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语文118分、数学142分、英语135分、文科综合255分、自选模块54分,总分704分(裸分)。
求学经历:鹿城区石坦巷小学、温州实验小学、温州实验中学南浦校区、温州中学
“其实我考得很一般,我妈妈以往带的学生更牛。”6月23日,对于自己取得高考文科成绩温州第一名,郑晔非常谦虚,“这只是说明我过去学得较扎实,高考发挥还好。”
“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郑晔说,她从来不熬夜学习。郑晔是班上的团支书,还是学校辩论社社长,除参与学校社团活动外,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得知成绩的郑晔,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班主任刘良永。“刘老师为我们的高三学年分成了几块时段,指导我们什么时候该怎么找准复习的重点,比如一模后干什么,二模后干什么。他非常用心营造学习环境和氛围。”郑晔说,这次班里有40多人上了重点线。
“一模前后,我的复习进入了倦怠期,幸好有父母、老师和学长的疏导,让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状态。” 刚进入温州中学时,郑晔在年级段里排名只有50名左右,但她认为,学习要回归书本,特别是要在高一和高二就把基础夯实,她对某个知识点在书的哪一页哪一个位置,都记得一清二楚。
老师说法
学生更需要学科素养
郑晔所在的班级叫文科创新班,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学生组织领导能力强,在温中校园里大小团体中都有文创班的身影。班主任刘良永说,他非常认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博览群书;高一暑假带学生到绍兴开展现代文学之旅,高二暑假带学生到山东泰山孔庙进行国学之旅,增强学生人文修养,学生精神面貌很好。“我想学生需要的不仅是成绩,更重要的是整体的学科素养和身心健康。”
家长说法
该管时管,该不管时不管
“我只希望她默默地考上北大,考不考第一名其实是无所谓的。”面对郑晔的成绩,她的妈妈刘兰萍颇为感慨地说,“孩子以后的路还很长。”
刘兰萍是温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市首届模范班主任。“由于我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很忙,在郑晔读小学、初中时我管得很少,到了她高三时,因为我也执教她同届同学,稍微多关注了点。”刘兰萍说,家长要和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讲大道理,教育还是要通过平时的细节慢慢渗透。
刘兰萍说对于孩子家长该严管的要严管,该放手的要放手。比如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要严管,而平时一些班级课外活动要放手让孩子锻炼,小时候她会让郑晔去点菜,培养她的自主选择能力。
温州商报记者 周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