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揭晓,考生马上就要填志愿。按考试院要求,考生在6月26日8:30至6月27日17:30,需及时填报文理科第一批、艺术类第一、二批,体育类第一批及高职单考单招志愿。
高考临场发挥重要,考后选学校、选专业也至关要紧。学军中学的副校长冯定应,指导学生填专业多年,有着独到的经验。昨天,我们请冯定应老师讲解了填写一批次志愿的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冯老师先说了大原则:考生拿到成绩,先要搞清楚自己在全
省的排名,看看自己名次范围内,有哪些学校可以填报。选中的学校的录取名次,要看近三年的排名变化,这样才比较系统全面。选定自己的学校后,再逐一与这些学校的招办联系,确定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和学校。
理工科第一批 四个梯队如何选校
先说理科生。
第一梯队:全省理科300名至400名左右的学生,可以考虑报考国内顶尖大学,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大、中国人民大学。
这些高校都实行大类培训,大一时不细分专业,到大二再分。建议考生报考这些学校时不要过分挑拣专业,先考进去今后有机会再选专业也不迟。
第二梯队:超过理科重点线70分到100分的学生,全省有8000名左右。
冯定应建议,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可从学校的排名、专业的排名和学校所处的地域来考虑填志愿的问题。
如果选择去沿海地区,那么报考学校的竞争会激烈一点。但考生如果愿意到中西部去,则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可以考虑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长沙的湖南大学、山东大学等,这些地方都有厉害的985、211高校,历史悠久,专业实力强。
第三梯队:超过理科重点线30分到70分的学生,全省有18000人左右。
在这个分数段,招生学校的数量也是最多的。这个批次的学生,面临着报考省内学校还是省外学校的问题。如果考生报考了省内院校或者长三角地区以及北京、广州两地的高校,竞争比较激烈。跳出这些地域,考生也可以有很好更多的选择,可以去报考更多的好学校和选择自己更喜欢的专业。
冯老师推荐了几个学校,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思路。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昌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大学、长安大学等。
考生报考外省学校,也要考虑些其他因素,比如路途远,路费会多一些;远离家乡,饮食和风土人情习惯不同;今后在哪里就业等问题。这些因素都需综合考虑。
第四梯队:超过理科重点线0到30分左右的学生,大概有8000人左右。
冯老师说,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想上本地学校的一本专业,有点困难,本地一些高校的录取分数非常高。考生如果想冲刺一下,一定要注意多和本地高校的一些招办老师保持联系,好好咨询。现在通讯发达,招办都推出了咨询电话或者网络联系通道,联系比较方便。
这个分数如果到外地去读,相对来说还是容易一些,冯老师提供了一些高校的名字,可以供考生选择,比如浙江师范大学、青海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华南农大、石家庄铁道学院等。
冯老师说,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尤其是刚刚超过一本线没几分的学生,他建议:不要轻易放弃填报一批次学校。以一批次的成绩去读二批次的学校,不大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