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复习 - 正文

 
2011年考研政治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
来源:2exam.com 2010-12-13 【字体:小 大】
2011年考研政治应试精华试题及解析014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B.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D.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没有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而是建立在吸收、改造和综合前人一切优秀思想成果(包括自然科学伟大成就)并加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上产生的,尤其是19世纪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主要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的思想来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其中,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所取得的成就,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流通转向生产,创立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正是由于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创立,创造价值的劳动才被明确地归结为人类的抽象劳动,并把它同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区分开来,才使劳动价值论奠定在牢固的基础上,确立了真正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9页;《大纲解析》第74页。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吸收和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第一次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面吸收了重商主义关于货币和对外贸易的观点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强调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认为利润、地租等“收入”都是工人创造的劳动产品的转化形式,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正是来源于此。重商主义是“政治经济学的前史”。因为它把经济学研究的范围限于流通领域,而古典政治经济学克服了重商主义的研究局限,将研究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使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得以创立。马克思评价说:“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76页)因此,C选项也是错误的。D选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因而也是错误的选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9页;《大纲解析》第74页。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为:
  A.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它触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研究的最高成就
  C.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
  D.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显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十九世纪中叶,随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显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发展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客观上要求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这也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思想体系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来研究政治经济学,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9页;《大纲解析》第74页。
  4.江泽民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根本上是由它内在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在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开放性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发展性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实践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原理是从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并在这一实践中得到检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是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的根本所在。所以A和D项正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自我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时刻关注着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每一重大变化,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进行着理论创新。所以B项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还具有发展性,这可以通过半个世纪以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来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决定了它能够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其发展性也就内在地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9页;《大纲解析》第74页。
  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这是因为:
  A.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
  C.物质资料生产领域中的矛盾是人类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D.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界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人们要生活,就需要有生活资料。人们要获得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这正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人类社会除了生产活动外,还要进行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社会活动。而这些活动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包括我们的国防与军事活动,一刻都脱离不了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这表明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领域中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正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因此,ABC项是正确答案。而D项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概念的解释,而不是“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原因解释。因此是错误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00页;《大纲解析》第75页。
  6.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是:
  A.生产方式                                 
  B.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C.科学技术与管理                           
  D.劳动者的劳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资资料生产总过程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定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其发生变化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的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这三要素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条件。无论是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还是生产力获得了较大发展的现代社会,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的,从而是最具有普遍性的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的主观因素,起主导作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通称为生产资料,是生产的物质条件。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就是人们通过自己有目的的活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创造出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全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01页;《大纲解析》第75页。
  7.劳动资料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一个现代化的苹果栽培农场的劳动资料包括:
  A.农业机械             
  B.作业管理           
  C.土地           
  D.苹果树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资料的具体内涵。
  劳动资料,又称作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的质与量都在不断发展,范围在不断扩大,其使用效能也在不断提高。苹果栽培农场的劳动资料是农业机械和土地。D选项是劳动对象。B选项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必须遵循的科学管理方法,科学的作业管理会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01页;《大纲解析》第75页。
  8.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A.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             
  B.是划分各种经济时代的主要标志
  C.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D.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工具的地位和作用。
  在劳动资料系统中,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主干,是“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是其他物质资料成为劳动资料的前提。生产工具是人所达到的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人类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历史。但是,生产工具不能脱离其他劳动资料发挥作用,尤其在现代化生产中更是如此。生产工具和整个劳动资料系统的发展导致全部生产力系统的发展,新生产工具的发明导致新劳动资料系统的出现,也就是新生产力的形成。因此,生产工具成为划分各种经济时代的主要标志。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01页;《大纲解析》第75页。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具有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主要是指:
  A.不仅要研究本质层次,也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
  B.不仅要研究经济制度,也要研究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
  C.不仅要阐述社会经济现象,也要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D.不仅要研究如何利用经济规律,也要研究如何创造经济规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具有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可以概括为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层面。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本质层次即属于社会基本经济性质层次的生产关系,也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即属于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生产关系。在研究、揭示生产关系的本质时,结合对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分析和探讨,可以从比较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和趋势中更好地把握一定经济制度的运动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实现政治经济学的功能及其历史使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01页;《大纲解析》第75页。
  10.有的经济规律只在某一个特定的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表现为某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质,如:
  A.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         
  B.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
  C.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                    
  D.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规律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考研报名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试题答案
    复试分数线
    考研调剂
    考研录取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研究生招生
    模拟试题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