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2010年全国特岗教师热点招聘
点击查看近期全国各地教师招聘
各学科说课稿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教师
教师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个职业,要全面地理解和界定教师,就必须把教师作为 一个集合体,从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进行考察。
一、教师职业认识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门古老的职业,它的产生、存在与发展同整个 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正确地认识教师职业及其发展,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意义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教师职业经历了一个从非专门化、经验化到专门化的漫 长的发展过程。
1. 古代教师职业的非专门化阶段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社会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在生产和生活中以“长者为师”, 即不存在专职的教师。随着独立形态学校的形成,也就有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国的 春秋战国时期,在孔子首创的私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以教为业并以此谋生的专 职教师。但是在古代社会,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由于教师承担的主要职能是道德 教化,因此,凡是掌控“道”的人都可以成为教师,如欧洲的神职人员、中国的官 吏等,一般不需要专门的师资机构来培养,由此形成了长者为师、典范为师、以吏 为师、以僧为师等古代教师的基本特色。
2. 近代教师专业化的初级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西方各国的学校教育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特别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的变更,使得教学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们对教学的复杂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同时 还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技能技巧和方法。教师的专业性逐渐凸显,对教师资格有了一 定的要求,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化的训练,以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1681年, 拉萨尔在法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师资培训学校,但是在早期的师资培训学校,培 训以“学徒制”为主,教师的培训仅被视为一种职业训练而非专业训练。19世纪初 期,法国开始实施初等教育教师考核和证书制度,教师职业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教育理论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对教师职业还 缺乏深入的认识,教师职业的自我意识还未觉醒,“智者为师”、“学者为师”是这一 时期占主流的教师职业观,教师职业的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
3.教师专业化的深入发展阶段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教育与国家、人的发展关系0益密切, 从政府到公众对教师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希望教师面对日趋复杂 的教育问题时,能像医生、律师那样,提供成熟自主、公正自律、富有成效的教育 服务,而不是凭直觉和经验开展教育工作。20世纪中叶以后,教师的专业化开始向 纵深方向发展。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关于教师地位的政府伺特 别会议”。会议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 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 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 任。”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国际间教育学者和政府人士共同讨论,给予教师以专业的 确认和鼓励。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加强 变化世界中教师的作用》为题,明确指出“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 作条件的策略”。
1986年6月21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把各级各类教师列入了 “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 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并 实行“教师职务制度”,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度”。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 格条例》,2000年9月,教育部颁发《〈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 在我国正式启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把实现教 师职业的专业化摆上了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