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被认为最难攻坚的京沪粤三个地区的异地高考方案昨天不约而同公布,引来一片热议。记者昨日获悉,江苏省教育厅承诺2013年前公布的江苏异地高考方案也终于要在今年的最后一天揭开面纱了。江苏省教育厅将于今天下午3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这一方案。
“京沪粤”方案网友议论纷纷
昨天下午,传说中很“难产”的北京、上海、广东省,几乎同时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方案一出,网上立即炸开了锅,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北京的方案太牛了!”有网友表示,北京异地高考方案只出了个过渡方案,几乎无关高考本科录取。在居住证明、合法稳定职业、社保、学籍等硬杠杠下,进城务工人员也只能参加北京的中职和高职的录取。一些非京籍家长表示,高职录取要求都需要这么多硬杠杠,今后本科录取还不知道有多高的门槛。
而上海的异地高考方案被网友称为“还是要拼爹”。据了解,符合条件居住证能达到一定积分的家长,一般是上海从国内引进的人才。而根据上海现行的政策,这部分人才的子女本来就享受可以在沪参加高考的优惠。而根据新政策,对于上海的普通外来人员,在当地高考的路还是封死的,与原来的政策没有太大差别。
因此,有网友表示,“上海方案区分实质就是允许所谓白领子女通过高考继续白领,蓝领子女接着蓝领。到头来还是拼爹”。不过,也有网友理性地分析:“上海的外来人口太多,压力巨大,此时出台异地高考方案,实在是难上加难。从高职入手,也算权宜之计。”
相对来说,广东的方案因为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得到了网友的广泛好评。“虽然广东的方案中,对外来人员的硬杠杠设置得较多,2016年也有点远,但是毕竟有了明确的说法,对外来人员子女开放高考本科录取已经提上日程,算是很大的进步。”
江苏会不会仿效山东浙江?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地异地高考方案必须在2013年前向社会公布。因此江苏可能是全国最后一个揭开异地高考面纱的省份之一。有教育界人士分析,和京沪粤相比,江苏的异地高考矛盾不算太突出。一是外来人口没有京沪粤那么多,二是江苏高考竞争压力较大,一般不会成为“高考移民”的对象。
有中学校长猜测,江苏和山东、浙江的省情类似,异地高考方案可能有相似之处。而目前这两省公布的异地高考方案门槛并不算高,都是要求在当地有高中学籍并读完三年高中。记者王晶卉
北京:异地高考出台过渡方案
北京市30日公布异地高考过渡方案。过渡期时间段为出台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办法之前和新办法公布后三年内。
按照过渡期政策,从2013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上海:异地高考与居住证挂钩
上海方案明确与《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相衔接,进城务工人员符合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达到一定积分的,随迁子女可在沪接受相应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
进城务工人员符合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其子女可在上海参加全日制中职考试录取,中职毕业后可在本市参加高职考试录取,高职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广东:2016年随迁子女可参加高考
广东出台通知明确在粤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粤参加高考实施方案:2016年起,在广东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参加高考与广东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