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考研 - 真题答案 - 正文

2015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来源:2exam.com 2014-12-27 14:37:35

 

  材料2

  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实现了20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一再突破,而且带来了新的思维理念,有人把它概括为"互联网思维"。对何谓"互联网思维"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打破思维定势、主动革新自我是互联网思维不变的主题,意味着"便捷、互动、用户至上"等理念。这些理念让人们不断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变革。

  如果把沃尔玛等传统龙头企业比作大象,那么互联网上的小商户只能叫蚂蚁。数百万只蚂蚁聚合起来,吃掉大象并非没有可能。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任何一家传统商业企业要想把数百万个商家和近亿客户装进来是不可想象的。

  既然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更有利于"蚂蚁"生存,"大象"要彻底摆脱危机,可能就要让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变成"蚂蚁",至少自身要具备"蚂蚁"的特性。道理很简单,在互联网环境下与灵活的"蚂蚁军团"作战,庞大的体量以及传统组织形式带来的大企业病,很可能让"大象"的优势转变为劣势。只有彻底改变基因,让"大象"内部产生无数个热衷创业的"蚂蚁",这仗才有的打。毕竟,和蚂蚁打仗,大象有力用不上,但更庞大、更强大的蚁群则能成为最后的胜者。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5月26日等)

  (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5分)

  (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5分)

  答案要点:

  (1)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并处于一个统一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在利用互联网时,要用唯物辩证法来理解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命运共同体。

  (2)蚂蚁与大象属于矛盾的双方,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由于矛盾双方互为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发展;(2)由于矛盾双方互相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对立面转化而发展,并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

  计划经济时期全靠国家管理市场,市场边角被忽略,很多小商品没人去生产,有些新的市场需求也没人去注意。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是只要市场有需求,它就会去满足,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就需要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经济学家成思危讲过这样一则寓言:著名科学家牛顿领养了两只猫,一只大猫一只小猫,他在墙上开了两个洞,一个大洞,一个小洞,有人笑话他说,你还是大科学家呢,开一个洞就够了,小猫也可以走大洞嘛。牛顿说不对,如果两个猫同时要出去,那大洞肯定被大猫占住了,小猫就无路可走。要真正解决小微企业的问题,就要建立真正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型银行,让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伟业,因为从商业角度说,大银行本身就嫌贫爱富、嫌小爱大。小微企业市场风险很大,交易成本也高。跟大企业签一个1亿元的合同,相当于跟小企业签20个500万元的合同。现在居民和企业手中有大量存款,而小微企业却贷不到款,这就需要有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社区银行等中小银行。发展民营的、小型的金融机构有利于解决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大企业是我国经济的脊梁,小微企业是血肉。没有大企业国民经济站不起来,但小微企业垮了,那国民经济不就成了骨头架子吗?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关于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多项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减负添力。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考察时再次对民营银行长期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给予了充分肯定。为小微企业打开直接融资大门,是开创性的制度安排。一大批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小微企业将会成长为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参天大树。

摘编自光明网(2013年11月15日)、新华网(2014年11月21日)

  (1)现了介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应坚持"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6分)

  (2)如何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分)

  答案要点:

  (1)材料中的"大猫"指公有制经济,"小猫"指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第一、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形壁垒,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收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四、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完善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促进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里面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肋的西泮人来,原来这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

  孔子一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敞庙里来,有什么见教呢?

  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所以在你的思想普遍着的中国,我的主义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

  孔子说:难得你今天亲自到了我这里来,太匆促了,不好请你讲演,至少请你作一翻谈话罢,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何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我的旧文章给你听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是一致的吗?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殖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殖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元宁日。

  孔子说: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孔子的话还没有十分落脚,马克思早反对起来了:不对,不对!你和我的见解终竟是两桥头,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你要晓得,寡了便均不起来,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我对于私产的集中虽是反对,对于产业的增殖却不惟不敢反对,而且还极力提倡。所以我们一方面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而同时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殖社会的产业。

  孔子说:尊重物质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也说过"仓?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而过才来均分。

  马克思到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摘编自郭沫若《马克思进文庙》

  (1)"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4分)

  (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6分)

  答案要点:

  (1)背景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思想传入中国,包括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传播开来。

  (2)不同点:孔子的思想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即便是对于大同社会的设想也是一种空想。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一种科学社会主义。

  相同点:中国传统思想中也有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关怀。马克思主义完全可以中国化,中国化的一方面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另一方面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