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南通高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高考 2013-5-8 22:15:27


⑵“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薄!”这句话出自《红楼梦》中的哪一篇祭文?句中的“公子”、“女儿”分别指谁?请概写出最能体现“女儿”生前个性的两个情节。(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近日,“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浪费”、“会务中的浪费”等现象招致众口痛批,相比之下,文化浪费却未引起足够警觉。即便有人对此有所感触,也大多停留在“巨资大投入”、“高价抢明星”、“豪华大场面”、“争夺收视率”的各类春晚、节会之上。其实,涉及文化方面的浪费还有很多。有的地方在举办文化活动上不计成本讲排场,笔者曾闻,某县为欢庆元宵节,竟耗资近亿元。有的地方在文化设施上舍得投入,可实际利用效果却并不理想。体育场馆建得规模宏大,然而因远离居民区乏人问津;图书馆建得富丽堂皇,然而因书刊数量不足、更新缓慢终致门可罗雀;“农家书屋”、“科技信息服务站”建得像模像样,然而因管理不善以致沦为麻将室、黑网吧。如此徒具其表的文化设施,除了“看起来很美”,有谁细算过其背后的综合效益账?像这样“热在一时”的文化建设举措,不是浪费又是什么?
与餐桌浪费、公车浪费等相比,目前,对于文化浪费似乎还没有哪个部门专门做过统计与研究,没有权威而准确的数据对之加以曝光。而事实上,文化浪费的后果尤其不容忽视,它所带来的不只是资金、资源上的无端损耗,不只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形象遭损;因了文化浪费,势必给地方文化建设拖后腿,而文化建设的滞后乃至偏差,对于公众文化素养提升、对于集结民智实干兴邦等都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诚若近期,人们对于餐桌之上、会务招待当中诸多突出浪费行为有目共睹、口诛笔伐,使得类似不良现象正在各地逐步得以改善。窃以为,只要人们对身边种种文化浪费现象也同样保持清醒认识,只要人人愿意为消弭文化浪费付出努力,这一领域的浪费尽快得以遏止就不会是梦。
24.根据材料,概括“文化浪费”的种种表现。(4分)
25.为什么要对“文化浪费”进行“严控”?(5分)
26.结合材料,谈谈如何遏止文化浪费现象。(6分)

 

 

 

 

 


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A项,yì/zhì、yǐ、zhù;B项,xiá/ xié、duō/zhuì、qì/qiè;C项,shàn/zhān、jǔ、luò/kè;D项,dú、zhàn/jiàn、niàng/lánɡ。)
2.(3分) C (A项,成分赘余,“质疑”就是提出疑问的意思;B项,句式杂糅,应删掉“可以”或“是有效的”;D项,不合逻辑,“是否涨价”不能被“确认”。)
3.(4分) ①人生态度  ②美学观点  ③不同观点的影响
评分建议:一点1分;三点全答对,4分。
4.(5分)①语言不连贯,应将“我的人生一直受到您亲切话语的激励”改为“您亲切的话语激励我的人生”; ②用语不简明,将“无微不至”删去;③用语不得体,“光临寒舍”应改为“登门拜访”。
评分建议: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二、文言文阅读 (19分)
5.(3分) A(晏:安宁)
6.(3分) D(②为皇上诏令;⑤表现的是金濂厚敛。)
7.(3分) D(“核实后被关进监狱”这一说法,不合史实。)
8.⑴(4分)按照洪武年间的旧例,派使者慰劳和奖赏(地方官员),这样清官和贪官就区分开来,守法有政绩的官员(也)受到鼓励。
   评分建议:“故事”、“赉”、“劝”、语句通顺,各1分。
⑵(3分)银两、布匹和丝绸,诏书上没有写明(可以免除),如果一概减免,国家开支依靠什么?
评分建议:“资”、 宾语前置句、语句通顺,各1分。
⑶(3分)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所到之处以办事严厉著称,然而对待下属时常常脾气暴躁。
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整句译文不通顺,扣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⑴(3分)由惜春(1分)到思归(1分)再到怀人(1分)。
⑵(3分)“春归”本是自然现象(1分),词人埋怨春弃己而独归是“无理”的(1分),但无理却有趣,借此把游子游子思归之情表达得委婉、深挚。
⑶(4分) 运用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以“鸳鸯”喻夫妻(有情人),以“江南、渭北”代指夫妻(有情人)各自所在的地方,以“白头”“三千里”突出分别时间之长、相隔距离之远。意味深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和艺术感染力。
评分建议:手法及分析,3分;表达效果分析,1分。若答出其他手法(想像、化虚为实、以景结情等)及表达效果,言之成理亦可赋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⑴扪参历井仰胁息  ⑵浑欲不胜簪  ⑶唯见江心秋月白  ⑷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⑸歌窈窕之章  ⑹封狼居胥  ⑺切问而近思  ⑻历览前贤国与家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 (4分)①道路崎岖;②山势雄伟;③植被茂盛;④质朴、刚强。
评分建议:每点1分。
12.(6分)选取“白雪”“窑洞”等山中代表性景物(1分),按由下到上顺序(1分),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角度(1分),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2分),展开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1分)。
13. (4分)运用细节描写,说明背炭农民给“我”的印象之深(1分);插叙相遇之事,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行文思路(1分);承上启下,既与上文“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等议论抒情相呼应(1分),又为下文作者“感谢六盘山”提供了有力的依据(1分)。
14. (6分)①六盘山唤醒了作者心中已经淡忘了的美好印象;
②六盘山让作者思考过往的人生历程;
③六盘山让作者汲取了前行的力量;
④六盘山启示作者关注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
⑤六盘山激发了作者的寻根意识。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18分)
15. (6分)①借女儿之口,间接说明诚于做人、恒于学问是王永年一生的追求;
②再现王永年生前的活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感,有力地证明了作者对王永年的认识;
③为下文王永年在特殊年代里完成不满意的“任务”而能实话实说作铺垫。
评分建议:每点2分。
16. (6分)①资深翻译家挑战非经典作品,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
②王永年的翻译准确、通俗,没有匠气;
③翻译《在路上》,让中国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了嬉皮士文化。
评分建议:每点2分。
17. (6分)①深厚的语言素养:精通多种语言,有深厚的中文功底;
②学识全面:不仅精通各种语言,在历史、文化上也具有全方位的才学;
③治学严谨:翻译以准确为基础,尊重原文,并形成个人翻译风格;
④勤于工作:定时定量,每天翻译,笔耕不辍。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七、作文(70分)
18.参照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分等赋分。

 

 

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评分建议:每处1分。少于6处,见对给分;多于6处,见错扣分。
20.(2分)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
评分建议:答对1处,得1分。
21.(2分)讽刺社会上那些仗势逞强、耍奸使坏、自招灾祸的人。
附:参考译文
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二、名著阅读题 (15分)
22.(5分)B、D(B项,不是“赵太爷”,而是“赵七爷”;D项,吹箫的不是“觉慧”而是“觉新”,且觉新吹箫是为梅表妹的不幸而难过。)
评分建议: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多选不给分。
23. ⑴常四爷。(1分)旗人,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而坐了一年牢;出狱后,加入义和团;义和团失败后,卖菜为生;最后,捡来别人撒剩的纸钱祭奠自己。(3分)具有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乐于助人等美德。(1分)
⑵《芙蓉女儿诔》(1分)。贾宝玉,晴雯(2分)。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为宝玉病补孔雀裘,冲撞抄检大观园的主子及其奴才(答对上述三个情节中的任意两个,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24.(4分)①各类春晚扎堆、节会泛滥;②举办文化活动不计成本;③文化设施徒具其表而综合效益低下。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三点4分。
25.(5分)因为文化浪费①损耗大量资金和资源;②损害政府相关部门的形象;③阻碍地方文化建设;④影响公众文化素养提升;⑤不利于集结民智实干兴邦。
评分建议:每点1分。
26.(6分)①全社会在思想上都对文化浪费现象及其后果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警觉;②在行动上都对文化浪费行为口诛笔伐;③政府相关部门对各类文化浪费进行专门统计、研究并曝光;④对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兴建各类文化设施实行严格的审批、审计、听证制度;⑤对造成文化浪费的单位、个人实行责任追究甚至采取法律行动。
评分建议:答对四点,6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亦可照常赋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