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2017考研 - 历年真题答案 - 考研政治 - 正文

2013考研政治模拟试题答案:毛中特

来源:2exam.com 2013-1-4 13:32:23


第七章客观题

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十八大关于改革的表述

2、实行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第八章客观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所有制、分配制度、宏观调控

3、公有制实质和核心、实现形式

4、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5、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

6、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十八大

7、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如何推动

8、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基础、核心、动力;生态文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八章主观题

1、材料: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考点:

(1) 结合材料,阐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内涵。

(2) 结合材料分析,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案:

(1)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第一,要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第二,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第三,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第四,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2、材料: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3日上午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2010年2月4日 《人民日报》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考点:

(1) 结合材料,分析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工业发展提出怎样的要求?

答案:

(1)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两个坚持”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第二,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三,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工业发展提出的要求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3、材料: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考点:(1)把生态文明加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原因何在?

(2)我们应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怎样塑造美丽中国?

答案: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

当前,一些地区出现大气、土壤等污染较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而这些问题已经对科学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危害。

(2)第一,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第三,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设美丽中国,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一、客观题: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3)毛泽东的《战争和战略问题》明确指出中国革命要走“相反的道路”,确立了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道路。

2.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出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2)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

(3)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A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a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工人阶级与非劳动阶级的联盟)

B我党在统一战线中积累的最根本的经验: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3.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新的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的表现

所处时代、领导力量、指导思想、革命前途

(3)经济政策: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所有制、保护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

4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三种主要的经济成分、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矛盾、这一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的两重性

5.关于社会主义改造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2)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各阶段的方针、原则、方法、形式、性质及特点

二、主观题:

第一个主观题:

材料1

“在斗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材料2

“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

材料3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经验,表明了当资产阶级追随着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的时候,革命是如何地前进了;及至无产阶级(由共产党负责)在政治上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尾巴的时候,革命又是如何地遭到了失败。这种历史不应当重复了。依现时的情况说来,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抗战的目的就不能实现,祖国就不能保卫,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就不能成功。” ——毛泽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2,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态度。

(2)根据材料3,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和策略方针是什么。

答案:(1)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时期,由于缺乏革命斗争的实践,对中国社会状况和革命性质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所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规定,中国共产党“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说明此时党对统一战线策略还缺乏认识。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毛泽东提出“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说明此时党对统一战线策略开始有了正确的认识。

(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在革命进程中,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第二个主观题:

材料1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2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材料3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1,说明我国195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性。

(2) 根据材料2和3,说明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

答案:

(1)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可能性: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2)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个主观题:

材料1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2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摘自《十八大报告》

“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摘自《十八大报告》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1,说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2) 根据材料2,说明应如何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第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第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第六,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