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济南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高考网 2013-5-4 21:51:37

    在我看来,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颗自己的内丹。他们行住坐卧,都如蚌含珠,默默孵育着这颗内丹,像练气士一样呼吸沉降,萃取天地间的精气,使这颗内丹在感觉的滋养中成长。当内丹大成时,它会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与外界发生感应,此时艺术家趣味大成,进入一种高超的境界,谈笑咳唾,皆成珠玉。这种内丹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纯美境界的把握,一种至高的品位。人们喜欢小波的作品,实际上是喜欢他的品位。
    (摘自《我的兄弟王小波》,有删改)
19.在作者眼中.王小波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20.这篇传记在材料的选取使用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21.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4分)
22.文章结尾处说,“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颗自己的内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理解。(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马路墙角的一隅,传出了二胡声。一个搪瓷缸,已碰掉好多瓷,里面盛满了纸币和硬币。二胡的主人是一位盲人。头发并不蓬乱,衣服虽旧,倒也干净整齐。他没有拉《二泉映月》等悲情的曲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纤夫的爱》等欢快的旋律不断响起。“一个瞎子.竞能拉得这么好。”不知谁小声冒出一句。“眼瞎了,心不能瞎呀。”他淡然地回答。
    ②火车站一角,几位四肢健全者,蓬头垢面,匍匐在地、作揖叩首。有个青年妇女带着孩子,面前的地上用粉笔写了一行字:“孩子饿了,给十元吃饭吧。”还有一位身上挂着一张白纸,上写“父亲病危住院,无手术费,请好心人帮忙”的字样。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白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4月高三巩固性练习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A或者B(A.“识”读zhì,《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也读shí   C.“拓”读tà  D.“横”读hèng)  2.C(A.驶→使  B.祯→帧  D.重→崇)   3.A(B.括号中的内容不是地址;另外,“邮购者”后面用逗号好一些   C.句中的顿号改为逗号   D.“清明上河图”应该用书名号)    4.C(不厌其烦:不嫌麻烦。本句应用“不胜其烦”。)  5.A(B.成分残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前缺少必要主语“报告”  C.项搭配不当,“完善”与“发展”不搭配,应改为“促进”  D.不合逻辑,“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种属概念并列不当,“和”当改为“等”)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C(“孔子是无力又无奈的”,理解错误)    7.D(“目的”,绝对化)    8.A(B.后半句表述不对,于文无据   C.张冠李戴   D.误解了原文的关系,把原文的并列关系理解成了递进关系)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9.D (到)   10.A(A.以,因为,介词   B.给、替,介词;谋划、制定,动词   C. 那些,代词;其中,代词   D. 连词,顺承关系;连词,修饰关系     11.A(①是他的孝顺    ③遵礼法   ④皇帝所为)   12.C(“官复原职”于文无据)
参考译文: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举动遵循礼法。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清泰年间,任左拾遗。因母亲年老请求归家养老,改任监察御史。
后晋初年,入朝任主客员外郎。后晋少帝兼任开封府尹时,上奏推荐他为巡官,任命他掌管文翰。少帝即皇帝位后,授任他为刑部郎中,赐金紫朝衣。
当初,刘岳在后唐任职,曾经官居内署,到这时温叟又任此职,当时人都认为刘家很荣耀。温叟受命后,回家为母亲祝寿,在堂下站着等候。不久听见音乐声,两个青衣人举箱走出庭堂,向温叟献上紫袍、缣衣,他的母亲让人卷开帘帷见温叟说:“这是你父亲在宫中时内库赏赐的。”温叟跪拜接受时流出了眼泪,退到开影堂列祭,用文章告祭。
后周初年,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废除了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罢免的人又相继考中。
建隆元年,任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
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的前导人员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了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请求朝见时,温叟说:“人主在不该登楼时登楼,则近臣都希望得到恩赐和宽恕,京城众军也希望得到赏赐。我之所以呵道而过,是想向人暗示你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太祖认为他做的对。
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到他家里赏赐器币,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温叟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即使是大热天不戴帽穿衣不敢相见。五代以来,说到遵从礼法的只有温叟。
    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廉贫苦,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并让府吏封缄后复加印记再走。第二年重午节,又派人送去角黍、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尚且不用,何况其他人的钱呢?过去他接受了,是不想拒绝我;现在一年了都不打开,他的坚持节操更加明显啊。”命里官人用车载回官邸。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
四、(24分)
 13.(1)当初,刘岳在后唐任职,曾经官居内署,到这时温叟又任此职,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刘家的荣耀。   注意“仕”“居”“荣”三个词。   (2)圣上不按时间登上城楼,那么身边的人都希望得到恩赐和宽恕,京城众军也希望得到赏赐。   注:三个分句,一个1分;意思对即可  (3)过去他接受了钱财,是不想拒绝我;现在一年没有打开,他苦守节操的精神更加显现。  注:四个分句,一个1分;意思对即可。  14.(1)运用对比手法,将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与四百年后的古墓荒丘作对比,突出了眼前情境的荒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愁情。(“对比”1分,对比的内容1分,突出“荒凉”1分,“昔盛今衰”1分)    (2)①紧承上文的游踪和感慨,衔接自然。   ②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  ③使人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注:一点2分;考生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4分    15.(1)无边落木萧萧下   恐美人之迟暮    (2)不赂者以赂者丧   不霁何虹   (3)只是当时已惘然   冰泉冷涩弦凝绝   (4)猿猱欲度愁攀援(缘)   虽一毫而莫取     注:此小题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
五、(12分)
16.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感染病毒后出现发热、咳嗽、少痰、肌肉酸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注:每个要点1分,句式1分;共4分    17.为期三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拉开帷幕。本届年会从议题设置到活动安排,处处体现了“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的特色。这充分展现出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促进亚洲共同发展、求解世界发展难题等方面的担当。  注:一句1分,符合逻辑顺序1分    18. 提示:描写出儿子听了老父亲话语后的心理、神情、话语、动作等,内容合乎情理,2分;修辞手法运用恰当,2分。
六、(18分)
(一)19.①开头介绍“狼山”的名称来历与现状,为后面的故事发生提供了背景环境;②“狼山”无狼,从而为下文“狼来了”的情节出现设置了悬念;③“狼山”一直没有开发,与后文镇政府大造舆论形成反差,能引起读者对主题的深入思考;④狼山有鬼的传闻的形成与“狼来了”的舆论造假成真前后呼应,使读者对小说直面人性的主题体会得更深刻。(四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个可得满分)    20. ①第一次写引出了山旺等村民的求证等故事情节,并设置了新的悬念;(1分)第二次写则引出了镇政府上山考察并最终论证为真的情节与结局。(1分)  ②两次写“狼来了”的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1分)设计独具匠心,使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也使读者从情节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1分)   21. ①第二段说“名不副实”是说名为狼山却没有狼的真实情况,结尾处说“名副其实”则是说狼山“有狼”的舆论造假;(2分)  ②这样的措辞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丑陋社会现实的讽刺与批判,发人深省。(2分)    22. ①舆论造假的背后是各种社会利益的驱使,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呼吁;②谎言被一步步镀造成真相,暴露了人性里猎奇与围观的病态娱乐心理;③“狼来了”的故事是真相与虚假交织的故事,实际上是人性里的真诚朴实与贪婪欺骗的博弈。④“狼来了”象征着人性里的各种恶的到来并肆虐,它使人们的道德底线丧失,最终集体失语。    注:四条答案任意答出一条,并言之成理,即可给满分6分;要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
(二)19. ①耽于冥想,被误解的异类(答“不服管教”“叛逆”也可);②玩得投入,看书奇快;③天性诙谐幽默;④想象奇特,喜欢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自由穿行;⑤养成了独特的艺术趣味,作品有至高的品位。    注:每个要点1分,任意答出4个要点即可得满分4分。    20. ①真实性(生活化),注意捕捉人物在生活里的细节来表现人物本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2分)   ②典型性,选取能表现人物的艺术趣味的养成的典型事例来写,多角度的展现了人物风貌。(2分)    21. ①口语化,通俗易懂而又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同时传达出浓浓的兄弟情义;(2分)  ②幽默,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在轻松诙谐的语言中写出了王小波独特的精神气质。(2分)   ③文字典雅。有底蕴,不浅俗,如对“两重世界间自由穿行”的表达与认识,关于“内丹”的描述和见解,都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2分)     注:指明特点各占1分,举例各占1分;答出两个特点即可给满分4分     22. ①内丹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一种美感体验,是一种独特的不流于俗的趣味;(2分)  ②内丹养成之后,会成为艺术家认识外部世界的奇异方式,使艺术家进入高超的艺术境界;(2分)  ③内丹实际上就是艺术家的至高的品位,彰显着他们对纯美境界的把握能力。(2分) 
七、(60分)
    23.参考2012年高考评分标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