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网上填报志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1)认真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慎重考虑并准确填写志愿草表。
(2)考生网上准确录入志愿信息,并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完毕后一定要及时提交,只有提交后系统才会保留考生的志愿信息。
(4)考生尽早上网填报并提交,避免集中在截止时间临近前填报,特别是网络条件差的地区要避免高峰期上网填报,防止在填报结束前网络拥堵不能登录填报网站。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系统将关闭,考生将不能再上网填报。
(5)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并提交后,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进行确认,未经确认的志愿信息一律无效。
(6)考生要及时查询本人的录取信息,未被录取且符合相应批次填报征求(平行)志愿条件的考生要及时按规定的时间网上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并按规定签字确认。
考生如何确认志愿信息?
答: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并提交后,各中学或报名点统一打印考生志愿信息确认表,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市、县(市、区)招办指定的中学或报名点仔细核对本人的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核对无误后,由考生本人在志愿信息确认表上亲笔签字确认,考生的父母、老师、同学等均不得代为签字确认,未经确认的志愿信息一律无效。因考生本人填报失误或未按规定要求对所填报志愿信息进行确认而对录取造成的影响,由考生本人负责。所有填报的志愿一经考生本人确认,任何人不得更改。
我省为何分两个阶段填报高考志愿?
答:填报高考志愿是考生根据自己的志向,慎重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过程。我省分两个阶段填报志愿,都是在考生已获知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本人成绩所处位置的情况下进行的,与一次性填报相比,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更加充裕,与考生本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得更加紧密,增强了选择学校、专业的针对性,所填报的志愿更加客观、现实,能较大地提高考生志愿的有效性,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
考生填报志愿必须参考哪些资料?
答:(1)认真阅读、领会《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百问》的内容,关注《江苏招生考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
(2)仔细阅读当年《江苏招生考试》(招生计划专刊)上刊登的院校招生计划(含选测科目要求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关于招生计划中有关问题的说明”、“考生填报志愿须知”、“平行院校志愿投档说明”等,了解院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以及对考生选测科目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的要求,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
(3)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培养方向等。
(4)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
(5)了解《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院校和专业对考生的身体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院校退档。
今年我省高考志愿是如何设置的?
答:(1)文科类、理科类:各批次均设置了一个平行院校志愿、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考生可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 3所院校,文、理类高职(专科)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包含A、B、C、D、E 5所院校,各批次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 3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2)体育类:各批次均设置了一个平行院校志愿、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志愿。具体详见本书体育类招生部分。
(3)艺术类:各批次根据专业考试的方式不同,分别实行传统志愿设置(限于自行组织专业校考的院校和专业)和平行志愿设置(限于使用专业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或专业)。具体详见本书艺术类招生部分。
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有何不同?
答: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各批次均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志愿,艺术类使用专业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和专业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的不同是:
(1)投档原则不同。传统志愿的投档原则是“按照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而平行志愿的投档基本原则是“按分排序,遵循志愿”。
(2)志愿个数不同。平行志愿录取办法每批次只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艺术类为征求志愿,下同)及院校服从志愿。传统志愿每批次设置第一至第四志愿及服从志愿。
(3)填报时间不同。平行志愿由考生在录取工作开始前预先填报;征求(平行)志愿是在每批次录取过程中、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由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上网填报,并在当地招办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确认。传统志愿是在录取前填报的,在录取过程中不再填报志愿。
(4)填报对象不同。填报征求(平行)志愿为符合本批次填报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已被录取或不符合本批次填报条件的考生不能填报。
相对于传统志愿形式,平行志愿的填报风险减少,考生录取机会增加,高分落榜现象减少,高校断档现象减少,志愿匹配性提高。
考生如何填报平行院校志愿?
答:(1)考生在填报高校志愿时,其学业水平测试(含选测科目和必测科目,下同)等级须达到高校提出的等级要求。
(2)正确认识填报志愿的风险。虽然平行院校志愿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风险依然是存在的,有些风险并非平行志愿引起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仍需加以注意。
①定位不恰当有风险。如果考生所填报的3所或5所平行院校志愿定位不准,自己的选测科目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不符合填报高校的要求或高考总分不达所填报高校的投档线,则该考生存在无法被投档的风险;
②正确认识退档风险。现行的录取体制允许院校投档数略大于高校招生计划数(不超过120%),由高校从中择优录取考生,因此被投出的考生中将有部分考生面临被退档的风险,按照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考生一旦被A志愿退档,将不再补投到同一批次的B志愿或C志愿;
③院校志愿间无“梯度”有风险。考生所填报的3所或5所平行院校志愿应保持适当的“梯度”,以本科院校为例,一般来说,A院校志愿应高于B院校志愿,B院校志愿应高于C院校志愿,从A到C呈下降的梯度,C院校为保底志愿。如果考生A、B、C志愿间缺乏应有的梯度,则该生被投出的机率将减小,假如A院校不能被投出,可能B、C都不能被投出;或从A到C呈上升的态势,A填得过低,一投即中,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平行志愿的优势,考生不能录取到最满意的院校。
考生如何填报征求平行志愿?
答: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市、县(市、区)招办、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志愿填报网、新闻媒体等渠道,及时向考生、社会提供考生录取或预录取情况和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专业及招生人数等信息,为考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服务。
未被录取且符合相应批次填报征求(平行)志愿条件的考生,须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市、县(市、区)招办指定的地点办理签字确认手续,未经考生本人确认的志愿信息一律无效(第二阶段录取各批次除外)。
考生在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时,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仍须达到高校提出的等级要求。
考生如何填报服从志愿?
答:服从志愿分为院校服从和专业服从两种。
(1)院校服从。在文科类、理科类各批次征求平行志愿表中,设置有“是否服从其他院校”栏,考生可以填报愿意服从的10所院校代号;在体育类、艺术类征求(平行)志愿表中设置有“是否服从其他院校”栏,考生可以填报愿意服从的6所院校代号。其中艺术类“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仅适用于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和专业。
院校服从志愿的含义为:考生愿意无条件服从所填报的10所或6所院校及其尚未录取满额的专业。省教育考试院将按考生填报的院校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进行投档。
(2)专业服从。在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和艺术类的每所院校志愿中,均设有1个专业服从志愿。考生在“是否服从其他专业”志愿栏填报“服从”后,表示愿意无条件服从该院校本批次本科类的所有专业。
考生如何填报提前批次院校志愿?
答:考生须根据今年高校招生计划中列出的提前录取批次院校和专业来选填自己的提前批次志愿,提前录取本科院校,共包括六类院校(专业)计划。
第一类:军事院校、预备军官学员计划、国防生计划;
第二类:公安、政法院校或专业;
第三类:航海院校或专业;
第四类:其他院校,包括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技术)、外交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免费师范本科计划等;
第五类:体育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院校、体育类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院校;
第六类: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院校、艺术类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院校。
考生在填报提前录取本科院校志愿时应注意:
(1)上述六类计划不得兼报。
(2)凡报考空军飞行学院的考生必须经过招飞全面检测、政审合格后方可填报,并填写“空军飞行院校志愿”标记。
(3)军事院校、“预备军官学员”和“国防生”三类招生计划考生可以兼报,且本科须填满此三类计划中的A至C三所院校志愿,否则本批次所有志愿无效。
考生填报征求(平行)志愿时也必须遵循上述规则,但征求(平行)志愿可以与平行志愿填报不同类别的院校。
填报志愿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答:(1)国家需要与个人志向的关系。各高校的招生计划是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反映了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志愿是考生志向和兴趣的反映。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在服从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自主地选择个人喜爱的院校和专业。
(2)本地院校与外地院校的关系。本地院校离家近、招生计划多,外地院校离家远、招生计划相对少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只关注本地院校,而应从各方面综合考虑,采取内外兼顾的原则。
(3)招多与招少的关系。各高校招生人数多少与录取机会大小有一定关系,关键在报考人数与招生计划之比。因此,应辩证对待、综合分析,妥善处理好两者关系。
(4)“热门”与“冷门”的关系。“热门”专业是目前紧俏、供不应求的专业,报考人数多,竞争就会激烈。“冷门”专业则反之。但“热门”与“冷门”专业是相对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填报志愿时应两者结合,相互兼顾。
(5)分数与等级的关系。有的考生三门总分很高,但由于自己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与院校要求不符,或与拟报考专业要求的某门科目分数要求不符,往往不能录取。所以考生在选报院校专业时,一要考虑院校对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的要求,二要考虑院校对相关科目的分数要求,三要考虑院校招生章程中确定的对进档考生的录取规则,注意扬长避短。
(6)批次与批次之间的关系。高校招生是分批次进行录取的,前一批次的落榜不会影响后一批次志愿的录取,录取到哪个批次就依据哪个批次院校志愿,考生要正确理解。
(7)平行志愿中A至C或A至E的关系。由于我省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依据文理、满足等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因此考生应根据本人的高考总分来定位自己的志愿,并应使A至C或A至E院校志愿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保持适当的梯度,以提高投档命中率,降低填报志愿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