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汕头市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高考网 2013-5-4 21:56:06


16. 作者为什么“喜欢在夜间回家”?(4分)
答案:①因为夜晚的家在柔和的灯光映照下显得格外静谧、安详。②夜间的家灯光给人温暖之感,让人有归属之感。(每点2分,①答出“夜晚的家有柔和的灯光”等意思给1分,答出“静谧、安详”给1分。②答出“家的灯光给人温暖之感”,或“让人感受到踏实、温情、彻底的放松”,或“让人认识到家庭是世界上惟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等意思给1分,答出“让人有归属之感(归宿感)”给1分。)
17. 作者在文中写了在法国马赛的经历,请分析其作用。(5分)
答案:①插叙。(1分)②这一段插写了身在法国的天津人对家乡的回忆绵绵不绝,突出身处异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无比眷恋之情。(2分)③这样写更加有力地突出了家乡在每一个人心中的地位,家乡给人丰富且深厚的人生,是人们的精神栖息地,灵魂的归属地。(2分)(①答出“插叙”给1分。②准确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给1分,答出“突出游子对家乡的感情”等给1分。③答出“突出了家乡在每一个人心中的地位”给1分,准确回答家乡对人精神与性格的影响给1分。)
增加第○4、第○5、第○6三个得分点:○4笼统地回答这样写“丰富文章的内容,深化文章主旨”等可给1分;○5回答“照应上文所写的作者对故乡踏实、温情、放松的感觉”给1分;○6回答“引出下文的议论抒情”给1分,答出议论抒情的具体内容再给1分。但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5分。


18. 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天津是我出生地——它决不只是我生命的巢,而是灵魂的巢”,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①表达了家乡孕育着人、人与家乡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2分)②作者在家乡经历的一切, 包括童年、写作,甚至是不幸的遭遇,这使得作者感悟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2分)③故乡的个性、城市的文化造就着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的个性,在人的内心深处镌刻出深刻的乡土烙印,二者共生共长、水乳交融,而这些是融注于血液的文化认同感。(2分)(第②个得分点若摘抄第○4段相关内容或第○5段故乡让作者拥有“丰富又深厚的人生”等语句作答也可酌情给分。第③个得分点若摘抄第○7段相关内容,如故乡把“斑斓又独异的文化”“注入我的血液中”,塑造了“我”的“精神与性格”等可酌情给分。)
增加第○4、第○5两个得分点:○4准确回答“生命的巢”的含义,如答“故乡诞生了作者的生命,故乡海河蔚蓝色的水和亮晶晶的小站稻米在物质上哺育了作者”等可得2分;○5如根据第①段回答“故乡让作者心中充溢着踏实、温情和彻底的放松,让作者的灵魂得以休憩”等可得2分。但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
邓海建
①城镇化是最近最热门的议题,与城镇化相关的提案也最多。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直言,“参加两会21年,研究城镇化28年,深感今年城镇化最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然而与往年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指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即“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落实人口城镇化”以及“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并行”,推动城镇化实至名归。
②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镇化。仅此观之,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中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二是有关户籍等政策逐步调整,公平的“城门”在制度层面逐渐打开。
③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这不仅因为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等现实差距,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发改委领导近日更在人大记者会上表示,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今年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这些信号都表明——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
④城镇化当然要圈地扩容、要盖楼建房,但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显然不是房地产化。以城镇化的方向来修复地产股估值等逻辑,显然忽略了以下几层思考。一者,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带来一个更令人头痛的问题——市场房价进入快速上涨甚至暴涨期。房价问题的背后,还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数据:从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内,国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83%,但同期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人口仅增长45%,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速度极不匹配。那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稳妥”之意,当然在于纠偏类似失衡,在平抑房价的同时,引导地产业理性归位。
⑤二者,新型城镇化之“新”,就是要区别于“造城运动”,真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进城人口权益的市民化上来。有数据显示: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今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恐怕还要再等等“市民化”的进程。换句话说,“城镇化”固然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但这种“转化”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城镇化质量,使之健康发展”。
⑥三者,城镇化固然是农民进城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绝不仅仅停留在盖房子层面。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称,按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40%—60%的时候,标志着城市进入成长关键期,“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此时,继续推进城镇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即便是硬件而言,我们更需要对城市交通、环境、社会等方面统筹安排,还得考量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⑦真正的城市化,或者说我们吁求的新型城镇化,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平所言,不仅要有“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
(2013年03月09日  人民网)
19.“城镇化”成为今年两会最热门议题的原因是什么?请分点概括。(4分)
答案:①中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②我国城镇化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③背负着拉动增长的重任。④是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⑤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⑥市场房价快速上涨甚至暴涨。⑦“市民化”的进程跟不上城镇化的发展速度。⑧“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每点1分,表达要准确简略,过多照抄原文扣1分。)

20.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又与传统的新闻文体有明显的不同。新闻评论在表现新闻事实上有什么优势?请结合文本分析。(5分)
答案:示例1.①新闻要求客观地反映现实,一般不掺进作者的观点。而新闻评论观点鲜明,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②作者在文中旗帜鲜明地表明“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城镇化过程中房地产化的错误倾向,同时起了监督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
示例2.①新闻以报道当前事件为主,而新闻评论的材料既有当前,又可以有史料等;②作者在文中用了充分的数据和历史资料,说明了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用地扩张远高于城镇人口的增长,③使读者对新闻事件有更清晰的认识,有理有据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有助于“房地产化”问题的解决。
示例3.①新闻报道要求简洁,而新闻评论篇幅较长;②作者分三点分别对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③帮助读者正确认识这一新闻事实。
(答出“不同点”3分,其中“新闻特点”1分,“新闻评论特点”2分;结合文本1分;“好处”1分,考生答出其他的特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
21.作者以“城镇化不是为房地产化‘代言’”为标题的意图是什么?你认为“城镇化”应该为什么代言?(6分)
答案:(1)作者以“城镇化不是为房地产化‘代言’”为标题,意图是:①表明了文章的中心——针对的是当下错将“城镇化”往“房地产化”方向发展,以致出现的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②提出明确的观点态度,③从而吸引了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2)①城镇化应该为进城人口的权益代言,②为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代言,③为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代言。
(答出标题意图4分,其中指出针对的对象2分,提出明确的观点态度1分,吸引读者1分;第二个问1点1分,任答两点2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某高校学生社团招收新成员,约十分之一的报名者在笔试后会幸运进入面试。面试时,考官总会对考生先说几句“开头的话”,以下的话可能会让面试者感觉不舒服,请你根据下面的内容替“考官”改写几句“开头的话”,在温馨的表达中提醒学生注意相关问题,不超过9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
    “你是竞争的幸存者,即将接受考验,接下来在10分钟面试中有2个问题,回答前必须想清楚,不清楚就要赶快问,你可是压力山大哦!现在马上开始。”
答案:你好!祝贺你进入面试,我们会问你2个问题,面试时间为10分钟。在回答问题前,你可以思考一下。没有听清楚的问题可以要求我再说一遍。请注意把握好时间,不要紧张。好,现在开始吧。(6个信息点,每个1分,表述不得体或照抄原文内容该点不得分;超过字数5个以上扣1分,少于5个不扣分。)
23.全民读书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准备向山区中小学生赠送《现代汉语词典》,策划在词典中放进两片书签。请你代主办方设计两片“书签”的内容。要求:每片书签内容与《现代汉语词典》或读书活动有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每片书签字数在40字以内。(6分)
书签1:
书签2:
答案:①一字一词有乾坤,一心一意见真章,泛舟在现代汉语的海洋中,追寻那智慧的彼岸。②厚重的词典承载厚重的希望,灵动的字词散发淡淡的书香,读着它,怎不令人心醉?(每句修辞1分;涉及《现代汉语词典》或读书1分;整体表达效果1分。照抄有关读书的名言1分。对名言进行恰到好处改动且符合题干要求最高给2分。超过字数扣1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材料解读与立意参考角度
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
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当然,对于表现出不健康思想的文章,即使紧扣“自己”这一角度,教师也要从严扣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他人与外物的角度,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辩证思维的空间。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   (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        (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
(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              (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
(7)别人只是观众;                        (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
(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0)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
2.父亲角度 (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
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孩子却不听从,父亲生气也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惯例做事。毕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上的,看似违反常规,却不违反常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父亲有必要予以尊重,这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应该被扼杀,只要孩子的举动不违背常理,只要适合其成长轨迹都应该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导、鼓励。因此,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
(2)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
(3)要多考虑他人感受。
3.综合角度
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
写作要求中明确规定,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因而可从男孩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从父亲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综合男孩及父亲的观点立意。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二)对材料片面和错误的读解
1.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方向立意的,应视学生行文的情况评分,如果行文能紧扣原材料,并凸显“走自己的路”这层意思,内容可判二等;如果未能扣紧原材料,行文过多地突出“让别人去说”这层意思,内容可判在三等中至二等下。
2. 从“变通”的方向立意的,视行文情况,内容可判在三等中至二等下。
3.从“外表美与内在美”“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倾听父母的教诲”的方向立意,内容可判三等。

【参考译文】
傅青主善于治病。他的同乡人王尧寄居在京城,忽然患头痛病,经很多医生诊治都不见效,到太医院某医生就诊,那太医按脉完毕,吩咐他说:“这病只有一个月时间了,你应尽快回家料理后事,慢一点就来不及了。”王尧急忙打点行李准备回家。适逢傅青主来京城,在路上遇到王尧,就问他回家的原因,王尧把病情告诉傅青主。傅青主说:“太医院某先生,是全国第一流的医生,为什么不请他治病?”王尧叹息着说:“我回家,就是听从他的吩咐啊。”于是将太医说的都告诉他。傅青主很吃惊,说:“如果真是这样,怎么办?让我试给你诊断一下。”按脉很久,叹息着说:“太医他真是国手啊,他说的没错。”王尧流着眼泪说:“如果确实像您说的那样,我真的没有活着的希望了。不过您久负名医的美名,竟不能起死回生吗?”傅青主又沉思很久,对他说:“你的病没有救活的道理,不过我现在想到一个法子,治好了不算功劳,治不好也不承担过失,试一试怎么样?”王尧很高兴,求处方。傅青主吩咐他回家去,四处寻找健壮青年使用的旧毡笠十余枚,煮成浓汤,过滤成药膏,早晚服食。王尧回到家里,按照傅青主的方法医治,病果然好了。不久他到京城见傅青主,傅青主非常欣慰。王尧又去拜见太医,太医见他来,吃惊地看着,说:“你还活着吗?”王尧把傅青主治病的做法告诉他。太医叹息着说:“傅先生真是神医,我比不上他。我当初诊断你的病,原来是脑髓亏损,按照古药方,只有用活人脑才可以医治,但是确实不能得到。现在傅先生用健壮青年使用的多枚旧毡笠代替活人脑,真是本领高超,我比不上。如果不是傅先生,你早就死了,可以说不是被我耽误吗!行医虽说是小本领,研究不精通,这简直是把人命看作儿戏啊,我还敢从事这种职业吗!”太医送王尧出门之后,立即请求退休,关上门谢绝求医的人,闭口不再谈医术了。
傅青主善于治病而不能忍受俗气,病家多不能招请他。不过他平时喜欢看花,有人就在有花木的寺院中安置病人,让跟傅青主交好的人引诱他到来。傅青主来了之后,一听到病人的呻吟,僧人当即说是寄寓异乡的穷人,没有钱请医生,傅青主当即给病人诊治下药,随手就治好了。ks5u
有一个妇人突然患肚子痛的疾病,痛得在地上翻来覆去。她丈夫请傅青主医治,傅青主就叫他拿一个破瓦罐,放在妇人睡榻前面,用圆木棒捣一千次,捣成粉末让妇人服下去,她的肚子立即不痛了。一个老人痰涌在喉咙中间,不能呼吸,他的家人准备了棺材等着收殓。傅青主诊断病情,说:“没有死。”让家人捣蒜汁来灌他,吐出几升痰就苏醒过来。凡是患腹泻的病人,遇到傅青主没有不被治好的。傅青主使用药物不按照药书,常常用一二味药就取得预期的效果。有被痨病所苦的病人,傅青主教他用胎息法调治,不到三个月病就好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