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湖北高职单招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年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来源: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13-3-1 8:33:47
2013年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3年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技能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土木水利类(如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工程测量、土建工程检测专业等)或与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相近专业的应届、往届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要求

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技能操作考试,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开设的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工程制图与CAD等技能训练内容,考查考生是否达到国家初级技术等级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

考试总成绩以等次形式呈现,共分为A、B、C、D和E五个等次,见表1。其中E为不合格。

表1 考试等级分配表

序号

考试等次

分值范围(分)

1

A

270-300

2

B

240-269

3

C

210-239

4

D

180-209

5

E

≤179

三、考试范围与依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工程制图、工程制图与CAD等4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标准。

2.国家职业标准:

(1)公路养护工(职业编码:6-23-09-02)

(2)工程测量工(职业编码:6-01-02-04)

(标准发文:人社厅发〔2010〕77号)

四、考试形式和内容

(一)专业知识考试

1.考试方式及时间(见表2)

表2 考试用时及分值分配表

序号

考试方法

考试用时(分钟)

分值(分)

1

专业知识

60

100

2.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

(1)专业知识 内容含4个知识技能模块,分别如下所示。

模块1:建筑材料(见表3)

表3 建筑材料模块

序号

检测项目

主要知识技能点

1

水泥质量的检测

1.了解水泥的基本概念;

2.熟悉水泥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3.了解水泥的取样方法;

4.会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标准法),知道标准稠度净浆概念;会做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

5.会做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知道试件受压面积。

2

集料质量的检测

1.熟悉集料的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的概念,知道毛体积包含有哪些体积;

2.熟悉集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知道粗集料颗粒形状与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关系;

3.会做细集料筛分试验(干筛法),知道细度模数与砂的粗细程度的关系,知道试验精度要求;

4.会做细集料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试验及空隙率计算;

5.会做粗集料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试验及空隙率计算;

6.会做粗集料针片状含量试验(规准仪法);

7.会做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3

钢筋质量的检测

1.了解钢筋的基本概念;

2.了解钢筋的技术指标;

3.会做钢筋抗拉强度试验;

4.会做钢筋冷弯试验。

4

水泥混凝土性能的检测

1.知道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重含义,知道坍落度与流动性的关系;

2.会做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了解外加剂的应用;

4.会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试验;

5.会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知道标准试件的尺寸;

6.会做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5

岩石质量的检测

1.了解岩石的基本概念;

2.了解岩石的技术指标。

6

建筑砂浆质量的检测

1.了解砂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砂浆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

3.了解水泥砂浆标准设计方法。

7

无机结合料质量的检测

1.了解无机结合料的基本概念;

2.熟悉无机结合料的技术指标要求,知道评价石灰质量的最主要指标;

3.会做石灰有效氧化钙含量的试验;

4.会做粉煤灰的细度试验;

5.会做粉煤灰含水量试验。

8

基层混合料性能的检测

1.了解基层混合料的基本概念;

2.了解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9

沥青质量的检测

1.熟悉沥青的三大指标;

2.会做沥青针入度试验;

3.会做沥青延度试验;

4.会做沥青软化点试验。

10

矿质组成材料性质检测

1.了解矿质组成材料的基本概念;

2.了解矿质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3.会做矿质组成材料配合比设计;

4.会做细集料砂当量试验;

5.会做粗集料的针片状含量试验(游标尺法)。

11

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

1.了解沥青混合料的基本概念;

2.熟悉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3.熟悉沥青混合料标准设计方法;

4.会编写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报告;

5.会做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作(击实法)试验,知

道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温度。

12

土工合成材料质量检测

1.了解土工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

2.了解土工合成材料的技术性质。

13

高分子材料质量的检测

1.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

2.了解高分子材料的技术性质。

模块2:工程测量(见表4)

表4 工程测量模块

序号

测量项目

主要知识技能点

1

测量工作认知

1.了解测量工作的任务和作用;

2.了解测量工作的原则和内容;

3.了解误差的分类及特点;

4.会应用误差理论处理测量成果与评定测量精度。

2

地面点位的确定

1.会进行地面点的坐标计算;

2.会操作使用经纬仪、全站仪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3.能进行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4.会进行直线定线、直线量距及成果计算;

5.能操作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

6.能操作使用罗盘仪进行方位角测定;

7.会计算地面点的高程;

8.会操作使用水准仪进行普通水准测量及成果处理;并能进行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9.了解GPS的应用。

3

小区域控制测量

1.会使用传统测量仪器完成选点、测角、量边等外业工作;

2.能进行闭合、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

3.能进行前方、测边交会的计算及交会定点;

4.会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并进行数据处理;

5.会操作使用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及成果处理。

4

地面点的测绘

1.能利用水准仪或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

2.会利用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3.能利用地形图确定点的坐标、高程,确定直线的距离、方向坡度,绘制确定方向的纵断面图。

5

地面点的测设

1.会利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

2.会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放样。

模块3:工程力学(见表5)

表5   工程力学模块

序号

检测项目

主要知识技能点

1

静力学基本知识

1.明确应用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2.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两种效应、理解静力学基本公理,会画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受力图;

3.会求力对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的力矩;

4.理解力偶的概念和性质。

2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1.掌握力向坐标轴的投影;

2.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3.了解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分析;

4.掌握平衡方程的应用。

3

轴向拉伸与压缩

1.掌握轴向荷载作用下的杆件内力的概念;

2.掌握截面法求轴力、会画轴力图;

3.掌握横截面上正应力的概念;

4.正应力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正应力强度计算;

5.了解用虎克定律计算拉(压)杆的变形;

6.掌握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4

剪切与扭转

1.了解剪切变形与挤压变形;

2.掌握工程中的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5

截面的几何性质

1.了解静矩的概念,掌握组合图形静矩的计算方法;

2.掌握组合图形形心坐标的计算方法;

3.了解惯性矩概念,会用平移公式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惯性矩;

4.了解形心主惯性矩和惯性半径的概念。

6

梁的弯曲

1.了解弯曲变形与平面弯曲的概念;

2.掌握截面法求剪力、弯矩;

3.掌握梁的剪力图、弯矩图作法;

4.掌握梁的弯曲正应力计算方法,了解剪应力;

5.掌握梁正应力强度计算;熟悉提高梁弯曲强度应采取的措施。

7

压杆稳定

1.掌握压杆稳定的概念;

2.理解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3.掌握柔度的概念;

4.了解压杆稳定性计算及提高稳定性采取的措施。

模块4:工程制图与CAD(见表6)

表6 工程制图与CAD模块

序号

项目

主要知识技能点

1

制图基本知识

1.了解工程制图所用图纸的幅面尺寸和图幅大小;

2.了解工程图样的线型与线宽;

3.了解尺寸标注的四要素及一般规则。

2

投影的基本知识

1.了解投影的概念、投影三要素、投影的分类、常用的工程图示法;

2.掌握平行投影的六特性;

3.掌握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名称、形成和投影关系,包括顺序关系、方位关系和三等关系。

3

点的投影

1.掌握点的三面投影;

2.掌握两点的相对位置。

4

直线的投影

1.掌握投影面平行线的三面投影特性;

2.掌握投影面垂直线的三面投影特性;

3.掌握一般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特性。

5

CAD软件电子绘图

1.掌握绘制二维图形的基本命令和基本操作;

2.掌握编辑二维图形的基本命令和基本操作;

3.掌握线型、线宽、颜色和图层的概念及操作;

4.掌握图形的显示控制盒精确绘图的操作方法;

5.掌握填充与编辑图案的操作方法;

6.掌握标注文字和创建表格的操作方法;

7.掌握标注尺寸的操作方法。

(2)评分标准

专业知识考试题型:单选题50分,多选题20分,判断题30分。

专业知识考试各模块对应小题数及相应分值如表7所示。

表7 考试中各模块对应小题数及相应分值分配表

序号

内容模块

小题分

小题数

模块分值

考核方式

1

建筑材料

2

7

14

单选题

建筑材料

4

3

12

多选题

建筑材料

2

2

4

判断题

小        计

12

30

2

工程测量

2

8

16

单选题

工程测量

4

2

8

多选题

工程测量

2

3

6

判断题

小        计

13

30

3

工程力学

2

5

10

单选题

工程力学

2

5

10

判断题

小        计

10

20

4

工程制图与CAD

2

5

10

单选题

工程制图与CAD

2

5

10

判断题

小        计

10

20

合        计

45

100

(二)技能操作考试

1.考试方式及时间(见表8)

表8 考试用时及分值分配表

序号

考试方法

考试用时(分钟)

分值(分)

1

技能操作

90

200

2.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

专业技能操作操作考试包括一个必考项目和一个抽考项目(从三个选项中抽选一项作为专业技能操作考试),见表9。

表9 技能考试项目

类型

技能考试内容

考试用时(分钟)

分值(分)

必考项目

普通水准测量

30

100

三项抽选一项

CAD绘图

60

100

细集料筛分

60

100

细集料表观密度

60

100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普通水准测量

在掌握模块2工程测量内容的基础上,利用DS3型水准仪完成相关测量工作。操作考试主要内容:普通水准测量。

(2)CAD绘图

在熟悉模块1建筑材料、模块4工程制图与CAD的基础上,利用Autocad2007简体中文版绘制一个平面图,主要完成设置图层、绘制图框、绘图、文字和尺寸样式设置及其标注。

(3)建筑材料工程性质的测定

在熟悉模块1建筑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细集料筛分试验、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等,计算试验数据并填表。

评分标准:

普通水准测量(100分)

一、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在30分钟时间内,利用DS3型水准仪完成三站的闭合水准路线的水准测量工作,计算高差闭合差fh

二、操作要求

1. 施测一条闭合路线,以至少安置3个测站为宜。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两名工作人员配合扶尺)

2. 每一站上,首先应整平仪器,然后照准后视尺,对光、调焦、消除视差。慢慢转动微倾螺旋,将管水准器的气泡严格符合后,读取中丝读数,将读数记入记录表中。读完后视读数,紧接着照准前视尺,用同样的方法读取前视读数。把前、后视读数记好后,应立即计算本站高差hi。

3. 用2叙述的方法完成本闭合路线的水准测量。

4. 观测结束后,立即算出高差闭合差fh。如果 (n为测站数),说明观测成果合格。否则,要进行重测。

三、精度要求

高差闭合差 (n为测站数)

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

测站

测 点

标尺读数(m)

高   差(m)

高  程

(m)

备  注

后 视

前 视

+

-

Σ

fh=

四、考核评分要求

(精度满足要求),按下表评分;若 (精度不满足要求),按下表累计评分后,总分不得超过60分;若 (精度不满足要求),在规定的30分钟内重测以后,重测计算的 (精度满足要求),按下表累计评分后,总分=累计计算分值×90%。

操作考核评分记录表

评分点

序号

评分点

配分

评分点

评分标准

评分点

实得分

1

32

第一站,整平仪器,然后照准后视尺,对光、调焦、消除视差。慢慢转动微倾螺旋,将管水准器的气泡严格符合后,读取中丝读数,将读数记入记录表中。读完后视读数,紧接着照准前视尺,用同样的方法读取前视读数。把前、后视读数记好后,应立即计算本站高差hi。

 

2

32

第二站,整平仪器,然后照准后视尺,对光、调焦、消除视差。慢慢转动微倾螺旋,将管水准器的气泡严格符合后,读取中丝读数,将读数记入记录表中。读完后视读数,紧接着照准前视尺,用同样的方法读取前视读数。把前、后视读数记好后,应立即计算本站高差hi。

 

3

32

第三站,整平仪器,然后照准后视尺,对光、调焦、消除视差。慢慢转动微倾螺旋,将管水准器的气泡严格符合后,读取中丝读数,将读数记入记录表中。读完后视读数,紧接着照准前视尺,用同样的方法读取前视读数。把前、后视读数记好后,应立即计算本站高差hi。

 

4

4

计算高差闭合差fh。

 

总分

100

 

 

                    

CAD绘图(100分)

一、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在60分钟时间内,利用Autocad2007简体中文版绘制所给的CAD平面图绘图,样图见图1。

图1 CAD平面绘制图

二、操作要求

(一)图纸大小设置

1.设置图层(外框层、内框层、图层颜色、图层线型及线宽)。

2.绘制外框(A4图纸:297×210)。

3.绘制内框(内框左边线距外框左边线为25mm,其余三边距相应的边线为

10 mm)。

(二)绘制图(见图1)

1.设置图层(包括中心层、轮廓层、虚线层、标注层及相应的颜色、线型、线宽等)。

2.按指定尺寸绘制出图形。

3.建立以“制图”为名称的标注样式,并使用其进行标注相应的尺寸。

(三)文字输入

1.定义文字层(颜色、线型、线宽)。

2.定义文字样式(样式名:文字;字体:宋体;字高:3.0)。

3.按多行文字命令输入图纸中的全部文字内容。

(四)提交图纸的要求:(由考生本人提交)

1.确认绘图成果文件名称为:考生姓名+准考证号最后两位号码.dwg,如“张三25.dwg”。

2.绘图成果文件保存位置:D盘。

三、考核评分要求

操作考核评分记录表

评分点

序号

评分点

配分

评分点

评分标准

评分点

实得分

1

10

图纸绘制

 

2

55

按制图规范及相关标准绘制所给的平面图

 

3

25

文字和尺寸标注

 

4

10

按要求保存绘图文件

 

总分

100

 

建筑材料工程性质的测定

一、细集料筛分试验(干筛法)(100分)

(一)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在60分钟时间内,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中的“T 0327-2005细集料筛分试验”进行砂的筛分试验,用干筛法测定砂的粗细程度,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并填写完成“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干筛法)”。

(二)仪具与材料

1. 试验用砂(已在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2. 标准筛:规格为0.15mm,0.3mm,0.6mm,1.18mm,2.36mm.4.75mm,9.5mm的方孔筛各一只,并附有底盘和筛盖。

3. 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4. 摇筛机

5. 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三)操作步骤及精度要求

1. 用9.5mm筛筛除超粒径材料。

2. 用四分法缩分,称取约500g(m1)试样两份,准确至0.5g,并将m1填入“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干筛法)”中。

3. 将每份试样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上,用摇筛机摇筛约10min(或手筛),再按筛孔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浅盘上逐个手筛,直至每个筛中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4. 称量各筛上的筛余质量及底盘上砂的质量,精确至0.5g,并填入“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干筛法)”中。

5. 计算并填写完成“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干筛法)”。

(1)计算各筛及底盘的筛余质量之和m2

m2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m1相差不得超过m1的1%。

(2)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各号筛上的筛余质量占试样总量(m1)的百分率,准确至0.1%。

(3)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

(4)分别计算两次筛分的细度模数,精确至0.01

式中:MX—砂的细度模数;

A0.15、A0.3、……、A4.75—分别为0.15mm、0.3mm、……、4.75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5)求两次筛分的细度模数的平均值作为该砂的细度模数,由细度模数确定砂的粗细程度,并填入“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干筛法)”对应的结论栏中。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干筛法)

筛孔

尺寸

第1次

第2次

筛分前试样总量m1(g)

筛分前试样总量m1(g)

筛余

质量

分计

筛余

累计

筛余

筛余

质量

分计

筛余

累计

筛余

(mm)

(g)

(%)

(%)

(g)

(%)

(%)

4.75

2.36

1.18

0.6

0.3

0.15

底盘

各筛及底盘的筛余质量之和m2

细度模数

MX

结论

砂的粗细程度的判定依据:①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②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③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

取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平均值作为该砂的细度模数,细度模数=        ,由此确定该砂的粗细程度为           (请填粗砂、中砂、细砂中的一个)。

 


(四)考核评分要求

操作考核评分记录表

评分点

序号

评分点

配分

评分点

评分标准

评分点

实得分

1

10

用9.5mm筛筛除超粒径材料。

2

10

用四分法缩分,称取约500g(m1)试样两份,准确至0.5g,并将m1填入“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干筛法)”中。

3

20

将每份试样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上,用摇筛机摇筛约10min(或手筛),再按筛孔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浅盘上逐个手筛,直至每个筛中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4

20

称量各筛上的筛余质量及底盘上砂的质量,精确至0.5g,并填入“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干筛法)”中。

5

40

计算并填写完成“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干筛法)”

总分

100

二、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100分)

(一)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在60分钟时间内,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中的“T 0328-2005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测定砂的表观密度,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并填写完成“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容量瓶法)”。

(二)仪具与材料

1. 试验用砂(已在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2. 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

3. 容量瓶:500mL。

4. 烧杯:500mL。

5. 洁净水。

6. 其它: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三)操作步骤及精度要求

1. 用四分法缩分,称取约300g(m0)烘干试样两份,分别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2. 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静置一段时间,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3. 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内外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4. 计算并填写完成“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容量瓶法)”

(1)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γa按式(TO328-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TO328-1)

式中:γa—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o—试样的烘干质量(g);

       m1—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m2—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2)细集料的表观密度ρa按式(TO328-2)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TO328-2)

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

      ρT—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g/cm3)。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ρT

水温(℃)

15

16

17

18

19

20

水的密度ρT(g/cm³)

0.99913

0.99897

0.99880

0.99862

0.99843

0.99822

水温(℃)

21

22

23

24

25

-

水的密度ρT(g/cm³)

0.99802

0.99779

0.99756

0.99733

0.99702

-

(3)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g/cm³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容量瓶法)

试验次数

试样的烘干质量mo (g)

水及容量瓶总质量m1(g)

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m2(g)

表观相对密度γa

试验温度水的密度ρT(g/cm³)

表观密度ρa(g/cm³)

1

2

(四)考核评分要求

操作考核评分记录表

评分点

序号

评分点

配分

评分点

评分标准

评分点

实得分

1

20

用四分法缩分,称取烘干的约300g(m0)试样两份,分别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2

20

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静置一段时间,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3

20

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内外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4

40

计算并填写完成“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容量瓶法)”

总分

100

附件:2013年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专业知识考试样题

       

附件:

2013年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

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专业知识考试样题

姓名:             准考证号:                      评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

1.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以(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
A、100mm×100mm×100mm        B、150mm×150mm×150mm
C、200mm×200mm×200mm        D、视条件而定

2.A0图幅相当于(    )个A4图幅。

   A、4        B、8       C、16

3.相对高程是由(    )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A、大地水准面       B、任意水准面     

C、水平面        D、竖直面

4.图示物体为刚体,在A点受作用力F,如图(a),能够与图(a)等效的是(    )。

A、图(b)     B、图(c)      C、图(d)    D、都不能

5.用标准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时,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     )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A、6±1        B、8±1        C、4±1         D、0.5

6.工程图上尺寸线采用的线宽是(     )。

   A、b        B、0.5b       C、0.25b

7.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读数为1.342m,前视读数为1.105m,则B点比A点(     )。

A、高      B、低      C、等高    D、无法判断

8.用截面法求1-1截面的弯矩和剪力时,结论正确的是(    )

A、M=60KNm,Q=20KN      B、M=60KNm,Q=-20KN 

C、M=-60KNm,Q=20KN     D、M=-60KNm,Q=-20KN

9.水泥胶砂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试件受压面积为(     )。
A、40mm×62.5mm  B、40mm×40mm  C、40mm×50mm  D、40mm×160mm

10.尺寸数字字头不能(    )。

   A、朝上        B、朝左       C、朝右

11.使用DS3型水准仪时,欲使水准管的气泡精确居中,应转动(     )。

A、目镜        B、物镜对光螺旋   

C、制动螺旋    D、微倾螺旋

12.下列杆件均为细长压杆,所有的条件都相同,只有两端的约束条件不同,从稳定性条件考虑,承载能力最小的结构是(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13.细度模数为2.3~3.0的砂为(     )。
A、特细砂     B、细砂        C、中砂        D、粗砂

14.(     )的H面投影积聚为一个点。

   A、铅垂线        B、正垂线       C、侧垂线

15.视线高=(      )+后视点读数。

A、后视点高程       B、转点高程     

C、前视点高程       D、仪器架设点高程

16.一个重为G的物体,通过绳子(柔体)吊在天花板上,绳子对物体的约束正确的是(     )。

A、既可约束物体向上运动,又可约束物体向下运动  B、只可约束物体向上运动

C、只可约束物体向下运动                        D、都不能

17.细集料的筛分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     ),应重新进行试验。
A、0.02        B、0.03         C、0.2          D、0.3

18.(    )的W面投影反映实形。

   A、水平面        B、正平面       C、侧平面

19.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

A、调节仪器水平      B、看清远处目标      

C、看清十字丝        D、消除视差

20.力F在x轴上的投影值是 ,y轴上的投影值是 ,则有(    )。

A、       

B、                 

C、     

D、    

21.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温度是(    )。
A、50℃       B、60℃         C、65℃         D、80℃

22.实地量得AB距离200m,则在比例尺为1:5000地形图上AB间长度为(    )。

A、10 cm     B、4 cm   C、20 mm  D、25cm

23.评价石灰质量的最主要指标是(     )。
A、 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            B、细度

 C、 二氧化碳含量                      D、体积安定性

24, , .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盘左、盘右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盘读数理论上应相差(    )。

A、180°      B、0°   C、270°   D、90°

25.在地形图上,地貌通常是用(    )来表示的。

A、地物符号   B、等高线    C、任意曲线    D、任意直线

二、多选题(每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选出。每题4分, 共20分,选对部分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的质量,其中毛体积包括(    )。
A、 矿质实体     B、闭口孔隙    C、 开口孔隙   D、 颗粒间的空隙

2.以下测量中需要进行对中操作的有(    )。

A、水平角测量    B、水准测量    C、视距测量    D、竖直角测量

3.混凝土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它包括(     )等。
A、塑性         B、流动性        C、 粘聚性       D、保水性

4.用钢尺丈量距离,下列情况对量距将产生误差影响,其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

A、尺长不准确   B、插测针不准确  C、尺子垂曲   D、估读小数不准

5. 沥青的三大指标为(    )。
A、针入度       B、针入度指数    C、 延度         D、 软化点

三、判断题(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30分。)

1.粗集料理想的颗粒形状是接近正立方体形,而针片状颗粒不宜太多。 (    )

2.尺寸数字是物体的实际大小数值,与图的比例无关。              (    )

3.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越大,则其流动性越小。              (    )

4.测量三要素:距离,水平角和竖直角。                          (    )                       

5.下图所示结构,支座反力 ,向上, ,向上。   (    )

6.对物体由上向下投影,获得物体的V面投影。                    (    )

7.直线的正投影仍为直线。                                     (    )

8.投影图的配制关系是平面图在立面图的下方,侧面图在立面图的右方。(    )

9.杆件在发生轴向压缩变形时,横截面上有弯矩和剪力两种内力。    (    )

10.点的投影仍是点。                                            (    )

11.工程中,为了使杆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

柱子通常采用矩形截面,而梁通常采用正方形截面。               (    )

12.测量上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横坐标轴为X轴,向东为正;纵坐标轴为Y轴,向北为正。                                         (    )

13.竖直角观测中,仰角符号为正,俯角符号为负。                 (    )

14.固体材料的连续性是指组成物体的材料是密实的,没有空洞。     (    )

15.在结构的强度计算中,需要计算横截面上的应力值,应力的国际

单位是帕斯卡。                                             (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