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上午11点半,清脆的铃声在各个考场响起,今年高考首场语文考试正式结束。在合肥一中考点,记者询问考生了解到,今年语文作文题是:对于既定的剧本,导演说不可以修改;而艺术家则说,演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来修改。请考生根据这一材料自选角度和文体(诗歌除外)来行文,不少于800字,文章中不得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2013年高考作文题是给出萧伯纳的一句名言: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让考生根据这段材料来行文。“跟去年作文题相比,今年的作文题保持了一贯的风格。”一位语文教师听说作文题后点评说,这同样是一道触发考生多角度思考的题目,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人站在不同角度,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最终导致有不一样的行动。
这位老师分析说,剧本跟表演是一个充满合作与冲突的矛盾双方,演员的表演要基于剧本,有些时候也需要演员的临场变通,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类似的“剧本”还有很多,该如何去面对?这也在考查考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
安徽省从2006年开始进行高考语文试卷自主命题,到今年已经是第9次了。记者简单梳理这些年的作文题,很容易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命题作文出现的次数较少,只有3次;而给材料作文出现的次数很多,一共有6次,是命题作文的两倍,而半命题作文则不再出现。
只有2007年、2008年和2011年是命题作文,题目分别是:以“提篮春光看妈妈”、“带着感动出发”、“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其他年份都是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从中寻找立意完成文章。特别是2010年的作文题,赢得了一片喝彩。当年的作文题给出了清代诗人阮元的一首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要求考生体会其中的哲理来行文。
对于这一现象,一位高三语文教师分析说,对于考生来说,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相对好入手一些,因为对材料的解读可以是多角度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于考生能“写出作文”。同时,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意,也正是考生思想深度、人生态度的一种直观展现,可以让那些特别优秀的考生凸显出来,便于“写出好作文”。当然命题作文也有其独特的优点,所以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选择。对于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来说,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更全面地准备,不能以为命题作文就一定会减少出现次数。
(本报记者魏永/文徐晴/图)
相关新闻
部分省市高考作文题
新课标全国一卷: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广东卷: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江苏卷: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湖北卷: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时候,碰到山上旅行团下来,问山上风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来的游客,有人说风景好,有人说不好。最后他们上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他们有的人觉得风景好,有的觉得不好。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湖南卷:有一个很穷的地方,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是有一个人却干了几年,带大家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请以此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
北京卷: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上海卷: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四川卷: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发布2014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正式发布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点评:要言之有理2014安徽高考语文试题作文考文史哲功底2014安徽高考语文整体难度适中2014安徽高考作文 近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2014安徽高考作文题出炉:剧本修改谁说了算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忘掉在学校学习的知识2014年安徽省属高校分学校招生计划表2014安徽高考省属高校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公布2014安徽合肥市区高考各考点公交线路公布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高考工厂复读学费,与成绩挂钩2014安徽阜阳高考考生下午四点后可看考场2014安徽高考招生考试温馨提示答题须知2014安徽高考分数线6月24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