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过去一周,目前考生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的高考成绩,同往年相比,今年一本和二本院校的文理科都将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改“志愿优先”为“分数优先”,这就意味着,每一分对考生来说都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学校。今年,也是我省实行高考网上评卷的第二年,那么,今年评卷是否更公平?昨日上午9时,记者跟随省招考中心工作人员来到设在我省某高校的高考评卷现场,直击高考网上评卷。
评卷前先培训试评
当6月8日高考最后一门科目考试结束后,我省 1433772份高考试卷就进入了评卷程序,专业的扫描仪将所有考生试卷高清晰度地扫描到了电脑上。预计本月19日各科评卷结束。
据了解,参加今年评卷的教师共有1938人,全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严格选拔,均为省属高校或示范高中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业务能力很强,整体素质很高。
所有评卷教师6月10日全部到位,考卷的试评工作同时开始。什么是试评呢?省招考中心高考处副处长赵本义说:“考生的试卷全部在电脑上‘到位’后,不是马上让教师开始评,而是从中选取数百份试卷作为样卷对评卷教师进行培训,样卷又分为培训卷、测试卷和标准卷,帮助教师掌握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接着,评卷教师就开始试评,试评结果和专家评的结果几乎一样,才可以进入正式评卷。”12日上午11时,今年的高考网上评卷正式开始。正式评卷之前的工作看似繁琐了不少,但是“磨刀不费砍柴工”,赵本义说:“评卷教师的培训过了关,试卷的三评率低,评卷效率就更快,最终,考生的成绩就更客观公正。”
评卷教师八小时面对电脑
按照评卷现场规定,记者们采访进入时不能带包,说话要小声。而评卷教师们也是不允许带包进入的,除了不能带手机、相机、U盘等拷贝工具外,水杯也不能放在桌面上,因为担心水杯打翻碰坏电脑,教师们喝水时只能起身去楼道内拿杯子喝。
从上午7时30分到中午12时,从下午2时30分到6时30分,评卷老师的工作时间每天至少8小时,有时还要加班。教师们被分在不同教室,多则50余人,少则20余人。外墙上悬挂的“细心严谨,唯诚唯实”、“心系万千考生,细心公正阅卷”等大红标语时刻提醒着评卷教师要一丝不苟。
评卷现场静悄悄的,教师们都在紧盯屏幕认真评卷,偶尔会有老师起身去洗手间或到外面喝水,紧张感十足。以英语作文题为例,平均每人每天要看约500份试卷,每分钟约看一份,工作强度大。
我们在英语作文的评卷现场看到,不少教师的桌面上都放着滴眼液、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品,一位评卷教师说“长时间对着电脑,眼睛和脖子都挺疲劳的,不比在教室里上课,但是,一想到每一分都关系着学生的前途,必须打起精神来”。
教师“裸评”关卡多
也许,有的家长或考生会质疑,教师们每天对着电脑那么长时间,他们万一头晕眼花判错怎么办?通过了解得知,这种顾虑完全可以打消。
赵本义介绍,今年最大的特点是,网评实行区域阳光工程,并发挥了计算机网评实时监控的作用。评卷教师几点开机?1个小时评了多少份卷子?评了质量好不好?和一个组里其他老师比,他掌握的评分标准对不对……都可以在后台的监控系统里一目了然,也就是“裸评”,同时,有六套评卷质检办法对教师评卷监控,这也是继去年每张试卷的每道题实行由至少两位老师评阅的“双评”、“三评”模式外,另一项保障考生权益的办法。
这六套质检办法主要是用于监督检查评卷教师的评卷质量的。比如,用统计曲线可以看出全体评卷教师,甚至是某个评卷教师对某道题的评分分布是怎样的,出现异常,教师将被约谈分析;监控系统每天会给评卷教师随机发放本人曾评过的试卷,看其评阅标准是否有出入;被评为0分和满分的题目,监控系统都会直接送到专家面前进行复核……每一重关卡都在考验着评卷教师。
语文作文题开放多元
截至14日上午,语文作文已出现一个满分。
语文作文组组长王永明说,今年的满分作文立意新颖、深刻、独到,内容丰富,体现了多层次的辨证思维,语言表达流畅,文采很好。他说:“今年的作文题时代感和思辨性都很强,是个开放、多元的话题,也是新材料作文的典型题型,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能力。”
语文专家组成员武永明认为:“今年作文题的立意元素多,考生的审题难度不大,考生如果能辨证地谈经验、勇气、心态等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得到高分。当然,立意分档次、综合给分数,立意固然是文章的灵魂,但也不是评分的唯一,我们还要看内容是否充实、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观点是否鲜明等。”
因为作文题的主观性强,所以,评卷教师也是语文组业务最好的一线教师。
太原晚报记者 张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