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为什么要实施新课改高考方案?
|
|
整理自:浙江教育考试 2009-2-22 21:04:34 |
为什么要实施新课改高考方案?
(一)适应高中新课改的需要。 这次高考改革的直接原因是高中新课改,高中新课改以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为标志,2004年开始试点,迄今全国已有10个省(区、市)进行试点。我省于2006年开始实行高中新课改试点,现已在全省高中一、二年级全面实施,与这次改革相配套,需对现行高考制度进行改革。 高中新课改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①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维目标的统一,体现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全面性;②重视学生有差异发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权,分设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实行模块式、“走班制”教学和学分制管理;③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和综合性。 实施高中新课改后,必然要求高考进行相应改革。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二)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的需要。 这是这次高中新课改和高考改革的深层次背景。目前,我省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中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2007年,我省高考录取率为72.5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8%,初中升高中比率为94%。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培养目标差异很大,单一的选拔模式较难适应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多样性需要;另一方面,高中教育普及化后,学生个体差异更大,所有的学生参加完全相同科目与内容的考试,对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造成沉重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学生在共同基础上实现有差异发展,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已显得比较紧迫。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