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教师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正文

山东2010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三

来源:fjzsksw.com 2010-5-6 8:42:34


16.智商(IQ)等于( )。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答案与解析:选A。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实际年龄是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简称CA。智力年龄是指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简称MA。因为智力测验的题目按年龄分组。据此公式计算得到的智商属于比例智商。因此,答案选A。  
17.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是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与解析:选C。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为:①感知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②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③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④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因此,答案选C。 
18.如果儿童处于2~7岁年龄阶段,那么它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与解析:选B。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关于年龄的划分如下:感知运动阶段为0~2岁;前运算阶段为2~7岁;具体运算阶段为7~11岁;形式运算阶段为1l、12~15、16岁。因此,答案选B。 
19.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 
A.学前期 
B.青年期 
C.学龄期 
D.成年早期 
答案与解析:选C。 
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①婴儿期(0~2岁):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4~7岁):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因此,答案选C。 
20.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处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答案与解析:选A。 
原理同上题。 
21.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答案与解析:选A。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因此,答案选A。 
22.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答案与解析:选B。 
认识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因个体之间的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在个别差异。因此,答案选B。 
2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答案与解析:选B。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因此,答案为B。 
24.智商(IQ)等于( )。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答案与解析:选A。 
25.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答案与解析:选B。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其中,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因此,答案选B。 
26.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 )。 
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B.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C.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答案与解析:选B。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体现出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答案选B。 
27.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 
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答案与解析:选C。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因此,答案选C。 
28.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答案与解析:选B。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考试/大$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教师与家长的期待是外部动机,也是一种低级动机,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兴趣、主动性才能起作用。因此,答案选B。 
29.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 )。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答案与解析:选D。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首先由班杜拉提出。因此,答案选D。 
30.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答案与解析:选A。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因此,答案选A。 
31.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答案与解析:选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因此,答案选B。 

推荐链接:
山东2010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二
山东2010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