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孟德尔:孤独的天才
孟德尔的时代,人们基本认同“混合遗传”学说:遗传是“黑+白=灰”,父母的黑和白简单融合得到子代的灰。此学说被认为是不证自明的规律,而孟德尔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自己设计实验,通过锲而不舍的研究,发现了与此不同的学说。
1856年,从维也纳大学回到布鲁恩不久,盂德尔就利用执教的业余时间,在奥古斯汀修道院的植物园里孤独但兴趣盎然地开始了豌豆实验。为避免获得有疑问的结果,实验之初,孟德尔小心地选择了实验用的植物,又选定用性状相对稳定的豌豆研究遗传规律。他精心选择出7对性状,对应7对性状安排了7个实验,每个实验,都单独观察它们的遗传。孟德尔观察到显性遗传与性状分离现象,却没有发现融合。之后,他开创性地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获得了分离比率一一显性比隐性为3:1。孟德尔据此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而且设计了豌豆的“回交”实验,来验证遗传因子是否分离。实验结果证明了预计结果。于是,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当具有成对不同性状的植物杂交时,一代杂种的性状都只与两个亲本中的一个相同,另一亲本的性状在杂种一代隐而不显。而将杂种一代再自相交配时,后代的性状不再相同,会发生分离,且显性对隐性呈3:1的比例。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彻底否定了“融合遗传论”理论。
实验至此,他没有止步,继续探究比例背后的意义。他很清楚,植物的性状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性状并存,必须进一步探索两对及两对以上性状植物杂交的遗传规律。他又开始了新的豌豆杂交实验。他尝试了各种不同组合,且做了回交实验。盂德尔发现3:1中的3,分成了2和1。3:1被分解成1:2:1。他又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当同时具有两对或两对以上不同性状的植物杂交并产生第二代杂种时,其中每一个性状各自按3:1的比数独立分离、互不干涉、自由组合。
孟德尔可能考虑过自己的发现与进化论的关系。他读过第二版《物种起源》德译本,在书的边缘做了评注。可能由于自己在修道院吃饭,他在论文中完全没提进化论。但是,他的文章故意讨论了性状独立遗传的意义。他指出:如果一个植物有7种不同的性状,产出后代就有2的7次方种不同的组合。孟德尔的这个算法其实解决了“混合学说”给达尔文进化论造成的矛盾。
从1854年开始,孟德尔做了新颖的、长期的、严谨的系列遗传学实验,.与他可爱的“女儿”一一豌豆相处长达八年,终于找到了遗传学规律。为审慎起见,他又研究了多种植物,至1865年他才公布了自己的发现,次年发表了论文《植物杂交的实验》。
孟德尔对自己的发现深信不疑,但却没有被当时的科学界接受。当时,他是一个无名小卒,加之论文刊在了地方杂志上.,致使他的学说无人问津!1865年,孟德尔在本地科学协会的会议厅宣读研究成果,听众对连篇累牍的数字和繁复枯燥的论证毫无兴趣。孟德尔又寄出论文给不同的科学家,只有瑞士的著名柳菊专家耐格利回了简短的信。耐格利早在达尔文进化论问世之前就相信生物进化,可他在以后的遗传学专著里,一字未提孟德尔的研究。
先于孟德尔7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原理。达尔文处在科学园地的核心,这个学说迅速成为时代的焦点。神学对达尔文给与了猛烈攻击。根据“混合学说”,生物的遗传性状会越来越单调,不存在很多可供选择的性状,因此没有物竞天择的物质基础。达尔文的进化论急需遗传学说提供支持。
达尔文像其他人一样,主要依赖观察来推导理论,而不是像孟德尔那样用实验验证假说。他也做过十一年的实验。用金鱼草做实验的结论是:同种植物里有两种相反的潜在倾向,第一代是正常的占主要,隔一代怪的倾向增加。这样的直观“常识”通过生活经验就可获得。从报春花研究结果的表格中,我们看到,他用杂合体授粉时,得到显性后代为750‘,隐性为25%,不过,达尔文没有数学思想,因而提出了错误的泛生论。
达尔文是否读过孟德尔的论文是个谜,假如他读了孟德尔的论文,也一定读不懂,或不能认可孟德尔。
孟德尔晚年,曾充满自信地对他的好友尼耶塞尔教授说过:“看吧,我的时代来到了!”但他的预言在他去世后16年一一他的名著《植物杂交实验》出版后的34年,才变成现实。
(根据饶毅《孤独的天才》摘编)
相关链接
①孟德尔,奥地利人。1843年,步入布隆城奥古斯汀修道院当修士,后去维也纳大学学习。
1854年孟德尔学成返回,期间开始了植物杂交试验。(摘自“百度百科”)
②1851年10月,孟德尔来到维也纳大学。他师从多普勒,学了新的物理学原理与科学研究方法。过去人们用的是培根式归纳法,而多普勒采取了以果推因的假说演绎法。他还从埃汀豪森那里学习了数理统计。(摘自《孟德尔略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孟德尔小心地选择了实验用的植物,又选定用性状相对稳定的豌豆研究遗传规律。这个做法为他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孟德尔用科学的方法发现第一个遗传定律一一“分离定律”后,他才在意识深处彻底否定了所谓不证自明的“融合遗传论”。
C.孟德尔读过第二版《物种起源》,在书的边缘做了评注。这说明他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但是也发现了它的不足。
D.孟德尔寄出论文给不同的科学家,也包括瑞士的著名柳菊专家耐格利。但耐格利觉得孟德尔的论文根本没有什么价值。
E.这篇传记描述了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坎坷过程,叙述动人:记述了孟德尔重大发现的科学价值,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2)孟德尔做杂交实验之所以能获得重大发现,与他具有的科研品质息息相关。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孟德尔有哪些“科研品质”。(6分)
(3)“假如他读了孟德尔的论文,也一定读不懂,或不能认可孟德尔”,请结合材料简述文章这样说的原因。(6分)
(4)孟德尔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但他又是一个孤独的天才。他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这种“孤独”对我们有什么启示?(8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抗战时期,中美两国空军飞行员组成的“飞虎队”以大无畏的精神,开辟了闻名天下的“驼峰航线”这种用鲜血凝结的战斗友谊是 的。
②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在当今仍是一条 的真理,是医治当今文艺病态的一剂良方。文艺工作者应当真正深入生活,成为人民艺术家。
③牢记“听党指挥”这一宗旨,让“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液,筑起一道 的钢铁长城,这是新形势下我三军将士实现强军目标的时代最强音。
A.牢不可破 固若金汤 颠扑不破 B.颠扑不破 牢不可破 固若金汤
C.牢不可破 颠扑不破 固若金汤 D.固若金汤 颠扑不破 牢不可破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 林业扶贫的优势在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是破解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难题的重要途径。
B.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彰显了一个走向复兴的大国实现强军梦的决心。
C.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引发的地区危机已经持续两年多。期间,俄罗斯处于经济趋向衰退、被西方大国集体敌视、在国际道义上陷于孤立。
D.韩国统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朝鲜进行核试验和以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的行动,韩国政府即日起决定中断开城工业园区的全面运转。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重要的议题,而国际社会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闭家向来对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采取何种行动密切关注。 。通过在联合国大会70周年峰会之际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在全球性事务面前的担当与自信。
A.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理应担当起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B.中国是常任理事国,理应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这是权利
C.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理应拥有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权利
D.中国是常任理事国,理应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这是责任
16.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计划经济时代,民族动漫仅仅是文化作品,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民族动漫除了要是个好看的作品以外, ① 。要让民族动漫重现辉煌, ② ,使它具有广泛的可持续传播的可能性。在品牌观念树立以后, ③ ,而是着眼于未来,以制作精良的国产动画占领市场,吸引观众,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17.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在黄帝陵人们都要举行公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大典。许多华人华侨,即使相隔千里,也要赶回来与亲人团聚,参加这一公祭大典。请为这一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主旨明确,语言通顺,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小康家庭的上海女孩,跟江西男友回农村。路上交通很不便利,辗转颠簸才来到男友家中。男友家为她精心准备了第一顿饭。饭菜简单,餐具粗陋。用餐时,她是因破例才上餐桌的唯一女性。面对此情此景,她决定和男友分手并立即回上海。
对这个上海女孩的做法,你有何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A卷
1.C(“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错,耧车发明不是农业机械化的标志,只是“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
2.A(“最早记载”错,原文为“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
3.D(“不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原文无据)
4.B
5.B(擢,这里是高中之意)
6.A(“并凭对《礼》和《史记》的精通被提拔为官”有误,据原文“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精通《礼》和《史记》只是褚无量“擢明经第”其中的一个条件,“被提拔为官”是他“擢明经第”后“除”和“迁”的必然结果)
13.C(牢不可破,坚固得不可摧毁。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固若金汤,像金属造的城和灌满滚水的护城河一样坚固。“牢不可破”偏重强调友谊、团结、联盟等抽象事物极其坚固,无法摧毁;“颠扑不破”偏重强调原理、学说、原则、道理、理论、真理等绝对正确,无可辩驳;“固若金汤”偏重强调城池或阵地非常坚固,不易攻破。依据①句语境中“战斗友谊”、②句语境中“真理”、③句语境中 “钢铁长城”的提示,三句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牢不可破、颠扑不破、固若金汤)
14.B(A句“结构混乱”,“优势在于充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产业”与“充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产业,是……重要途径”句式杂糅,保留其一即可。C句“成分残缺”,谓语动词“处于”残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尴尬境地”。D句“语序不当”,应为“韩国政府决定即日起全面中断开城工业园区运转”)
15.A(根据句意,特别是后文“担当与自信”的提示,横线处的句意应与“责任”有关,排除B、C句,且C与D句“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语序不当)
B卷
1.D(“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错,耧车发明不是农业机械化的标志,只是“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
2.B(“最早记载”错,原文为“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
3.B(“不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原文无据)
4.D
5.C(擢,这里是高中之意)
6.C(“并凭对《礼》和《史记》的精通被提拔为官”有误,据原文“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精通《礼》和《史记》只是褚无量“擢明经第”其中的一个条件,“被提拔为官”是他“擢明经第”后“除”和“迁”的必然结果)
13.A(牢不可破,坚固得不可摧毁。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固若金汤,像金属造的城和灌满滚水的护城河一样坚固。“牢不可破”偏重强调友谊、团结、联盟等抽象事物极其坚固,无法摧毁;“颠扑不破”偏重强调原理、学说、原则、道理、理论、真理等绝对正确,无可辩驳;“固若金汤”偏重强调城池或阵地非常坚固,不易攻破。依据①句语境中“战斗友谊”、②句语境中“真理”、③句语境中 “钢铁长城”的提示,三句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牢不可破、颠扑不破、固若金汤)
14.A(B句“结构混乱”,“优势在于充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产业”与“充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产业,是……重要途径”句式杂糅,保留其一即可。C句“成分残缺”,谓语动词“处于”残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尴尬境地”。D句“语序不当”,应为“韩国政府决定即日起全面中断开城工业园区运转”)
15.C(根据句意,特别是后文“担当与自信”的提示,横线处的句意应与“责任”有关,排除A、B句,且A与D句“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语序不当)
7.(10分)
(1)褚无量认为这不符合礼制因而坚决劝谏,当时左仆射韦巨源支持祝钦明,
因此褚无量的建议被搁置。(5分)
“以”(动词,认为),“副”(动词,符合),“固争”(动词性短语,坚决劝谏),“佐”(动词,支持),“格”(动词,被搁置)五处,一处1分。
(2)希望陛下到东都时,录用唐初到现在已经绝嗣的功臣世家,即使旁支子孙,(也)都能够继承禄位。(5分)
“愿”(动词,希望),“收叙”(动词,录用),“逮”(介词,到),“功臣世绝者”(定语后置句,已经绝嗣的功臣世家),“承袭”( 动词性短语,继承禄位)五处,一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褚无量,字弘度,是杭州盐官县人。少年时跟随沈子正、曹福学习经学,用心研读古代典籍,尤其精通《礼》和司马迁的《史记》。高中明经科,授予国子博士,升任司业兼任修文馆学士。唐中宗将要到南郊祭祀天神,下诏确定仪式规范。当时祝钦明、郭山恽提议皇后第二个敬酒,褚无量认为这不符合礼制因而坚决劝谏,当时左仆射韦巨源支持祝钦明,因此褚无量的建议被搁置。
唐玄宗即位,无量升任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被封为舒国公。母丧去职,诏令州刺史薛莹吊唁祭奠,赏赐的物品超出一个等级。服丧期间在墓旁构筑小屋居住时,群鹿冲犯了他种植的松柏,褚无量下令不要围捕猎杀群鹿,只是嚎哭着倾诉道:“山林中不缺乏食物,怎么忍心冒犯我母亲坟茔前的树呢?”从此群鹿驯服顺从,不再触犯。褚无量为此终身不吃鹿肉。守孝期满,召回朝廷恢复原职。
开元五年,皇帝将要到东都去,可是太庙坍塌了,姚崇提议说:“这太庙本是苻坚时修建的宫殿,不应当停止这次行程。”褚无量鄙弃他的提议,认为不值得听信,就上奏章说:“帝王阴盛阳衰,先祖就会显现灾变。如今后宫不被宠幸过的宫女,应当全部遣散她们来应对灾变。选拔贤良的人才,抑制奢靡之风,减轻赋税,谨慎施刑,采纳劝谏之言,明察谄媚的人,让断绝禄位的世家得以继承禄位,这样就会天人和谐,灾祸停止。”皇帝认为姚崇的话对,车驾于是向东进发。褚无量又上奏章说:“自古接受天命的君王,定要让消失的振兴起来,断绝的延续下去,尊崇有德行的人,酬报有功劳的人。因此保全别人的封国,胜于救助他的灾难;使别人的后人立世,胜于为他修大墓。希望陛下到东都时,录用唐初到现在已经绝嗣的功臣世家,即使旁支子孙,(也)都能够继承禄位。”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当初,内府旧存的典籍,从高宗时就收藏在宫中,次序杂乱无章,褚无量提议请求整理誊写,补订次序,来扩充珍贵典籍。天子诏令在东都的乾元殿东厢房分门别类,整理排比,褚无量为此事的主管官员。(褚无量)于是上奏章(请求恩准)闻喜县尉卢僎、江夏县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县尉徐楚璧分类校勘审定。卫尉设置帐棚,供临时居处,光禄寺供给饮食。又诏令秘书省、司经局、昭文馆、崇文馆二馆轮流整理、校订,搜集天下散失的书籍来修补脱漏的文字。不到几年,四库修撰完毕。
褚无量去世,享年75岁。皇帝听到此事悲伤痛心,加赠他礼部尚书,谥号为文,丧事全由官府供给。
8. (5分)
①首联突出了居处的荒凉,颈联突出了道路的艰险。(2分)②作用:衬托友人来访的真情与自己对友人来访的惊喜。(3分)
9. (6分)
①同遭贬谪的失意,②友人来访的惊喜,③诗人孤居的寂寞。(每点2分)
10.(6分)
(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
11.(25分)
(1)A、 E(答E得3分,答A得2分,答B得1分,答C、D不得分。B项“无可厚非”不当,C项“一波三折,悬念迭出”错误,D项“不注重容貌,也不相信所谓爱情”错误)
(2)①旅游来到客栈,父亲心情愉快。②面对“我”的追问以及昔日的“她”,父亲非常窘迫。③知道日期错误后,父亲表现惊诧痛苦。④现在大家都幸福,父亲很坦然。(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3)①是线索人物,贯穿故事始终。②推动了情节发展。“我”的几次发问,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是小说故事的见证者,增加小说的真实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①当年父亲与丹麦女孩偶遇热恋是巧合。②父亲与丹麦女孩因误读日期错过婚姻是巧合。③父亲与母亲结婚过上幸福生活是巧合。④故地重游,父亲再遇当年的女孩是巧合。⑤我了解丹麦日期书写习惯,揭示真相是巧合。(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4点即得满分)
12.(25分)
(1)A、C(选C得3分,选A得2分,选D得1分,答B、E不得分。B项“才在意识深处彻底否定”错,原文有“孟德尔对此却不以为然”。孟德尔当初就认为“融合遗传论”没有道理,他的实验是为证明自己的认识。D项耐格利是否读过孟德尔值得怀疑,读只是一种可能,但他会像达尔文一样读不懂。E项“坎坷过程”“叙述动人”错,文章重在“科学研究过程”;“读来令人回味无穷”错,记载他的发现不被认可,只能令人沉思)
(2)①敢于质疑。孟德尔敢于怀疑“混合遗传”学说,实验过程开创性地运用了数学统计。②严谨审慎。实验结果设计“回交”实验验证,公布发现之前又研究多种植物。③持之以恒。豌豆实验长达八年,发现“分离定律”后继续探究比例背后的意义。④充满自信。坚信自己的时代会到来。(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得分)
(3)①方法迥异:孟德尔用实验验证假说,而达尔文则依赖观察来推导理论。②分析迥异: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而达尔文没有数学思想。③结论迥异:孟德尔获得的是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而达尔文提出的是泛生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孤独”表现:①研究忍受孤独:孟德尔做豌豆实验时,孤自一人花八年时间探索遗传规律。
②成果受到遇冷:孟德尔的发现不被当时的科学界接受。孟德尔的科学成果被冷落了34年。人生启示:①做事要有长期坚持的准备。②要忍受世俗的冷遇。(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6. (5分)
①还必须是个好卖的产品 ②必须有品牌意识 ③就不应只看短期效应(写出一处得1分,写出两处得3分,写出三处得5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7. (6分)
示例:①与传统节日同行,让爱国之情涌动。②寒食雨传文化意,花信风来民族情。(主旨明确,语言通顺,运用对偶,各2分)
18. (60分)
【写作角度提示】
(1)追求纯洁爱情,不应受其它因素干扰
(2)纯洁的爱情固然美好,但也应顾及现实因素。
(3)城乡物质和文化的巨大差异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