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作文 - 河南高考作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特级教师王大绩点评2013年各地高考作文题

来源:新浪教育 2013-6-7 15:24:09

 主持人杨松涛:各位新浪网友,现在正在关注中国高考的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新浪教育的高考语文作文的专题节目,正在为您现场直播。现在考生们已经开始进行了今天的第二场考试,而上午第一场考试的语文考试中,语文的作文我们所有人都非常关注,我们也是在语文考试之后马不停蹄的请来了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老师,来我们新浪直播间做客,和我们的朋友们一起探讨一下今天语文作文的命题。王老师,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跟新浪网友打个招呼。

  王大绩: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杨松涛:王老师,已经连续好几年在高考上午一结束就来到我们这里跟很多网友讨论关于当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话题了。王老师,现在我们手里面厚一摞纸,大概我瞄了一眼有十几页、二十页,这只是今年考试作文题目的集合,可见这个作文题目是非常长的,加起来有十几页、二十页之多。我也看了一下,大部分省市出的都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比重绝对是偏多的,现在材料作文是我们国家各个省市、各个地方使用的考试卷子上最提倡的一种作文的命题形式吗?

  王大绩:我觉得从近两年,应该是一个总的趋势。其实这个新型的材料作文,以前也考过给材料的作文,但是新型的材料作文基本就是给一个情境材料或者格言材料,大概是起始于2006年,当时是考试中心在两个地方试点的,一个是乌鸦模仿鹰,乌鸦说是忘记了叫什么的鸟,孩子说也很可爱啊。另外一份材料是,根据调查现在人们的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而网上阅读率在增长,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自选角度来写作文。现在开始,现在成了一种主流的方式。

  主持人杨松涛:可以说材料作文题相对于命题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来说更有开放性了,这个材料中间是不是考生可以从自己他所理解的某个方面、某个方向去创作他的文章呢?

  王大绩:我先给你纠正一下,所有的题目都是命题作文,命题就是出题嘛,很难想像一个作文不出题随便写,都是命题就是出题,现在普遍说法有三种命题形式,一种就是给材料的命题,一种是给话题的命题,还有你刚才说的那个,现在叫给标题的命题。

  主持人杨松涛:看来我刚才说的确切说应该是标题作文。

  王大绩:对,不够专业。实际作文题目涵盖的空间没有谁更宽、谁更窄,因为作文题目来源于生活。我认为给材料作文是我们对于作文命题形式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有它特定的历史功绩,我觉得主要就是使我们对作文题目的认识得到深入。但是它的毛病在于,他们的作文题目的认识是在一个传统的观念上形成的,传统的观念包括我以前教学,在有给材料作文之前我也是这么一个认识,就是作文题目是给一个圈子、一个范围,如果你作文在范围里边写就不跑题,如果你越出了范围就跑题。但是我现在认识这个认识是不够正确的,这个认识的得来也归功于给材料作文,如果说有这个范围的话,这个范围就是无限广阔的生活,而生活是无边无际的,作文题目只是我们面向广阔生活的一个窗口,或者说思维联想想像、思维腾跃的一个原点或者一个踏板。

  当初给出一个给材料作文,他们就认为是一个圈子,所以他要把圈子扩大一点,这样为了落实课标,给同学广阔的写作空间,鼓励同学自由的、有个性的、有创意的表达,这个用意不能说不好,但是这个圈子扩大实际等于是把题目的一个窗口、一个原点弄的模糊了,就出现许多角度的问题。因为一个情境材料在面前摆着,像生活的场景一样,我们看到的角度是非常多的,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这个题目好像没命题一样,写什么都行。所以以后考试中心在命题中又反复加上一些限制词语,如选好角度、选准角度,可是什么才叫选好呢?什么叫选准呢?好比我举个例子,前不久有这么一件社会新闻,好比一个材料一样、一个场景,陕西省出现了一个重大交通事故,安监局的局长杨达才亲临现场指挥,这张照片或者生活场景摆在面前,显然要说的是我们有关领导是处理这个交通事故的。

  主持人杨松涛:是想表现非常光彩的一面。

  王大绩:但是很多网民关注的可不是这个角度,他关注的是那不合时宜的笑和关注那块表,到底哪个角度是好的、是准的呢?好像这个笑和那个表对它的关注引发了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推动,更有社会意义。正因为题目非常宽阔,几乎等于没出题一样,所以阅卷中就要加以限制,因为我们是一个大规模的考试和大规模的快速阅卷,是成百上千人参加的,要快速完成的,所以必须得限定某些角度是可以的、某些角度是不行的,但是存在着这种不合理。

  主持人杨松涛:这些应该在阅卷老师他们的脑海里应该已经形成好几条方向了,但是我比较担心就是,如果有些学生他们的思维太跳跃的话,假如说和阅卷老师他们的思维方向不太一致,他们是他们的想法,但是好像不在我们阅卷老师他们的思维范围之内,这怎么办呢?

  王大绩:我觉得如果从写作的原理来看,或者思维的原理来看,因为写作就是思维的反映,这个思维是限制不住的,没有哪个角度、没有哪个远度是不能接受的,就是说这个考生能不能把它写好、能不能被别人所接受。我们说人以前走和跑,如果说以前人想飞,那就是神话,没飞成就是神话,但是飞上天了就是伟大的创造,想飞应该得到鼓励的,就是现在飞不起来,总有一天是能飞起来的,我认为作文题目就是这么一个原理。

  实际作文也好、创造也好本质就是荒谬合理化,就是常规认为是荒谬的,你没有实现就是荒谬的,你实现合理化就是伟大的创造,所以任何创造无不是在对传统包括社会也是一样,对传统是荒谬的实际是合理。所以作文也是一样,阅卷里面不应该先规定怎么写行、怎么写不行,不能把学生思维的度圈定在某个范围之内。所以在作文里面就是,在选择立意里边没有行不行的限制,不能说这样行、这样不行,只有好不好的标准,写好了都行,写不好都不行。

  主持人杨松涛:有很多思想非常活跃的考生,尤其是现在90后的考生很多他们越来越年轻,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就在高考的作文当中也能发现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非常想把自己标新立异的思想在作文当中体现出来,而当他们体现在高考作文当中的时候,阅卷老师们可能就感觉我不太能接受你的这种想法,于是我就给你判了一个很低、很低的一个分数,甚至是零分,但是当结束之后,这个成绩出来之后,大家看到了很多的零分或者是没有及格的高考的作文之后,发现这个文章写的也不全是特别水,也不是说一无是处,也是有很多亮点的,对这种零分的高考作文,大家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王大绩:首先就我多年的阅卷经验,北京阅卷而言没有是零分作分的,处分是空白卷,一个字没写,只要字写上就不会零分,我相信各地的阅卷大体是这样的。你刚刚所说的零分作文,我觉得只能说是所谓的,很多都是高考之后考场外边的人杜撰的人,他们认识作文题目也是一个范围,这个圈是不能逾越的,这个范围是不能接受,他们跳到圈里面冲这个圈里面做一个鬼脸,编一个作文自己再判一个零分,在这儿也表明一种逆反心理。其实这个圈是自己想像的,没有这个圈子的限制。

  我觉得从两个方面看,可能有些阅卷老师思想是保守的,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可能认为是这个学生作文没有征服这个读者,如果你能把你的道理说清楚,把你的作文题目演绎好,把你新的观点表达好,我想阅卷老师还是能接受的。咱们也知道一些著名的作文,像“赤兔之死”,是著名得满分作文,在全国影响也很大。像北京有一年高考的是“诚信”,按理说同学作文都应该写恪守诚信,但实际上北京有一篇很著名的满分作文写“不诚不信不为过”,我们没有权利给70分,有权利恨不得给70分,因为这个同学直面真实,展现的是真正的生活,不全是孩子气的在这儿为了高考的一点高分唱诚信的赞歌,不是这么一个作文。所以你只要把它写好,能够使读者心悦诚服,还是能够接受的,所以这种现象我觉得应该从两面来看。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不太鼓励同学在考场上这样,因为考场一个他的年龄,他不够成熟,另外,考场的时间,他的情绪的紧张,有的时候一种标新立异的想法未必能把它说的很好。我经常有这么一个看法,好作文一定是真情实感,但是真情实感不一定是好作文,你得把好话好说,能说好才行,你面对的是读者,而且阅卷来说是有限的读者,有一位、两位、三位,你能把他们都说服、都征服,那是可以的。有一些作文在阅卷里面有争议,但是最后大家讨论的结果还是往往都是肯定的,所以现在终究比过去阅卷中思想还是解放很多的,不会以学生的某种立意决定他的取舍。

  主持人杨松涛:所以现在我们就请王老师带着他非常独到而且非常有经验的眼光一起来带领我们看一下、扫描一下2013年今年高考各地的作文。

  先来看一下湖北卷高考的作文。今年湖北卷是非常非常少的出了一道应该说是话题作文,话题是“上善若水任方圆”,在下面有一段小文字,说的是用装鲜牛奶的盒子和装矿泉水的瓶子、庄酒的瓶子做比较,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这个是不是按照命题人的思想方式我们来作文呢?

  王大绩:首先前面给的材料是一种提示,而不是一种限制,所以我们看到给的材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看到题目中的启发,有哪些地方你是没有想到他帮助你去把它完成你的联想和想像的。但是这个题目是很明确的,就是以方圆为话题,如果对房源不太懂,前面加上一种解释,各种器皿有方的、有圆的,最后他说的不止器物这样,人生也是这样,就是有一个事物联想到人生,甚至可以想到整个社会也是这样。所以后边上善若水任方圆,就是顺应客观规律吧,该方的地方方、该圆的地方圆。实际就是生活中的两种态度,应该怎么来对待生活、对待人生,这个题就是在谈人生、谈社会。但是你必须是以方圆为话题,你是在方圆这个题目中去演绎表达你对生活、人生的认识。

  我觉得这是今年非常好的一个题目,好就好在他给同学的思维的原点和踏板,或者说明的窗口是清晰的,必须透过方圆这个窗口来看生活和人生,而不是模糊的。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前面的解释,有点解释的不特别贴切,例如你装什么是方的、装什么是圆的,我觉得主要不是因为装什么东西,而因为这个盒子往往是纸做的,瓶子往往是玻璃或者是塑料的,就是往往是它的材质决定它是方和圆,所以这个解释装什么有点勉强吧,但是这并不影响写这个作文。

  主持人杨松涛:所以我感觉湖北省今年的命题给考生来说,应该说指向性更明确,给他们的感觉就是我比较有谱,我知道一拿出这个题目我该从哪个方面来写,方和圆是一定要涉及在其中的。

  王大绩:对,就像跳远一样,跳远前面的踏板得是清楚的,一脚踏到上面腾跃起来,前面是模模糊糊的一个踏板,而且很多模糊的语言,使得进一步的模糊化,学生就战战兢兢,所以大家就怕跑题没跑题,说我怎么样,老是牵扯到这里,实际考的是写作能力,现在大家注意力全放到读题上去了。

  主持人杨松涛:所以现在有一些材料作文把材料会给你写的很长,然后你读完之后很多时候好像在第一时间找不到一个特别明确的一个点要切入它,就是想找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他不太能确定我具体是应该从这这一段文字当中的哪一段来切入,有这样的情况吗?

  王大绩:是啊,都是这样。好比,他都说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或者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那这个材料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比如北京这个题,面对手机这件事,科学家有他的看法,文学家有文学家的看法。科学家说,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这个科学家问。文学家说,我想手机会感到不可思议。科学家同意,但是科学家说了,他认为爱迪生他觉得手机不可思议的地方是信息时代,是掌中电脑,是它丰富的功能。文学家从文学的角度进一步引申,丰富了功能可能促进了交往方式、情感、观念意识等等,这些也是爱迪生想不到的。这段对话,后边说的是,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其实他们看法是相同的,都觉得是如果说过去的人看是不可思议的。实际反映的是生活的一种变化,就是在爱迪生是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他在现代因为生活在发生变化,所以他在现代中会有很多他认为不可思议的,就是在历史中传统里边人们不知道的但是在现实中出现,但未来还会出现很多东西,生活就在这样发展。实际上科学家、文学家他们谈的共同点,就是都看到了生活的发展变化。

  这个题目说引发你什么样的想像和思考?想像和思考不就是生活在发展变化嘛,不同于是在不同的层面中看发展和变化,发展变化是什么呢,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算不算含义呢,因为已经完全从材料本身逃脱出来了,由表及里认识它的内在含义了,把它抽象化了或者把它哲学化了,从哲理角度来认识了,咱们看所有的才来作文是不是都是这么一个含义呢。但是如果允许你不要脱离材料含义,或者你谈别的,你拥护科学家的、拥护文学家的,也可以,也是丰富多彩,允许的角度也是丰富多彩的。所以阅卷里面一定要说哪个是最好的立意,或者必须文学家才是最好,或者必须科学家才是最好,或者辩证的看他们是最好,是一个侧面、一个片面、一个角度嘛,都没有涵盖整个材料。

  整个材料,任何一个作文材料都离不开生活,都是反映生活的发展变化,我们生活在这样发展,历史形成传统,我们经常也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任何作文题目都是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我们只有在生活发展变化中看这个题目才具有意义,不然我们就人事部到题目的意义。今天我们之所以看科学家、文学家他们的不同谈话,我们是在生活的发展中认识这个问题的,其实科学家、文学家本身也是在生活的发展中,他为什么想到爱迪生呢,不就是生活在发展变化嘛,也是这么来认识这个问题。

  主持人杨松涛:王老师,如果还就北京今年的这个作文题来说,假如说有一个学生他在写作文的时候只是从文学家的角度说我赞成文学家这么说是对的,或者说我只觉得科学家这么说我同意他的看法,如果说他只偏其中一方,这道作文题老师会不会判他题目有一些片面?

  王大绩:我觉得会有一些的,因为这个题目对前两年的背景题还是做了限制,我想这点也是命题人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前面说的很清楚,是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他首先强调的是他们的不同看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像和思考,而不是科学家的看法或者文学家的看法引发了什么,而是他们的不同看法,所以你需要对他们的不同点有所认识,其实不同点对生活的认识是不同的,一个科学家的角度,一个文学家的角度,一个理性的角度,一个感性的角度。

  后边又说引发你什么样的想像和思考,这个想像和思考可就没边了,不谈手机的事了,任何都是在发展变化,手机发展变化只是发展变化中的一朵浪花,咱们就说手机联系最密切的,如果你没有卫星手机也没用。

  主持人杨松涛:没信号了,对。

  王大绩:如果没有相应的材料也不行,如果人手里没钱,经济不发达,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钱买手机,手机也不能推广,或者你没有这么多丰富的资讯材料,社会生活不透明、不开放,手机的多种功能也没法体现,实际手机包含的一个整个的世界,所以这个手机说掌中电脑,这是科学家的看法,一部手机就是一个世界,或者就是一个宇宙在你手里攥着,你说哪个不是一个世界、一个宇宙,这瓶水也是整个世界和宇宙,如果没有水的话这个世界也不存在。

  主持人杨松涛:对,拿着这瓶水我就想起来方与圆那个话题,水装在一个圆柱形的瓶子里面。

  王大绩:是,你说的非常好,装到什么里就是什么。去年有两个作文题,四川的、天津的作文题都问水是什么,水是什么啊?湖南卷考的手是什么,手是什么啊?手摊开了象征什么?握紧了象征什么?伸一个手指象征什么?你说新闻联播旁边手语在解说国家大事啊。水是这样,一瓶水也是整个宇宙世界,两只手也是宇宙世界,都反映在生活的常务中贯通,所以这个想像和思考是非常宽阔的。

  但是这个题目表面是一个材料,但是也给了一个明确的东西,这点比较好。科学家、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首先要围绕不同看法说,在这一点上还是尽量把这个材料明确化。

  主持人杨松涛:再来看一下今年天津卷子高考作文题。天津卷子这个题是没有告诉你要以什么为题,他反而告诉你了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因为在今年天津卷的作文材料当中就已经提出了学而知之的说法,是举例来说的,就是要在什么而知之,这个什么下面是一个横线,要在这个横线当中填入一个字,然后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你觉得天津今年的这个高考作文题是不是又是一种创新的做法?

  王大绩:这个也是很明确的一个标题作文,只谈标题前边那一点那个横线给你放宽,这实际上就是同学可以根据他写的内容把这个字填上。这个“知之”是立意主旨的一个明确规定,就是懂得了,前面的是要写的内容,什么都可以,举了例子,宜而知之、乐而知之等等都行啊。

  主持人杨松涛:所以我和王老师一起看了今年这么多的高考作文题之后我有一个疑问就是,综观去年的也好、之前的、包括今年的,有越来越多的材料作文题,而在这些材料作文题当中我们考生还有在考完试很多名家解读之后,从这些材料之后提取出很多现代的一些思想、一些思潮等等,这些东西是不是也正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去关注高考作文的一个原因呢,或者说他更代表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很多思想、思潮等等这方面的原因?

  王大绩:我认为关注作文题目过多是因为作文题目给他赋予了太沉重的任务,好像一个作文题目出好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了,甚至我们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了,它就是一个题目而已,或者说它就是一个面向生活的窗口。说这个题目关注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和历史就不相关吗?通过现实生活这个窗口,看到悠远的历史、看到遥远的未来不也是可以的嘛。不能说这个作文题目谈的是手机的问题咱们就只谈手机,显然不是这么一个问题,说今天北京考这个,说北京都要关注手机,北京的手机市场就要火爆什么,显然不是这么一个问题吧。好比咱们说的06年关于阅读,阅读率的消涨,图书阅读率降低、网络阅读提升,不止这个变化,什么都在这样变化。

  当然我们同学如果熟悉阅读就直接谈阅读,不熟悉阅读可以谈别的事情。这个是不可以联想别的,好比今天关注现实生活我只能写现实生活,有些作文题目呢,好比乌鸦模仿鹰,只能写乌鸦、只能写鹰,不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嘛。我觉得很多学者关注作文题,他是把很多他的观念附着到作文题目中,我经常也说这是一种作文常识观,就是他把作文题目当成一个常识答题一样,好像这个作文题目只是关注现实生活,那个只是关注文化、人文等等,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记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有一年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们做节目,当年很多人就说这个作文题很关注现实生活,当年的作文题目就是“兽首回归”、“明星代言”,正好我们在那谈着呢,打进两个热线电话来,一个说他当年考的作文题是“我最热爱的一个人”,一个人说他那年考的作文题是“说不怕鬼”。我当时就说,你看这是五六十年代考的作文题,和你们现在说的明星代言很时尚的作文题关注现实生活的一个题嘛。主持人说怎么是一个题?我喜欢一个明星,我是超级粉丝,他所有的代言品我都买,还推荐给别人用,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是我最热爱的一个人,我不信并行代言,我觉得明星代言说的都是鬼话,可是我不怕鬼。这不都是一个题嘛,因为在不同层面反映生活在发展变化,那个时候我们是通过那个窗口开始事物的发展,下来我们从这个窗口还是能看到失误的发展变化。我觉得我们的注意力更应该关注在我们学生的成长上。

  主持人杨松涛:对,应该在生活的经历中去体会各种各样的生活的发展。

  王大绩:有的时候学生也问我,王老师,那个题目我怎么写,我特别怕这个题。我跟他说,我说现在不出题你给我随便写,你坐这儿一个钟头你给我写一篇800字作文能写好吗,说不给我题怎么写,我说随便写啊,如果随便写都写不好还老关注那个题目干吗,所以我们有时候过度关注这个题目。手里拿了这么多材料作文,如果说哪个是最对的,我说都体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例如方圆这个话题也是对的,我们过去看问题或者只强调方是好的或者只认为圆是好的,现在说我们一个新的认识就是该方的方、该圆的圆,这样才是上善若水,任方圆嘛,就是一个新的认识,实际反映了我们在生活中认识提高的过程。

  主持人杨松涛:所以现在有一些学生他们在考试的时候为了追求能拿到很高的分数,他们往往会在考试之前针对各种不同题材的作文、不同题目的作文准备好几套的范文,然后希望在高考的时候拿着作文题的时候一看可以跟我之前写过的某篇板文或者样文能对上号,我能直接从当中就能截取一段下来,截取个头、截取个尾、中间再写写800字就出来了,这种方法是可取的吗?

  王大绩:首先这么做不能说完全没有侥幸成功的,正因为有人侥幸成功了才有很多人效法他。我一直觉得高考不止一个考察,同时也是一个鞭策,是人生难得的一次际遇。从我们老师来说,我们希望利用高考这个鞭策,使我们的同学他们的思想更深刻、感情更丰富或者语文学的更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获得好的成绩,我觉得应该是能够做到的。因为进入大学并不是人生的目的,是人生的手段,不是人生的钟点,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同学进入大学是为了大学校园里展翅飞翔,如果为了考大学,为了多得点分数,首先把自己思维的翅膀都砍掉了,变得不但说缺乏想像的能力、思维的能力,而且你的道德水准都在下降,那些大学不进也罢,你进那些大学干吗去,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所以同学应该是有志气的。

  另外,他背两篇作文,能够在考场中贯彻表现出来也是需要相应的思维能力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驾驭能力,对你背的作文题目都是不懂的,可能驾驭不好,失败的机会也是很多的,如果我们觉得从同学到老师来说,应该做一个有志气的,而不应该是一个为了一些屈屈的分数失去了人格的尊严。

  主持人杨松涛:其实今天王老师也告诉我们了,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我们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更多的用这个心去体验它、去感受它,来感悟很多你可以在作文当中用到的或者想到的东西。其实我们给作文命题也不是为了限制你的思维,而是想让你的思维更开阔,不想用一个题目来限制他。

  今天也非常感谢王老师的做客,和我们一起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就解析了很多省份的高考作文题,接下来的时间当中我们新浪教育也会继续的关注2013年中国高考,再次感谢王老师的做客,谢谢你!也谢谢各位网友!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