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作文 - 海南高考作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海南高考作文网友版:不杀之恩背后反思

来源:南海网 2013-6-7 22:00:06
编者按:2013年海南高考语文刚刚结束,作文题目一公布,就引起了网上强烈关注。网友纷纷投稿南海网,参加“网友写作文,名师来点评”征文活动。截至下午4点,已经收到来稿80多篇,南海网择优评选网友作文,并配发文昌中学语文备课组组长许杨柳老师的评语,以飨读者。以下是网友“刘文宪”所写的高考作文《感谢不杀之恩背后的教育反思》。

  感谢不杀之恩背后的教育反思

  作者:刘文宪

  最近流行这样一句问候,"感谢您的不杀之恩",这句话对同学说,也对同时说,谐虐之间反映处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态度:无奈和无常。这样的话问候源于频繁曝光的同学间,同寝室间减互相伤害的恶性刑事案件,我们不禁发问,是什么让那些朝夕相处的人们擦枪走火以至于干戈相向?

  仔细看新闻的话,会发现造成杀戮的原因,外人看来简直不值一提,甚至显得猥琐可笑。比如,认为同学总是抢着买单,是在炫富,故将其杀害,再如走路样子太牛逼,被同学连捅七刀。再如某男生被嘲笑长相丑陋,怒持刀疯狂砍杀同学。有网友根据这些社会新闻编了"防止被同学杀死99项"。这时我们又要发问,是什么让我们对人的期待降低到这样的限度,以至于去感谢同学们的不杀之恩?

  这些例子并非毫无痕迹可循,大致能认为是观念冲突、过渡自尊、社交失范等原因。这时对学校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教育和管理再次发出拷问,我们是否有容忍异质思维的教育,是否有社交规范的教育,是否有生命意识的教育。答案是有,但是这些教育远未成为基础教育的主体,我们的基础教育仍侧重于功能性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格的完善,例如从小的社交礼仪培养。礼之用,和为贵,礼仪的培养并非在于其形式,而是将对人的尊重深入到骨子里,想他人之所想,能在社交中进退有据、不卑不亢,大而化之,则可以说我们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进而对生命生态的尊重,感受天地之大美。只有现在形式上尊重了,明白个体天生的不完美,才能观照己身,异质的思维之间才有理解和调和的可能。我们在教育里秉持孔子"君子不器"的思路,方可对下一代人负责,洗涤社会功利化沉积的戾气。

  但我们经常看到社会、家庭和学校在个体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里的缺位,或者起到相反的示范作用。教育功利化经常表现在人们对教育的预期是文凭能换来一碗好的饭碗,但是忽视对人本身的探究,这样只会使目的南辕北辙,或者把学校未及解决的人际困境带到职场,从感谢同学不杀之恩变成感谢同事不杀之恩。因而我们看着那些可笑荒谬的犯罪理由时,是否能想起自己在何时塑造着这个社会的一面,是否自己也无意中成为了他人的"地狱"?

  有一项调查数据表明,认为同学关系融洽的人高达60%,若数据无误,我们有理由相信对社会主体仍然是健康的、谦卑的和自省的,即便人和人之间的磨合是艺术活也是技术活,但基本的善意仍在悄悄串联着人们内心的同情和理解。

  许杨柳老师点评:

  本文重点分析了同学关系紧张原因,“大致能认为是观念冲突、过渡自尊、社交失范等原因”,还有“我们的基础教育仍侧重于功能性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格的完善,例如从小的社交礼仪培养”,分析比较透彻,可以说是针砭时弊,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但是,分析问题后,本文没有对“如何处理同学关系”做出论述,有点遗憾。

  资料链接:2013年海南高考作文材料:同学间的关系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