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千分考”在全国24个省(市)、33个城市设有43个考点。
参加复旦“千分考”的考生可在3月2日左右登录复旦大学招生网网上报名系统,查询笔试成绩。参加苏、浙、沪地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的上线考生,复旦大学将于3月8日至10日集中在复旦校园安排面试。具体面试时间和考场安排,考生也可在3月2日左右,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查询。
昨天,复旦大学招生办相关负责人明确提到了对人才选拔的基本要求:一、品德纯正
、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二、有学习研究潜力,对自然、社会、科学有兴趣,有自学能力,有批判精神;三、有社会活动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关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四、上述各方面均不突出的,但有某些特长,表现出他人所不及的天赋和潜力的学生,复旦也“兼容并包”。
这些看似比较空泛的要求,复旦却是以十分具体和实在的招生政策和考查办法来逐一实施的。比如,对于考查基本知识和综合理解能力有“复旦水平测试”,对于考查学生专长有各类保送生、特长生测试以及“博雅杯”征文比赛,对于考查交际、表达、思维乃至心理有多轮教授面试等。
目前“复旦水平测试”已经淡化了文、理概念,仅测“综合”一科,不过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方面。许多学生初次接触“千分考”,都因其考试科目太多而心生畏惧,其实平均算来,每一科也就20道选择题,题量并不繁重,只是因为中学过早划分文理科,学生不习惯这样的综合测试,不知从何处着手准备。
这么多年来,复旦大学官方从未向社会大范围公开历年考试题目,目前社会上流传的题目基本都是各培训机构自己设计的模拟题或者考生回忆出的题目。复旦认为,没有“真题”流传,才能避免考生因“应试”的惯性思维而追逐“真题”或者所谓题库,这样“复旦水平测试”的本意才能达到,才不会造成新的“应试”。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申屠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