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江苏中考 - 徐州中考 - 正文
徐州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试卷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2-2-29 20:53:48 【字体:小 大】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考试(3) 徐州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试卷答案
全卷共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11年1月11日,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因材施教         B.实行仁政          C.“仁”和“礼”      D.为政以德
2.秦始皇雄才大略,开创封建重于集权制之先河,其重要举措是
A.推行郡县制         B.开创科举制         C.推行儒家教育    D.焚书坑儒
3.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此对话与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海国图志》    《孔子改制考》      《民报》       《新青年》
  A.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探索史       B.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沉沦史
  C.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D.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抗争史
5.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龚书铎教授认为: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6.清末一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一地界,我们这些个做小生意的不能随便出入的,更不用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一地界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签定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能大大激发我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请你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将下列有关晚清的影视作品排序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②③④①
8.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接受了新生事物的上海市民,你不可能
A.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B.在报纸上看新闻        
C.乘火车或轮船出行              D.见到官员行跪拜礼,称“老爷”
9.1912年定为民国元年。右图《革命》发行的时间(中
国民国十四年十二月)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A.1923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6年
10.“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集中发展
A.农业      B.商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1.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作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方针
 D.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12.打破地区间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
1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人民宪章》
14.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事件,最能表明这一点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联合国的成立
C.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结成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5.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当年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A.美国的杜鲁门主义出台
  B.美国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9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卷面分1分,共30分。
 (9分)16、综合探究题
201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迎来90周年纪念,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奋斗的目标,请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开天辟地 党史的诞生 
图二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图
图四: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1)据图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哪里召开?(1分)
   
(2)据图二,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什么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3分)
   


(3)据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取得什么革命的伟大胜利?当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名称什么(3分)
   


(4)据图四,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分)

 

(10分)17.提取材料信息、联系现实并获取历史经验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材料二:“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并且成立新的政府。”
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文件? (3分)


(2)上述文件分别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颁布的?(3)
 
(3)上述三个国家颁布的文献是其民主法制进程的有力见证,均体现了什么理念(2分)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请写出此时期通过改革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两次改革的名称。(2分)

 

(10分)18、上海的城市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开埠以前,上海还只是被称作“苏州府上海县”、“小苏州”。而到了20、30年代,上海便享有了“大上海”的称号,而无锡反而被称为“小上海”。上海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请回答:
(1)上海开埠始于近代史哪一条约的签订?(1分)

(2)上海同样见证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写出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和民用企业。(2分)


(3)1915年,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上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2分)


(4)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2分)


(5)新时期,上海的什么地方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新飞跃?(1分)上海的沧桑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C A B D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B A D C 
二、非选择题
16、
(1)上海(1分)
(2遵义会议(2分)毛泽东(1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2分)《共同纲领》(1分)
(4)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分)
17
(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3分)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3分)
(3)自由、平等、民主(2分)
(4)日本明治维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2分)

18
(1)《南京条约》(1分)
(2)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2分)
(3)民主、科学(2分)
(4))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2分)
(5)上海浦东新区(1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上海的今天。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之路。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得分)(2分)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