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浙江高考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高招诈骗 高考工具 高中新课程 艺术高考 高校频道 历年分数线查询
全国高考 北京高考 上海高考 广东高考 山东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天津高考 陕西高考 湖南高考 福建高考 重庆高考 安徽高考 辽宁高考 江西高考 海南高考 宁夏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广西高考 云南高考 新疆高考 黑龙江高考 青海高考 甘肃高考 西藏高考 河北高考 贵州高考 河南高考 内蒙古高考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2012浙江高考成绩预计在23日左右揭晓

来源:钱江晚报 2012-6-20 9:39:41

来自浙江教育考试院的最新消息是,高考阅卷已进入尾声,2012浙江高考成绩预计在23日左右揭晓。

  本周日,考生和家长们可以拿着高考分数,来本报参加为期一天的高考志愿大型咨询会:上午,近百家著名高校招生老师联合设展,现场开展填志愿咨询服务;下午,本报邀请了省教育考试院和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3位权威专家,举办高考填志愿专场说明会,帮大家全面分析今年的高考升学形势,解读录取程序,传授选大学和挑专业技巧,提供个性化的志愿咨询辅导。

  周日上午,百所高校咨询展等你逛

  为了方便学生和家长,向各自心仪的学校面对面咨询,本周日上午,本报联合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和浙江之声,在浙报大院里举办2012浙江省大型高考招生咨询会,为考生填报志愿出谋划策。现场有近百所高校参展。考生和家长可以和招生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

  参展的省内高校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学院、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嘉兴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台州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浙江树人大学等等;

  省外高校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

  周日下午,权威专家“坐堂”辅导

  为了给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权威、准确的招生资讯,本周日下午1时~5时,本报特别邀请了3位高考填志愿权威专家,为大家专场讲解填报志愿的小窍门,地点在浙报大院(杭州体育场路178号浙报大楼4楼多功能厅)。

  三位主讲人分别是: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科研宣传处处长张江琳,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副院长唐晓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

  张江琳将给考生和家长详细讲解2012年浙江高考录取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今年高校怎么招生,平行志愿怎么填报。他认为获取高考信息要走正规渠道。可直接访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统一发布的高校招生章程和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填报志愿切忌人云亦云,要从自己实际出发,利用分数级差,保持合理梯度。

  读浙大是很多学生的理想,但在唐晓武教授眼里,千辛万苦考进大学,并非就能松口气,每年进校后没调整好自己,沉迷网络而成绩挂红的学生也有不少。他在讲座中将重点讲怎么读大学。

  熊丙奇是我国知名的教育学者,多年来对升学和职业规划颇有研究。他主讲的内容是如何避开选大学选专业的误区,不能盲目“冲”自己实力所不能及的学校志愿,填志愿时要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专业兴趣。

  交钱读名校的“捷径”,千万别信

  根据考分,能否找出自己满意的学校和专业?

  从某种程度上,这是个技术活,需要掌握大量的一手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省教育考试院的专家目前已经发现,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高校招生幌子,利用父母望子成龙、考生急于走捷径的心理,实施诈骗行为。如今年高考前夕,上虞某考生在QQ聊天中,被所谓“已经就读名牌大学”的学长骗走了数十万元。

  高考结束至今,常山已发生多起高考短信诈骗,已有考生报警。短信声称,只要交数万元就可进某名校。而近年在我省武义、丽水等县曾发生多起骗人事件,比如声称军校等“招生代理”的,或假借自主或定向招生的,或声称“机动名额”可低分高录的,或混淆教育形式蒙人的……一些人士冒用“专家”名义,搞起了所谓高考志愿填报“一对一”定身测试,随意承诺并收取巨额费用,误导考生和家长。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