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阳广霞 薛冰妮 通讯员卢庆雷北大、华工、北航三校
自主招生方案新鲜出炉!“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成招生原则,但专家表示,自招仍以学生成绩为主,新规或将成空文。另外,体质测试也将纳入北大自招内容。报考华工的学生的申请材料将首次被评分,占据成绩的15%。
北大:将首次进行体质测试
作为“北约”成员,北京大学新的自招政策将笔试从5科变成了2科,理工科类专业考核自然科学基础(数学、物理),而文史科类专业则考核人文科学基础(语文、数学)。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荐原则上,北大从原来的“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变成了“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高中毕业生”。
另外,北大明年将首次对笔试通过的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测试在北大举行,时间与面试同步,具体面试时间还未公布。
2013
华南理工大学自主招生申请材料成绩占15%
本地考生关注的华南理工大学的自招政策也全盘出炉。除了将“繁星计划”推向全国外,华工今年自招还有新规。学生的申请材料将首次被评分,学校将根据学生申请材料成绩(15%)和学科基础测试成绩(85%),确定参加面试的部分考生名单。华工招生办主任曾志新表示,申请材料评分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考察,“因为考试就一次,不能绝对地说明问题。”
和北大相似的一点是,华工在招生条件中去掉了“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增加了“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要求,曾志新表示,专家组在设计笔试题目、面试问题等环节都会加入对这两个方面的考察。
另外,华工对金融、公共管理、英语等专业自招不再限制文理科界限,考生笔试可以在学科基础测试一(涵盖数学和物理知识)、学科基础测试二(涵盖数学和语文知识)两个当中2选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自招则增加了招生专业类别。而本地考生甚为关注的中山大学自招政策尚未公布。
专家声音
“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或将成空文
此次有多所高校将“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作为自招条件,区别于以往对高中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的提法,这一要求更符合自招挑选“偏才”、“怪才”的初衷。
不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却表示,虽然提法有变,但是各所高校很有可能“说了不做”。熊丙奇分析,各大高校仍然采用自招加分及高考的录取模式,在材料审核时学生高中成绩是重要指标,而自招加分多控制在20分以内,最终加分能否生效还要看高考成绩,“自招仍然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如果一个学生其他科目成绩不错,数学学得极差,自招加分也没用。”
熊丙奇认为,所谓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或将成为一纸空文。
体育测试:学校求“保险”
北大初次采用体质测试,而清华早在两年前就开始采用这一措施。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表示,在去年接受体测的考生达到80%的基础上,今年将力争对所有考生全面开展体质测试。
不过,自招体质测试项目多以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等常规项目为主,“学校选用的是最保险的方式,没有长跑。”卓越教育高级校长梁锦文认为,自招体质测试要求简单,只为唤起对学生体质的关注,并非自招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