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2010年全国特岗教师热点招聘
点击查看近期全国各地教师招聘
各学科说课稿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共同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包 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 反映。
一、师生关系的教育作用
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的持续 交往中完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保证。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 人格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有思想、有感情,对于教师的教不是无条 件的接受,而是有选择的吸收,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直接影响着教 学效果。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以积极 主动的心态面对教育教学过程,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也易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使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也是教师和学生 在学校生活中生存方式的具体表达,师生关系的交往方式和活动形态的不同,表达 着教师和学生对生命的不同理解。教师和学生在双方的持续交往中,体验着人生的 价值和幸福,感受着人格的尊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影响着学生和教师 的人生态度和行为选择,终而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持续交往而形成的。良好的 师生关系不仅对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其关系本身也在生 成着教育资源,并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信任感、民主平等的意识和行为、尊重他人 等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校园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
二、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由于他们各自的身份独特和之间 的地位复杂,使得师生关系表现出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授受关系,教师处于教育和教 学的主导地位。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正确地处理这种授受关系,在相当 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
1.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在知识上,教师是知之较多者,学生是知之较少者;在社会生活经验上,教师是 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和学生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的任务是发挥这种 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单 向传输过程,它需要有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我们的教育所要培养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 展的人,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 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不能想象,消极被动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主动积极发 展的人来。但同时个体身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由外在因素通过学生内在因素起作 用的结果。没有个体主动积极的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 中的积极内化,学生的主动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3. 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 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于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而不是永远牵着老 师的手。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习的标准,道德的准则,价值的取向也是不 断变化的,整个世界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多元化。我们不可能期望在学校里教 授的东西使学生受用终身。我们不仅要认可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 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也对教育工作者 提出了不同的素质要求。
1.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学生是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的人,享有宪法、民法所赋予的一切权 利,同时还享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赋予的权利。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 世界,在人格上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是以独立的个体与教师共同完成教育活动。 因此,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应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关系。教师也只 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具有自主性和发展需求的人,才能真正与学生进行平等的 交流与对话,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2. 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则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专 制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等级主义,其必然结果是导致学生的被动性 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作为对这种****型师生关系的反抗,19世纪末 以后,出现了以强调“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在哲学上它强调学生的主 体地位,强调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对改变传统的师生对立状态起到了明显 的促进作用,但在管理上却出现了一种放任主义的倾向,这对于学生活动的积极 性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是不利的。所以,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 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 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