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2014年普高及学测网上报名工作顺利结束
日前,我市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及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报名工作顺利结束。全市2014年高考报名总人数27932 人,其中有40人报考体育单招等非高考统考院校,报名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1204人。考生中文科类4982人,理科类11139人,艺术类1765人,艺术兼文科类4713人,艺术兼理科类4722人,体育类131人,体育兼文科类215人,体育兼理科类225人,考生中应届毕业生人数为26395人,占报考人数的94.5%。全市高二学生报考2014年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人数24984人,比2013年减少1894人。按考生报考意向分类,文科类7103人,理科类12393人,艺术类1793人,体育类152人,艺术兼文科类2099人,艺术兼理科类999人,体育兼文科类205人,体育兼理科类240人。
今年报名工作,我省继续实行远程网上报名和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方式。我市各地、各中学根据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要求,精心组织报名和信息采集工作,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程序规范,按时完成了报名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报名工作,我市重点强化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切实做好报名准备
我省高考和学测报名时间为11月1日-7日,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外省户籍考生,高考报名工作与我省考生同步进行。在七天时间中,我市需完成高二高三两个年级共5.2万余名考生报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头绪多。为确保此次网上报名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全市各地、各中学均高度重视。2013年10月18日,省教育考试院召开了全省高考及学测报名工作会议,布置网上报名的有关工作。10月23日,我市召开了各县(市、区)招办和市区各中学相关人员会议,布置我市报名工作,并对网上报名系统进行了培训,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报名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责。为确保今年网上支付工作顺利进行,市农行也提前安排工作人员到各报名点,上门为考生和学校做好网上支付的前期准备工作。针对此次报名工作,我市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报名工作的通知》,对我市的报名办法和有关要求作了明确的说明。会后,各地各中学根据要求在人员培训、设备调试、报考材料等各方面为报名工作的开展作了充分准备。全市招考系统及各报名点工作人员在加强自身政策业务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宣传,加强指导,使广大考生和家长能正确解读、充分理解有关报名办法,确保考生能准确报考,不出现遗留问题。
二、严格资格审核和校对核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报名资格的审核是高考报名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参加高考的考生,审查的重点是要杜绝高二学生和外省户籍考生报名,对参加学业水平必修科目考试的普通高中考生,重点是学籍审核。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落实并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考生学籍审核工作,并要求审核人签字、盖章,明确责任。对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我省参加高考的,我市要求各学校在报名时要明确专人负责验核考生有关申请材料。考生的信息采集工作是整个报名工作的关键也是工作的难点,网上报名系统中,首先由各报名点采用身份证读卡器采集考生身份信息,然后由考生自行凭密码登录报名系统,进行报考信息的录入,考生网上报名时,系统还对考生报考信息进行逻辑校验,报名系统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报名信息的准确性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因部分考生只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无法通过身份证读卡器采集信息,必须通过手工录入,加上考生的各种复杂情况,信息填报错误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为此各报名点普遍建立了考生报考信息四次校核制度,即学生自查、学生互查、班主任核查、最后由报名点管理员打印出信息确认表给学生校核签字的制度,确保考生报考信息的准确。
三、切实加强服务和简化流程,努力提高工作效能
在报名工作中,我市各地对考生和相关学校做到既严格执行政策,又热情周到服务。特别是对报名中的有关政策、办法的宣传,工作人员能主动换位思考、想考生所想,不厌其烦地向考生、家长宣传解释有关政策规定,切实维护了教育、招生部门的形象。在往届生和社会人员报名时,简化报名流程,尽可能减少考生往返次数。对考生提供的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明等材料严格按要求进行认真审核,同时又对考生提供热情便捷的服务,对考生和学校提出的合理要求,都尽可能予以满足,对报名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能补救的尽量补救,切实体现“以人为本,考生第一”的理念。我市的网上支付报考费工作,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培训及服务工作到位,也很平稳顺利。
报名工作是整个高考工作的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2014年高考及学业水平测试工作能否顺利实施,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部门高度重视,对各项工作要求具体、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现已圆满完成网上报名阶段各项工作任务,从而为明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