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掌握《Go for it》词汇表中所列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8.理解构词法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合成词、派生词、转化词及常用词汇的缩写和简写。如:
合成词:blackboard,part--time,homework
派生词:work---worker, help---helpful, easy---easily, like---dislike
语
法 名
词
代
词 9.了解名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理解并能区别所学的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10.熟练掌握所学可数名词复数形式的构成及用法。
11.掌握物质名词及其数量的表达方式。如:a cup of tea,two bottles of milk等。
12.掌握常用专有名词的一般用法。如:China,Jim,the Great Wall等。
13.熟练掌握所学名词所有格的用法。如Lucy’s coat,Teachers’ Day,the name of the street等。
14.了解集合名词(如:people,class)和抽象名词(如:homework)的概念及一般用法。
15.熟练掌握人称代词主格和宾格的形式及基本用法。
16.掌握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形式及基本用法。
17.掌握常见不定代词的基本用法。如:some, any, both, all, many, much, few, little, other, another, something, everyone, nobody等。理解其它常见不定代词的一般用法。
18.熟练掌握指示代词的基本用法,并理解其在上下文中的指代用法。
19.熟练掌握疑问代词的基本用法。
20.理解反身代词的基本用法。
21.掌握it表示天气、时间、距离等的基本用法。如:It’s sunny today. It’s eight o’clock. It is 5 kilometers from here.
数
词 22.掌握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形式及基本用法。
23.熟练掌握时间及日期的基本表达方法。
24.掌握日常交际活动中数词的常见用法。
如:No.5, Lesson One等。
25.理解数词的某些特殊用法。如:hundreds of等。
介
词 26.熟练掌握常用介词的基本用法(表示时间、日期、地点、位置、方式等)。如:
in, on, at, of, to, from, by, with, for, about, after, before等。
27.理解第26项所列介词的其他用法及所学其他介词的一般用法。
连
词 28.掌握并列连词的基本用法。如:and,but,or,so等。
29.掌握常用从属连词的基本用法。如:when,after,before,as soon as,because,if等。
形
容
词
和
副
词 30.熟练掌握形容词作定语、表语及宾语补足语的用法。
31.熟练掌握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原因等疑问副词的用法。
32.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规则变化形式。
33.熟练掌握常见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不规则变化形式。如:good,
well,many,much等。
34.掌握little, far, ill, bad, badly等词的不规则变化形式。
35.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等级的基本句型及基本用法。如:
as 原级 as…
not as(so) 原级 as…
比较级 than…
the 最高级 …in(of)…
Which (Who)… 比较级,…or…?
Which (Who)… 最高级,…,…or…?
36.初步掌握much, a little等副词修饰形容词、副词比较等级的用法。
37.初步掌握常用同义副词在用法上的区别。如:also, too, either, already, yet等。
冠
词 38.理解冠词的基本用法。
动
词 39.熟练掌握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过去式、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的形式。
40.熟练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的构成和基本用法。
41.理解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时的构成和基本用法。
42.熟练掌握连系动词be的用法。
43.初步掌握become, get, look, turn等连系动词的一般用法;
44.掌握助动词的一般用法。
45.了解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用法。
46.掌握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如:can, may, must, need等。
47.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及带有can, may, must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的构成和基本用法。
48.掌握动词不定式作宾语、宾语补足语、状语以及和疑问词连用构成不定式短语的基本用法。
49.理解动词不定式作主语、定语和表语的基本用法。
50.初步掌握延续性动词和瞬间动词在用法上的区别。
句
子 51.了解句子成分。
52.掌握五个简单句和there be句型的基本用法。
1)主语 系动词 表语
2)主语 不及物动词
3)主语 及物动词 宾语
4)主语 及物动词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
5)主语 及物动词 宾语 宾语补足语
6)there be句型
53.掌握陈述句、祈使句的构成及基本用法。
54.掌握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的构成及基本用法。
55.理解反意疑问句的构成及基本用法。
56.理解感叹句的构成及用法。
57.掌握并列句的构成和用法。
58.掌握状语从句的构成和用法。
59.熟练掌握宾语从句的构成及基本用法。
60.理解定语从句的构成及基本用法。
功能意念
掌握《英语课程标准》中五级要求的功能意念项目。
话题 掌握《英语课程标准》中五级要求的话题项目。
语言技能细目
技能
能力要求
听 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5.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
6.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说 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
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3.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
4.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读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意图。
写 1.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2.能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和句型,按照题目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短
信等文段,能简单描述人物、活动或事件。
3.能就与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表述事实,表达观点、情感
和态度等。
4.能正确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5.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卷形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听力考查占25分。
三、题型结构:
考试题型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听力,第二部分为英语知识运用,第三部分为综合阅读,第四部分为写。
第一部分:听力
本部分共二节,测试考生对口头英语的听辨、反应、理解的能力。
第一节:共9小题,每小题1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9段对话内容,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读一遍。
第二节:共16小题,每小题1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二遍。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5分钟(包含将答案转涂机读卡上的时间,下同。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二节,测试考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短语、日常交际用语及简单表达形式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要求考生根据具体的语境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在一篇120~150词的短文中留1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0分钟。
第三部分:综合阅渎
本部分共三节,综合测试考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6题,每小题1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掌握的文化或背景知识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7题,每小题2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2篇短文的内容,按要求作出最佳选择。
第三节:共7题,每小题2分。要求考生阅读2篇短文,然后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0分钟。
第四部分:写
本部分共三节,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一节:共6题,每小题1分。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完成句子中所需要的意义表达。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在一篇情景对话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填入恰当的语言,使补足后的对话情景完整、意义连贯,实现交际功能。
第三节:l题,满分10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或要求,用英语写一篇8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内容及目的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表格、提纲等。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四、试卷结构:
试卷分卷I选择题部分和卷II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上。卷面具体结构、内容、题量、计分和时间安排如下:
结构
内容
节
题量
计分
时间(分钟)
第一部分
听 力
一
9
9
25
二
16
16
第二部分
知识运用
一
20
20
30
二
15
15
第三部分
综合阅读
一
6
6
30
二
7
14
三
7
14
第四部分
写
一
6
6
35
二
5
10
三
1
10
(小计)
91 1
120
120
五、试题难度:
整卷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60~0.65之间。试题出现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其中以中等题为主。
理科综合
Ⅰ 考试内容
生物
【能力要求】
中考生物学要求测试识记、理解、综合运用三种能力,这三种能力表现为三个层级。
1、识记能力
(1)能回忆或再认识有关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2)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他可能产生的影响。
2、理解能力
(1)能阐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作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良好的健康意识。
3、综合运用能力
(1)能够运用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初步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能够运用文字、图表、图解、数据等表达形式准确阐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4)能够运用所学的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考试范围】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过程
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作出假设
应用已学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
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
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
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
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4.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5.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6.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与环境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和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2.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3.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4.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5.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6.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7.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8.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9.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生物圈中的人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
4.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概述血液循环。
5.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6.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7.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8.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9.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概述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人的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3.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两栖动物、鸟的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5.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
6.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7.收集和交流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等信息。
健康地生活
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2.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5.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6.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
7.说明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
渗透知识部分
1.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如:三病(性病、艾滋病、血吸虫病)防治、食品卫生等常识.
(1~2分)。
2.现代生产生活实用技术知识,如:水稻、油菜、食用菌(平菇、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3~5分)
化学
【能力要求】
1.中考化学要求测试记住、了解、理解三种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这三种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表现为三个层级。一般高层次要求包括低层次的要求。
a.记住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次。
b.了解 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包括有关的术语、概念、原理、规则、定理的再现或再认(知道、描述、指认、辨认、识别、举例、列举)。
c.理解 懂得“为什么”。①转换:把握同一类知识(概念和原理)的不同方面及其内在的一致性;②解释:说明事物的原因,回答“为什么”,能解释和说明一些化学问题。此类知识的考查重在知识的原因分析及运用能力上。
2.中考化学要求测试技能性学习目标的二个水平层次。
a.初步学习(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
b.初步学会(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制溶液、检验物质、使用化学用语、观察记录、简单计算)
3.中考化学要求测试体验性学习目标的三个层次
a.体验、感受
b.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
c.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考试范围】
一、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目的和要求
要素
目 标
提出
问题
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b
2.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1.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
b
2.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的意识。
b
制定计划
1.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
b
2.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b
进行
实验
1.能积极参与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