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2.D【解析】由广义的教育目的定义可知。
3.A【解析】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4.D【解析】教育无目的论是杜威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5.C【解析】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
6.A【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7.B【解析】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8.A【解析】略。
9.D【解析】略。
10.A【解析】题干是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过程是指由若干能够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组合而成的有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双边互动的活动进程。
11.C【解析】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涂尔干。
12.A【解析】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3.D【解析】由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可知教育目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4.B【解析】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
15.B【解析】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16.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可知,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诺笃尔普。
17.C【解析】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18.B【解析】素质教育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9.A【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见教材中对德育的阐释。
20.C【解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涉及政治问题,故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