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专业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转专业有关政策

来源:2exam.com 2013-6-12 10:42:05
 

一、学业性转专业

(一)报名申请条件

1、思想品德优良,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身体条件符合拟转入专业要求;

2、第一学期所有课程全部合格(含重考后成绩);

3、申请转入建筑学专业者应具有一定绘画基础,需参加绘画基础测试;

4、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申请转专业:

1)经转学进入我校学习者;

2)艺术类专业申请转入非艺术类专业,或非艺术类专业申请转入艺术类专业者;

3)申请由低批次录取专业转入高批次录取专业者;

4)作为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被录取者;

5)参加文科高考的学生申请转入只招收理科考生专业,或参加理科高考的学生申请转入只招收文科考生专业者。

6)经中外合作项目录取者。

(二)转出人数

原则上控制在各专业(大类)本科生人数的20%以内。

(三)审批

由转出学院和转入学院审核后,交教务处审核,公示后,学校发文核准。

 

二、非学业性转专业

(一)学院内转专业

1、报名申请条件:转专业人数原则上不受限制,具体政策由各学院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制定,报学校审批后执行。

2、审批:由各学院审核,公示后,报教务处备案,学校发文核准。

 (二)高考录取高分专业(以下简称高分专业)转其它专业

1、报名申请条件:土建类、机械类和电气类等高分专业学生可报名转入除上述三个专业外的其它本科专业(不包含艺术类专业)。

2、审批:由转出学院和转入学院审核、公示后,报教务处备案。

 

三、操作程序

(一)公布招收人数

各类转专业总人数原则上按专业招生的专业以30人为限,按大类招生的专业以60人为限,具体由学院和教务处根据教学资源情况协商确定。各专业招收转专业人数将在教务处网站公布。

(二)学生申请

学生填报《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申请表》,交所在学院,并登录教务管理系统网上填报第一志愿。

(三)转出审核

学生所在学院根据不同类型转专业条件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以专业(大类)为单位进行审核,并将拟同意学业性转专业学生名单和高分专业转其它专业学生名单交教务处。

(四)转入审核

接收专业所在学院按已确定的招收办法对申请学生初审,并将拟同意学业性转专业学生名单和高分专业转其它专业学生名单交教务处。

(五)学院内转专业和高分专业转其它专业学生名单公示

各学院公示学院内转专业学生名单,将公示无异议学生名单报教务处;教务处公示高分专业转其它专业学生名单。

(六)教务处审核学业性转专业学生情况

教务处审核经转出和转入学院审核拟同意的学业性转专业学生第一学年课程成绩。

1)转出审核

学生在第二学期课程成绩有不合格的,或受到纪律处分,取消转专业资格。

2)转入审核

按学生第一学年核心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确定学生在原专业(大类)中的排名值;

若符合转入专业(大类)条件的人数超过招收人数,首先按学生在原专业(大类)的排名值从高到低确定转入学生,当排名值相同时则按核心课程平均学分绩点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转入学生名单,直至转专业计划录满为止;

未能满足第一志愿的学生,可参加第二志愿的录取。在优先保证该专业(大类)第一志愿学生录取的情况下按上述方法再进行录取。

教务处将拟同意学业性转专业学生名单上网公示。

 

四、转专业学生的成绩管理

1、转专业学生在原专业已修课程按课程性质分类认定课程学分,并作为毕业资格和学位授予资格审核的依据,同时应补修转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

2、跨学科门类转专业或转出专业与转入专业第一学年所学课程差异较大的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申请编入下一年级学习。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