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湖北高职统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湖北中职技能考试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3-7-2 20:38:56

2013年湖北省中职专业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试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湖北省中职专业技能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参加的水平考试,它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考试成绩作为中职对口升学考试的入门资格,成绩合格者方能报名参加文化基础课考试。
《2013年湖北省中职专业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试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主要参考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基础知识》(娄庆松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并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二、考试要求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统计基础知识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一般实际问题。本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了解、掌握、应用能力。其具体含义是:
1.了解:要求记住大纲中规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复述或再现。
2.掌握:要求初步掌握统计学有关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主要特征,正确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鉴别不同情况下对这些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不同表述,并能结合实际解释有关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等。
3.应用:能够用统计基本公式和原理进行简单计算,能够编制统计图表,能够运用统计原理和方法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将所学的统计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概  述
考试内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统计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统计工作过程和统计基本职能;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体系。
考试要求:
1.了解  统计的含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2.掌握  统计学的研究特点、研究方法;统计的基本职能。
3.应用  能运用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分析判断社会经济现象中的具体问题。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考试内容:统计调查的概念、任务和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数据采集的操作方法。统计整理的含义、步骤;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类型和原则;分布数列的概念、种类;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统计资料汇总技术;统计表的意义、结构、种类;统计图的概念、几种常见的统计图。
考试要求:
1.了解  统计调查的概念及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统计报表及统计报表制度、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的概念;数据采集的具体操作方法;统计整理的概念、步骤;统计分组的概念、类型;统计资料的汇总技术;统计表的结构、种类;统计图的种类。
2.掌握  统计调查在统计工作过程中的意义;几种专门调查的特点;统计分组的作用和原则。
3.应用  统计调查方式的应用;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统计表的设计与统计图的绘制。
第三章  统计综合指标
考试内容: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种类和计量单位。相对指标的概念、计量形式、种类及其计算。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算术平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简单算术平均与加权算术平均;由组距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种类与计算。
考试要求:
1.了解  总量指标的概念、计量单位和种类;相对指标的概念、形式、种类;平均指标的概念及基本公式;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种类。
2.掌握  总量指标的作用,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分;相对指标的计算;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根据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全距、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的计算。
3.应用  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及标志变异指标的综合运用。

第四章  抽样技术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抽样调查的概念、种类、特点和作用;抽样调查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其计算;极限误差和参数估计;抽样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  抽样调查的概念及特点。抽样调查的几个基本概念: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全及指标和样本指标;抽样误差的概念,样本容量的概念;极限误差。
2.掌握  抽样调查的作用;抽样误差的计算,极限误差的计算;参数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及概率F(t)和概率度t。
3.应用  运用抽样调查中所学的知识对总体参数(平均数,成数)进行区间估计。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
考试内容:时间序列的概念用途和种类;编制时间序列的原则;发展水平的概念及表述;绝对数、相对数;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的计算及其相互关系,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概念、计算及其相互关系;平均发展速度的概念及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基本公式;平均增长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考试要求:
1.了解  时间序列的概念、作用和种类;发展水平的概念;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的概念;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概念,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概念;平均发展速度的概念及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基本公式;平均增长速度的概念。
2.掌握  编制时间序列的原则;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的相互关系;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相互关系。
3.应用  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计算,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计算;运用时期数列的各种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分析一些经济问题。


第六章  统计指数
考试内容:统计指数的概念及种类;综合指数概念特点及编制方法;平均法总指数的概念及编制方法;两因素指数体系及其分析。
考试要求:
1.了解  统计指数的概念及种类;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原则和方法;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概念及编制方法。
2.掌握  统计指数的作用。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的选择;同度量因素的作用;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
3.应用  综合指数的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的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分析实际经济效果;应用总量指标指数体系进行两因素分析。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60分钟。
(三)全卷满分100分。
题  型 小题分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2 20 40
应用题 15 4 60
合    计 24 100
五、题型示例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厂的劳动生产率计划比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提高8%,则劳动生产率计划执行提高程度为
A.8%-5%=3%                   B. 5%+8%=13%
C.             D. 
参考答案:D

(二) 应用题
1.某班甲乙两个学习小组某科成绩如下:
成绩 甲组人数 乙组人数
60分以下 3 7
60~70 4 8
70~80 16 18
80~90 13 5
90分以上 4 2
合计 40 40
试比较甲乙两个学习小组该科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大小。
参考答案:甲组: =77.7 ,  =10.24 , =13.17%                               乙组: =71.75 , =10.58, =14.75%                                       甲: =13.17% < 乙: =14.75%   所以甲组平均数代表性大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