整 C. 选择 D. 检查
十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英文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叙事蒙太奇分为四种句式,分别为( )。
A. 前进式 B. 后退式 C. 环行句式 D. 片断句式
2. 表现蒙太奇组接的技巧有( )。
A. 平行式组接 B. 积累式组接 C. 对比式组接 D. 联想式组接
3. 新闻节目编排方法有常规法、( )。
A. 归类法 B. 对比法 C. 统一法 D. 交错法
4. 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的字幕有片名字幕、( )等。
A. 集数字幕 B. 旁白字幕 C. 唱词字幕 D. 音乐字幕
5. 解说词可以使电视具有( )的功能。
A.完整叙事 B. 揭示主题 C. 真实自然 .D. 转场
6.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原则是( )。
A.控制节奏起伏 B. 变换串联手法 C.照应因果逻辑 D.区分轻重缓急
7. 创造动感画面的方法有( )。
A.景别变化丰富 B.视角大俯大仰 C.音乐激昂 D. 解说词丰富
8. 影响电视节奏的因素有( )。
A.导演的政治素养 B.演员的业务水平 C.情节的发展 D.人物心理变化
9. 声音在电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的主要功能有( )。
A.便于字幕布局 B.使画面活起来 C.增加信息量 D.控制画面方向
10.电视新闻的编排技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选准头条 B.制造波峰 C.适时点缀编前语、编后语 D.善于控制节奏。
十三、问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你认为电视编辑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2. 什么是长镜头?
3. 请表述什么是“淡出淡入”。
4. 简述电视综艺晚会节目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