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专业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高招诈骗 高考工具 高中新课程 艺术高考 高校频道 历年分数线查询
全国高考 北京高考 上海高考 广东高考 山东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天津高考 陕西高考 湖南高考 福建高考 重庆高考 安徽高考 辽宁高考 江西高考 海南高考 宁夏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广西高考 云南高考 新疆高考 黑龙江高考 青海高考 甘肃高考 西藏高考 河北高考 贵州高考 河南高考 内蒙古高考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院优秀人才特色培养班简介

来源:2exam.com 2012-6-22 8:31:5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我校申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以此次改革试点为契机,优化优秀人才培养体系,2011年新组建长空学院,旨在为优秀学生提供更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学科交叉,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为我校优秀生培养工作构建一个交流、总结、研究的平台,搭建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体系。
    万里长空,志存高远。学院以“长空”命名,凸显了我校航空为本、服务三航的办学特色,弘扬了研发“长空”系列无人机的拼搏精神,并寄予同学们拥有“志在长空牧群星”这种豪情壮志的期盼。
    致力于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长空学院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格物致知,融通致用,创新致善,弘毅致远。这是长空学院对如何培养杰出创新人才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也是全院师生进德修业的基本原则和行动纲领。
    “格物致知”,意为通过探索事物而获得知识。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经语重心长地说: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遵循这一理念,长空学院倡导教师研究型教学,学生研究型学习,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融通致用”,意为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付诸实用且尽其所用。一方面,重视基础,“融会贯通”抓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应用,“学以致用”重实践。遵循这一理念,长空学院倡导相关专业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将来向学科融通、中西融通、古今融通的更高境界发展,成为学以致用的博学鸿才打好基础。
    “创新致善”,意为通过创新逐步达到完美的境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师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遵循这一理念,长空学院倡导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精神,以创新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为师生的创新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促进师生自由全面发展。
    “弘毅致远”,意为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实现远大的抱负。“弘”与“毅”两者互补,方能致远,诚如先哲所言,“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遵循这一理念,长空学院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放在首位,帮助学生为将来成为能够担当重任的卓越之才打好基础。基于以上办学理念,长空学院将培养目标和实践途径统一结合,建有多个优秀人才特色培养班,具体包括工科研究试验班、工程力学“钱伟长”班、中乌航天班、机类强化班、自动化学院培优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培优班、文科强化班、飞行器动力工程培优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培优班、计算机软件培优班、适航技术培优班、理学实验班等在内的各类特色培优班。
 
    工科研究试验班

我校从2004年开始举办工科研究试验班(工研班),旨在培养具有优良的品德、远大的抱负、强烈的进取精神,坚实的数理基础、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持续的发展潜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发展,勇于探索、求新、创造,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的工科高素质创新人才。

学校每年从相关理工类专业中选拔约35名优秀学生组建工研班,选拔对象包括: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保送生、全国中学生学科或科技竞赛获奖者、新生入学选拔考试成绩优异者,在科技方面具有特殊潜质的学生等

工研班实行本硕(博)连读培养,学校在第一学期初授予工研班学生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在第七学期末授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第一、二学年,学生按工研班培养方案集中进行基础课程学习,强化数理基础,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第二学年结束前,学生可在除飞行技术等受限专业之外的理工科类专业中选择专业。第三、四学年学生按照个性化培养方案学习,加入导师学术团队,开展科研活动,提高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集中修读部分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工研班人才培养取得很好的效果,已经毕业的3届工研班68名学生中,95%以上的工研班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或实践创新项目中获得佳绩,近30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积极申请各级创新基金项目,组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国内多家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毕业生除留校外,几乎全部进入国外知名高校和国内“985”高校读研深造。

 

工程力学“钱伟长班”

为适应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对力学学科专业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发挥我校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的优势,为国家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一批力学素养较深的高水平创新型拔尖后备人才,我校于2005年设立工程力学专业,并以我校名誉校长、中国力学界泰斗钱伟长先生的名字冠名为“钱伟长班”

“钱伟长班”旨在培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深厚的数学、力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航空航天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研究和解决现代航空航天等大型工程中的力学和工程问题,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型拔尖人才。

学校每年从入校新生中选拔约30名优秀学生组建“钱伟长班”。“钱伟长班”实行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分两阶段进行,分别为四年和两年半。完成第一阶段学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完成第二阶段学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并颁发“钱伟长班”荣誉证书。学校在新生入学后授予“钱伟长班”学生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第一阶段每年度通过审核者继续具有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并在第七学期授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满足学校硕博连读条件者,可提前进入博士阶段培养。选拔、推荐优秀学生赴国际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交流学习、深造。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钱伟长班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数学、力学理论基础扎实,为后续硕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班学生在进入硕士阶段双向选择导师过程中,受到包括院士在内的知名研究生导师的青睐。学生多次在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和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中斩获殊荣,为学校争得荣誉。优先推荐该班学生到国外进行交流合作培养,2005级工程力学专业有3位同学作为交换学生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学习,成绩优秀,取得了RMIT候选博士研究生资格。2008级钱伟长班有1位学生获得全额奖学金,被学校推荐到韩国科技大学交流学习1年。

 

中国—乌克兰信息工程(航天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联合培养班

学校自2007年起与乌克兰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办学,开展双学历教育,在航天学院成立了中国-乌克兰信息工程(航天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联合培养班(简称中乌航天班)。旨在培养熟练掌握俄、英两门外语,具有扎实的航天专业知识、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航天高素质创新人才。

乌克兰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30年,是世界上培养航空航天领域专业人才最具权威的高等学府之一在欧洲航空航天教学科研中居于领先地位。该校是国际空间站计划参与单位,国际大学联合会、全球工业组织和航空航天科技协会的成员,与航空航天科研院所、企业联系紧密,为众多航天单位(包括前苏联南方设计局)培养了多名功勋级总设计师及企业领导。

学校每年从入校新生中选拔约30名优秀学生组建“中乌航天班”。中乌航天班采用2+2培养模式,实行双学历国际合作教育。学生一、二年级在国内学习,通过考核的学生将在三、四年级赴乌克兰学习并进行毕业设计和答辩,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毕业设计,通过答辩,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后由双方学校分别授予学位证书,并继续进行硕士阶段联合培养。若成绩未达到出国学习要求,则继续在南航学习。

学校在第一学期初授予中乌航天班学生本硕连读培养资格,考核合格的学生在第七学期授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中乌航天班学生在乌航本科学习期间,按南航收费标准缴纳学费,乌航高出南航的学费差额由南航资助。

中乌航天班的办学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办班以来,共有32名学生赴乌克兰学习。2009-2010年,南航对出国学生资助了共计50万元的学费,并特别发放出国学生奖学金10万元,奖励成绩优秀的困难学生。目前,第一届中乌班学生已经临近毕业,其中80%的学生获得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机类强化班

机类强化班源于1996年的理工培优班,至今已经有了15年的办学历史。旨在培养品德优良,数理基础和学科基础坚实,自主学习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初步的科研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工科优秀人才。

学校每年从入校新生中选拔约70名优秀学生组建机类强化班。在第一学年择优授予机类强化班部分班学生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连续两年考核合格者学校颁发“机类强化班结业证书”,第三学年还将再次择优授予部分学生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

机类强化班采取“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集中进行基础课程学习,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强化数理基础和学科基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学年结束前,学生可在除飞行技术等受限专业之外理工类专业中选择专业。

机类强化班扎实的数理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他们后期的专业学习和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用人单位和其他高校的好评。

 

文科基础强化班

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优化优秀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于2007年成立文科基础强化班(文强班),旨在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较高的人文素养,坚实的文科基础知识,较宽广的国际化视野,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

学校每年从入校新生中选拔约30名优秀学生组建文强班。第一学年择优授予部分学生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连续两年考核合格者学校颁发“文科基础强化班结业证书” 第三学年还将再次择优授予部分学生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

文强班采取“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按文强班培养方案集中进行基础课程学习,强化学科基础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第二学年结束前,学生可在除艺术类专业等受限专业之外的文科类专业中选择专业。

已试行的四届文强班学生在学院、学校乃至全国的学术交流、课外活动、创新实践、科研竞赛等中均有优异表现。学生积极在各级学生组织中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其中90%以上学生获得校级奖学金,50%以上的学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特等奖学金等,并有多名学生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特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校通令嘉奖等奖项。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优班:飞行器动力装置是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心脏”,是决定飞行器一代又一代高速发展的关键,“发展航空航天、动力先行”已成为国家高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为适应国家对飞行器动力工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依托“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门设置了“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优班”,旨在为航空、航天、民航等相关学科领域培养具有深厚的数学、力学基础理论与坚实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知识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学校每年从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入校新生中选拔约30名优秀学生组建该培优班。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优班: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对航空航天材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除研究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的结构材料外,更需加快对光、电、声、磁等特殊性能的功能材料如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传感器敏感元件材料、隐身材料、智能材料等的研究。为满足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对材料科学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依托江苏省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首届品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设置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培优班”,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坚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理论与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航空航天等相关学科领域选拔和培养进一步深造的高端后备人才。学校每年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入校新生中选拔约30名优秀学生组建该培优班。

计算机软件培优班: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大部分都与软件技术密切相关。为满足信息产业对软件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依托江苏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设置 “计算机软件技术培优班”,旨在培养具有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能力,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和团队精神,能适应计算机日新月异技术进步的高级软件人才。学校每年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入校新生中选拔约30名优秀学生组建该培优班。

适航技术与管理培优班:适航分为初始适航和持续适航,初始适航是通过技术审定为飞机飞行颁发“许可证”,持续适航是为飞机继续飞行颁发“健康证”。为适应我国民用飞机设计、生产、使用和维护的迫切发展需求,学校依托国防紧缺学科适航技术与管理设置适航技术与管理培优班,主要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掌握航空专业知识、适航法规、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以及适航工程管理等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本培优班实行本硕连读培养,通过招生录取选拔,入学后与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等专业合作办学,前3年学习飞机、发动机、飞机系统与机载设备、飞行器制造等专门知识,第4年集中学习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与管理知识。

自动化学院培优班源于1996年的理工培优班和工科基础强化班。至今已经有了15年的办学历史。旨在培养品德优良,数理基础和学科基础坚实,自主学习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初步的科研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工科优秀人才。

自动化培优采取“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集中进行自动化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第二学年结束前,学生可在自动化学院所属专业中选择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培优班源于1996年的理工培优班和工科基础强化班。至今已经有了15年的办学历史。旨在培养品德优良,数理基础和学科基础坚实,自主学习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初步的科研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工科优秀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培优班优采取“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集中进行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第二学年结束前,学生可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中选择专业。

理学实验班:我校依托江苏省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强势学科设置理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优良的品德、远大的抱负和团结协作精神,具备坚实的数学基础、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经受良好的科研训练的理科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数学、力学、控制科学、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输送优质研究生生源,使之成为相关学科未来的杰出人才。理学实验班实行数学+X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实行数学四年不间断,培养方案涵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在某些方面有所加强,并设置跨学科的相关课程。一、二年级数学学科和相关专业的学术导师组织系列讲座,为学生后期选专业给予指导;三、四年级可以选择数学学科以外的其他专业讲座,并设置专业讲座学分。

自动化培优班、电子信息工程培优班、飞行器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软件技术、适航技术与管理培优班、理学实验班学生将在入学和学习过程分阶段获得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按学年进行考核。第一学年择优授予部分学生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第三学年还将再次择优授予部分学生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并采用精英培养模式,实行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学业指导教师由若干教授、副教授担任,并配备一名首席学业指导教师,由具有教授专业职务的教师担任。进入大三以后,开始配备学术导师,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学生加入导师所在的学术团队开展研究活动,学术导师指导学生选课。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