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广东省揭阳市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高考网 2013-5-4 21:48:16


18.结合小说的主题,谈谈小说的现实意义。  (6分)
     小说围绕给家中的花瓶画绿叶展开,通过画绿叶过程中主人公心灵、行为的改变,建议人们应该积极地对待失误,涵养心灵、反思自我。(3分)
    其体现的现实意义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名利而忙碌着,追求外在的
    物欲,无暇顾及自己的心灵,此时要给自己的心灵覆盖绿色,让心灵获得滋养,获得丰润,获得提升,回归自己的本性;同时,要反思自己的一切过错,找回生活的真谛,享受心灵的平静和充实,感受生活的温馨和价值。  (3分)  以上意思对即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
    ⑴ 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⑵ 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⑶ “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 人。突出的是在1921年6月北京教育界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中,清华学生出于义愤,举行“同情罢考”,遭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潘光旦所在的“壬戌(1922)级最为坚决,当局要求罢考学生必须写“悔过书”。壬戌级有八人拒悔,被开除“级籍”,潘光旦是其一。潘光旦宁肯牺牲出洋机会,也要据理力争。闻一多对他十分敬佩,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状!”次年7月,时过境迁,学校才让他出洋。  
    ⑷ 1946年1月,闻一多、李公朴被暗杀后,他成了暗杀的对象,不得不与费孝通等进步人士借昆明美领事馆避难。未几,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⑸ 作为教育家的潘光旦,他爱校如家。1935年他在清华教务长任上,严守校规,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想让其两个儿子到清华旁听,他婉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他坚决维护清华的制度,不怕得罪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⑹ 对于学生运动,当时有人传谣,说潘光旦向宪警提供抓捕学生名单,以致激怒学生围攻他,有人抢走他的双拐,让他“独立”。当事人钱伟长的回忆最 为可信:“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军警包围清华园时,戴中(黄葳)曾带别的学生一起藏在他家的天花板上。
    ⑺ 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潘光旦与费孝通之间有点特别,他们亦师亦友。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费称赞他的性格是“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费视他为活词典,说凡不知道的事情,不查词典,去问问潘光旦,一问就明白。
    ⑻ 潘光旦的最爱是藏书。1936年住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结出一对并蒂的葫芦,他十分喜欢,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
    ⑼ 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而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费孝通说潘光旦“他的人格就是位育概念的标本。”
    ⑽ 1957年的反右,潘光旦获“罪名”是所谓“破坏民族关系”、“鼓动土家族知识分子和群众找中央要求自治”。这实在是不白之冤、是笑话。他是社会学者,民族学家,他只不过是根据自己所作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向上级作如实反映,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而已,岂有 他哉?他虽被打为右派,但他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
    ⑾ 这期间潘光旦的家被抄、被封,他只能蜷曲在小披屋的水泥地上,没有被子,还是费孝通把自家没被封存的被子送来御寒。6月10日病情恶化,老保姆找来费孝通。费孝通将他拥入怀中,潘光旦就这样在老朋友的怀中告别了人世。 
    ⑿ 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出版了纪念文集。他的皇皇十四卷本《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⒀ 口衔烟斗的潘光旦,一脸的微笑,拄着双拐,穿过雾霭,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摘自《人物》杂志,有删改)

19.潘光旦的“人文情怀”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具体体现为:
①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②忧国忧民, 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③“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
④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⑤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亦师亦友。
⑥有文人雅趣,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
(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给满分)
20.侧面描写是人物传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惯用手法,分析其作用并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5分)
①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1分)。如第二段闻一多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状!”说明对他十分敬佩;第六段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说明潘光旦知识渊博,成就卓著。(每例1分,分析1分,共2分)
②增强传记文学的可信性,真实性。使作品生动,增强文章感人力量:(1分)第五段如用钱伟长的话,再现史实;第八段费孝通“将他拥入怀中对传主坎坷命运的惋惜,表现朋友真挚情谊,  (举一例即可得1分)
21.结合潘光旦的表现分析其处世原则,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处世原则:牢牢记住,衷心信服孔子的中庸之道,即尚调和,不走极端,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体现出温良谦让的君子美德。(2分)
表现:
①“一二•九”运动时,他与校长梅贻琦联手一面与军政当局周旋,一面劝阻学生“稍安毋躁”,有时还为政府说话,缓和政府与学生的矛盾,实质是一种保护和爱。(1分)
②1957年的反右,他虽被打为右派,蒙不白之冤,但他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1分)看法:现实社会中,一个人既要发展自己的个性人格,又应控制自己,妥善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过激,不怯懦,寻求个人的恰当定位和发展之路。  (2分,根据表述情况酌情给分)以上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把下面的长句改为3个短句,组成语意连贳的一段话。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6分)
    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被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而制造出能随体温或气温变化而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运动短裤。
    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了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制造出能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年和运动短裤,它们能随体温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颜色。(最后一句也可改为:这些服装的颜色能随体温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每个分句2分,共6分。
23.如果你在网上创办了一个名叫“知音”的社区,请你为社区拟一则欢迎辞,欢迎各位来访的网友。要求感情真挚,语言得体,不少于60字。(6分)
参考示例:亲爱的朋友,不管您是应邀而来,还是偶然路过,我们都表示最热忱的欢迎。当您在知音社区留下只言片语时,我们感到欣喜,欣喜的是我们的社区又多了一个伙伴;当您注册成为音社区的会员时,我们感到欣喜,欣喜的是又多了一个知音。 
(内容,感‘情4分,语言得体2分,少于60字,酌情扣分)
六、本大题1,J、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2年9月5日,兰州附近的高速路上,一辆满载葡萄的人货币在急转弯处侧翻,一车葡萄全都翻到在地上。事发后,四周的村民闻讯,开着汽车、骑着摩托车、自行车前来哄抢葡萄,将全车的二千三百箱葡萄哄抢一空。有人说:“人家都抢,我不去抢是傻子。”也有人说:“这是犯法,但那么多人抢,能处罚谁?”
    甚至有人说:“不拿白不拿。我不拿,那别人不就多拿了吗?”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现象我们并不少见。请结合白己的思考,结合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立意白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