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要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已经出台的促进消费的政策,以巩固和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促进出口稳定增长。投资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要因势利导,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 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能力测试】
2.在你看来,国务院的通知是
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③为了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④造成高速公路堵车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新浪微博上一项题为“中秋国庆高速免费,你担心堵车吗?”的投票调查显示,近八成的网友表达出一定的自驾游出行意愿。可见
①价格会影响需求 ②高速公路是稀缺资源
③我国还处于温饱阶段 ④我国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了
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4.到2020年时,中国年收入超过10.6万元的主流消费群体数目将达到四亿;在中国新兴的主流消费群中,41%的年轻消费者会说他们“会花高价买最好的产品”。这给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启示是
A.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保持产品质量 B.赢得市场必须重视自主品牌建设
C.加强宏观调控,引导消费潮流 D.转变消费观念,坚持求实消费
7.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郑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2012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火爆上演,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是去年的3倍多,其中仅天猫就达成了132亿元,淘宝则完成了59亿元。“双十一”全天,支付宝交易笔数超1亿笔,最高峰时处理交易数达20.5万笔/分钟。上述数据均刷新了中国零售行业纪录,亦超过美国同期数据。网购正在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回答8—10题。
8.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购物因其价格便宜、方便快捷等特点正悄悄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对于网上购物的正确认识是
A.意味着电子货币将取代纸币,使货币职能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B.突破传统商务的障碍,可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
C.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D.可以节省流通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10.“双十一”银行卡跨行交易大幅增长。信用卡交易成为显著增长点,信用卡透支消费的功能正受到越来越多持卡人的欢迎。用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从消费类型上看,这种消费行为属于
A.贷款消费 B.钱货两清的消费 C.租赁消费 D.享受资料的消 费
11.在下列各图的相关描述及指示的比例关系中, 你认为在正常条件下,关系表述得正确的个数有_______个。
注:图中的①为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的指示线,②为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变动的指示线
A.1个 B.2个 C.0个 D.3个
12.随着国际油价的飚升,很多欧洲国家开始大力推广自行车租赁服务,掀起一场小型交通工具革命,人们对汽车的使用趋于下降。这一现象反映出
① 一种商品(服务)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其替代商品需求量的减少 ② 价格对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 人们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受互补商品价格的影响 ④ 一种商品(服务)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减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走进商场,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带有绿色食品标签的奶粉、蔬菜、肉食;家用电器中有许多无氟冰箱、超静音空调……商场的这一变化
① 其核心在于促进人们的可持续消费 ② 可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③ 要求对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④可引导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移动互联网用户则净增1.11亿户,达到7.5亿户,手机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回答13-14题。
16.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这是基于,城镇化率提高会带来
①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 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
③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 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堪重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GDP增速及“三驾马车”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GDP 投资 消费 出口
2010年 10.4% 54.80% 37.30% 7.90%
2011年 9.2% 54.20% 51.60% -5.80%
2012年 7.8% 50.4% 51.80% -2.2%
注:2012年,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投资贡献率平均约23%,消费贡献 率率约75%。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扩大内需的原因及相关措施。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扩大内需的依据。
【参考答案】
7.【答案】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选择时二者都要考虑,选D)
8.【答案】B (电子货币将取代纸币,但货币职能没有发生变化,A观点错误;网上购物仍是现实货币,流通中货币量没有减少,CD观点错误)
12.【答案】B (考查价格对消费的影响,①④观点错误)
13.【答案】A (③④与材料不符)
14.【答案】C (智能手机代表生产,居民生活代表消费,体现生产决定消费;④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1)①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投资过旺,而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过低;2010年到2012年,我国GDP增速减缓,投资对GDP贡献率下降,消费贡献率上升,受外部因素影响,我国外部需求不足,出口乏力,但形势略有好转;表明我国抓住机遇,科学发展,稳中有进。
(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目前存在内需严重不足的情况,为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扩大内需;②扩大内需,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扩大内需,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