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1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7
来源:2exam.com 2010-12-14 【字体:小 大】
2011年考研政治应试精华试题及解析010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D.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在它对社会存在的依赖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与社会存在相脱落、相背离的性质和倾向。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呈现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其次,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在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从理论上说,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应该是先进的,反之亦然,但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和现实中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是较高的,有些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可能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题中提到的法国和英国的对比,就是很好的证明。再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题中选项A和D都是错误的,都否认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大纲解析》第47页。
  2.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范畴。
  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要素和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包括人口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要理解社会存在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关键是要把握实践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存在范畴的主要内容;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要以自然界为对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即人化自然以及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力量即生产力,都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但是其中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则是从属的,第二位的,它们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大纲解析》第47页。
  3.2006年9月8日,中国首次设立环境保护科普创新奖,弥补了行业空白。这说明中国公众对地理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意识到环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它是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B.它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决定社会的性质
  C.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D.它间接地制约着社会发展的速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等。地理环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A.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变化
  B.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的制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虽然地理环境能够影响生产发展的速度和形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实践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一般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社会本身的生产劳动来影响社会的。因此,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刚刚脱离动物界的时候,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完全在盲目的自然力的控制之下,自然对社会的支配力量是极其巨大的,而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则是极其微弱的。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地理环境对社会的支配力量逐渐减弱,而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则逐渐加强,自然界逐渐由异己的力量变成听从人们支配的力量,可以这样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地理环境对社会的支配力量成反比。总之,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的。因为地理的环境的不同,人的心理特征和生理变化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7页。
  5.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人口增长总要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这一个“永恒的规律”的作用。马尔萨斯这一观点
  A.把人口因素看成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因素
  B.曲折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相对过剩的事实,却掩盖和歪曲了事实的本质
  C.在重视人口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出人口发展的规律
  D.注意到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口决定论的观点辨析。
  人口决定论是主张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大批工人纷纷失业,出现了相对人口过剩的现象。18世纪早期法国学者杜尔阁首先提出人口多于财富,人口增长永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的观点,将人口增长看作妨碍社会进步,给人自身带来贫困和灾难的主要因素。18世纪中期的英国学者马尔萨斯进一步将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相对过剩的现象绝对化,臆造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1、2、3、4、……)增长,人口按几何级数(1、2、4、8、……)增长,生活资料增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并把这种规律说成是劳动人民失业、饥饿和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这个规律。美帝国主义也曾把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以此为他们在中国的失败寻找理由。在当代,新马尔萨斯主义者继续宣传人口决定论,把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和落后说成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过多的结果,以此为他们的侵略和掠夺进行辩护。马尔萨斯的人口决定论注意到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他所谓“永恒的规律”则是纯粹的虚构。这个理论为资本主义的侵略和资产阶级的剥削辩护,具有消极一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7页。
  6.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变量。从国际比较来看,如果我国长期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将使中国与印度在劳力资源与总抚养比等方面的竞争地位由显著优势变成严重劣势。因此,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是“人口政策进入特殊而关键的时期”。从总体上看,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是:(1)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只有在一定数量的人口基础上才能进行社会的生产。这一点,在人类社会产生的初期表现得最为明显。人类要脱离动物状态,就必须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劳动力和自己能力的不足。因此,没有足够的人口就不能进行生产,也不能形成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固然主要依赖物质资料的生产,但同时也依赖人自身的生产,人口的繁衍作为一种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力资源,其源源不断地供给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2)人口数量和质量构成因素对社会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人口增长的数量和幅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比例构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密度和增长速度是否同生产发展的状态和需要相适应,会对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这是因为,一个社会人口数量的多少和构成如何,不能决定该社会的性质,也不是造成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相反,一个社会的人口的多少,增长的比例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水平才能予以合理的确定,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7页。
  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总和。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国家政权
  B.生产方式
  C.阶级和政党
  D.地理环境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具体内容。
  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能够影响生产发展的速度和形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构成因素对社会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任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都是由这三方面组成,它们互相作用、相互制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考生同时也要注意,在这三方面条件中,唯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因为只有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它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7页。
  8.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
  A.它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B.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
  C.它是判断各种经济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
  D.它决定着社会关系的其他的两个方面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只有生产资料所有制才能把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有可能的变成现实的;只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人和物结合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才是区分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判断各种经济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3页;《大纲解析》第52页。
  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表现在
  A.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C.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
  D.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重要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二者构成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活方式的重要作用,表现在:(1)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绝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存在。只有唯物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产不仅直接地生产出人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生产出各种社会关系。物质生产构成整个社会形态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和面貌,每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归根到底是由其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来决定的。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3)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历史从一个阶段进土另一个阶段,社会从旧的形态发展到新的形态,其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发展和变更中去寻找。社会历史的发展,说到底是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更替的历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8页。
  10.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力》中提出:“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越多,就越难以接受那种认为宇宙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观点。与其说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说他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这说明
  A.人与自然应当遵循和谐的整体发展目标
  B.人与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必须从整体生态系统中去考察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D.自然历史的变迁永远为人类所主宰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与环境的关系。
  纳什这一观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要求人类必须普遍树立生态意识,必须把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放到一个更广放的系统——生态系统中去考察,而不是人为地将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工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社会的短暂发展。在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其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反面证明了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8页;《大纲解析》第48页。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考研报名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试题答案
    复试分数线
    考研调剂
    考研录取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研究生招生
    模拟试题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