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报名 - 正文

 
2011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12
来源:2exam.com 2010-12-15 【字体:小 大】
2011年考研政治应试精华试题及解析017

 

 61.纯粹的商品买卖活动是不创造剩余价值的。商业加价只是商业资本家获取商业利润的方式,而不是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商业利润的源泉是:
  A.商业资本家从商品的贱买贵卖中获得的
  B.产业资本家让利给商业资本家的
  C.商业资本家剥削其雇佣工人获得的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
  商业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职能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资本。商业资本作为职能资本,其职能是通过商品的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从表面上来看,商业利润是商品销售价格高于商品购买价格的差额。但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于商业资本家承担了产业资本家的部分职能,因此产业资本家不能占有全部的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同时,商业资本家专门从事商业活动,可以使产业资本家节省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比产业资本家自己经营商业更为有利。因此,产业资本家也愿意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让渡利润的方法就是将商品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售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商品的生产价格把商品销售出去,获得商业利润。由此可见,商业利润在实质上不过是产业工人所创造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因此,第60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61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4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2.商业资本的职能是专门销售商品,实现包含着剩余价值的价值。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这是:
  A.商业部门和银行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
  B.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
  C.银行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
  D.商业资本家剥削商业店员并对商品贱买贵卖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业利润的来源。
  商业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中执行流通职能的资本,理应同产业资本一样获得利润。然而资本在流通领域内的纯粹职能,只是实现商品形态变化,既不生产价值,也不生产剩余价值。但是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商业资本是起中介作用的资本,它媒介着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媒介着商品的实际交换。因此,商业资本同在生产领域内执行生产职能的产业资本一样,也要获得平均利润。同样,这是通过商业部门的资本和产业部门的资本之间的竞争和转移而获得的。“因为商人资本本身不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很清楚,以平均利润的形式归商人资本所有的剩余价值,只是总生产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4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3.凡是职能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在数量上都相当于平均利润。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借贷资本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
  职能资本是指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在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中,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货币资本是职能资本。借贷资本不是职能资本,而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持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贷款给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于是就形成了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这部分闲置的货币资本就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出来,转化为借贷资本。所以,借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并为职能资本服务的。它从属于职能资本,归根到底是从职能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在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中,职能资本都要参与平均利润的分配。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只是他转让给的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要低于职能资本家,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一般情况下,利息要低于平均利润,否则职能资本家得不到任何利益,就不会借款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4.银行资本从所有权来看,其构成是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两部分。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
  A.存款利息低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B.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C.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
  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贷款和借款中介的企业。主要职能是:一方面,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居民手中暂时不用的货币集中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发放贷款的方式,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银行资本,从所有权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从经营借贷资本并以自身资本用作借贷资本看,银行资本属于借贷资本的范围;从经营一种资本主义企业并获得平均利润来看,银行资本又具有职能资本的特点。
  银行资本家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且也必须取得平均利润。这也是产业部门、商业部门和银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银行利润是由借款的利息(高)和存款的利息(低)的差额减去银行的业务费用构成的。银行利润主要来自贷款的利息,而贷款利息是职能资本家所获得利润的一部分。银行资本家兼具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特点。所以,银行利润也是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之所以能够以银行利润的形式分占一部分剩余价值,是由于依靠了银行雇员的劳动。银行雇员和商业雇员一样,他们本身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是能够实现剩余价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3页。
  65.利息率是指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
  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B.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C.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D.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借贷资本家是凭借资本的所有权获得利息,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但从现象形态上,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产物,企业利润表现为职能资本家经营企业的报酬。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实质上,利息既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的体现,又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的体现。
  利息率是指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要低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得不到任何利益,就不会借款了。利息率也不能等于零,否则就没有人愿意贷出货币资本了。因此,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从理论上看,利息率的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影响利息率的因素还有:借贷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价格变动的预期;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形势。此外,在上述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借贷资本是指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取得利息而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所有者贷出货币时虽然放弃了使用权,但却凭借其所有权获得利息。借贷资本利息的本质是:
  A.通过G-Gˊ形式从流通中产生
  B.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C.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
  D.借贷资本的所有权的产物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借贷资本利息的本质。
  借贷资本的形成和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必然形成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用于积累但尚未进行投资的剩余价值。与此同时,社会上也有一部分资本家因手中的货币资本的不足而需要补充。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持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贷款给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于是就形成了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这部分闲置的货币资本就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出来,转化为借贷资本。所以,借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并为职能资本服务的。它从属于职能资本,归根到底是从职能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
  由于借贷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同一个资本取得双重存在,都对利润拥有某种索取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资本除了作为货币具有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资本来执行职能的使用价值,也就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职能。与此相适应,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相应地分割成为两个部分:借贷资本获得利息,职能资本获得企业利润。由于平均利润只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借贷资本的利息也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的转化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7.银行利润是由借款的利息(高)和存款的利息(低)的差额减去银行的业务费用构成的。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也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银行利润按其自有资本计算:
  A.等于平均利润
  B.低于平均利润
  C.高于平均利润
  D.高于商业利润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银行利润的理解。
  资本家经营银行所获得的利润叫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是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再扣除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后形成的。银行利润来源于职能资本家支付的贷款利息的一部分,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银行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反映了银行资本家凭借银行雇员的剩余劳动占有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关系。由于银行也是独立经营的资本主义企业,所以银行资本的自有资本部分也要求取得与其投入资本相适应的社会平均利润,也就是说银行利润在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3页。
  68.由于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平均利润可分割为:
  A.商业利润和利息
  B.产业利润和银行利润
  C.企业利润和利息或股息
  D.银行利润和企业利润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借贷资本的掌握。
  借贷资本是和职能资本相对立的所有权资本,也就是财产资本。它的存在,使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借贷资本所有者把货币作为资本时所取得的一种追加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让渡给职能资本家,但保留了对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并凭借其所有权取得了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即利息。
  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这是因为:职能资本家使用借入资本经营企业时,一般都能获得平均利润,他必须从中拿出一部分付给借贷资本家。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利息是借贷资本家从职能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归根到底说,它是社会总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的特殊转化形式。这样,平均利润就要分割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而得到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进行生产经营而得到的企业主的收入,即企业利润。企业主收入是在利息存在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是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9.股份公司是通过法定程序发行股票合资经营的企业,是一种以集资入股为特征的现代企业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典型形式。股份公司的建立表明:
  A.劳动者成了企业的主人
  B.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
  C.经理阶层代替了资本家
  D.社会资本代替了单个私人资本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
  股份公司是以招募股份或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股份资本),统一经营的企业。资本主义初期,企业多是资本家独资经营或合伙经营的。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出现和铁路的修建等,所需资本数额日益增大,而单个资本家所拥有的资本数额有限。为解决这个矛盾,股份公司便迅速发展起来。所以,股份公司的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而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必然联系。
  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本的私人所有制和企业的雇佣劳动制度的根本性质并没有改变,但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私人资本已由股份公司统一占有、支配和使用,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私人企业已由股份公司统一经营,取得了社会企业的形式。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调整。这种调整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强了资本的集中,优化了资源配置,培养了经理阶层,提高了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滋生投机和欺诈活动,又深化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并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提供了过渡形式。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关系,正如马克思说的,“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不仅如此,垄断阶段的股份公司的控股权掌握在大股东即垄断资本手里,是有利于垄断资本控制和支配中小资本和社会各阶层货币收入,以扩大垄断资本支配范围的生产组织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3页。
  70.有一股份公司每份股票的票面额是1000元,股东某年度可从股份公司每股分得10元股息,而当时银行的利息率为4%,其每股股票的价格是:
  A.400元
  B.300元
  C.250元
  D.200元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股票价格的计算。
  股票在市场上的转卖价格不等于股票的票面价值,而是依照股票收入资本化原则来确定的。理论上,股票价格是未来各期股息的折现值。股票基础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量/利息率。由于股息量为股票面额乘以股息率,股票价格公式还可表示为:股票价格=股票面额×股息率/利息率。股票价格=预期股息收入/银行存款利息率。根据此公式,股票价格=10元/4%=250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4页。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考研报名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试题答案
    复试分数线
    考研调剂
    考研录取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研究生招生
    模拟试题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