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湖北中考 - 黄冈中考 - 正文
2012年黄冈市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
来源:2exam.com 2012-2-29 14:41:03 【字体:小 大】
> 摩擦起电现象
 了解
 
13
 简单的电路图,电路的连接
 认识
 
14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认识
 
15
 电流、电压、电阻,串联、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了解
 
16
 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的测量、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独立操作
 
17
 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理解
 
18
 电功,电功率,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理解
 
19
 电功率的测量
 独立操作
 
20
 焦耳定律,有关热现象的解释
 了解
 
21
 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的正确安装
 了解
 
22
 磁场,电流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特点
 了解
 
23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哪些方向有关
 了解
 
24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电磁感应的应用
 了解
 
25
 电磁波,电磁波的应用,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了解
 
26
 物质的组成,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新材料及其应用
 认识
 
27
 原子和原子核,原子能
 了解
 
28
 物质的属性;密度的概念;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理解
 
29
 会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和密度
 独立操作
 
30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测量,力的示意图
 理解
 
31
 机械运动及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惯性及相关现象的解释
 认识
 
32
 压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理解
 
33
 液体压强特点,气体压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认识
 
34
 简单机械及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认识
 
35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的应用
 理解
 
36
 功、功率、机械效率
 认识
 
37
 动能,势能,机械能
 认识
 
38
 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能量转化及守恒;能源,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了解
 

 
Ⅱ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笔试、闭卷。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
题型及内容比例:
生物:
1.题型:单项选择题(12分)、简答题(23分),共计35分(含渗透卫生健康教育知识、血防知识、现代生产生活实用技术知识等内容共4~5分)。
2.试题难度: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难度控制在0.65~0.70之间。易:中:难约为4:5:1。
化学
1.试卷的题型结构:为了更好地体现化学新课程的特点,同时考虑学生答题的方便,2012年化学中考试卷的题型设计为:选择题(16分)、填空题(14分)、简答题(5分)、应用与探究题(10分)、综合与计算题(5分)等。
2.试卷的难度结构:整卷的难度应控制在0.60~0.65之间。易:中:难约为3∶6∶1。
物 理
1.题型:选择题(27分)、填空与作图(17分),实验与探究(16分)、综合应用(15分)。
2.内容结构:力学约占40%,光学约占10%,热学约占10%,电学约占35%,其它约占5%。
3.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整卷难度应控制在0.60~0.65之间。易∶中∶难比例约为3∶6∶1。
四.试卷结构和组卷原则
1、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2、选择题填涂答题卡。
3、同一学科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相对集中,独立记分。
文科综合
Ⅰ.考试内容
思想品德
【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命题应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正确处理信息材料的能力。主要包括识记、理解、运用、观察、评价、比较、分析、鉴赏、归纳、综合、联想、迁移、观点表达、逻辑思维等多种能力。“依据课标、紧扣教材、贴近生活、考察能力、控制难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考命题原则。依据重点教学内容(考点),结合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如漫画、事例、图表、数据等),采用情境式命题的方法,“出活题,考能力,”给能力较强的考生搭建平台,不让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占便宜。通过情境式命题,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该学科的学习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考试范围】
1.命题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删除部分除外,详见附录)
(3)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国内外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时事政治。(另见资料)
2.相关要求
(1)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在“三维目标”的落实方面分层要求。难度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为初级层次;“认识”、“懂得”、“学会”为中级层次;“理解”、“感受”、“掌握”、“活动”为高级层次。按照三级目标的要求,确定试题适宜的难度、合理的区分度、科学的信度和效度。
(2)按照“学生学什么教材,考试考什么教材”的要求,命题依据的教材以现任九年级学生所学的教材为准。
(3)考试试题内容的选定要努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体现思想品德学科课程的特点,努力体现德育特征和思想教育性的功能。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实际,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与“两个实际”和“三个贴近”的内在联系,“迎着热点上”,做到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努力运用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信息元素,创设情境,落实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考查目标。
(4)时事政治,只作中考的背景材料使用,内容以《初中时事政治专题学习材料》为参照。法制、安全(食品卫生)、禁毒、防“艾”、青少年心理健康、廉政文化进校园等内容会根据命题需要有选择的作为考试背景材料出现。
 附:2012年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目录
 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第一框:我知我家
 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第三课第一框:同学、朋友
 第四课第一框:我知我师,我爱我师
 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
 八年级下册:
 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
九年级全一册
第六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国家
      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七课第一框第一目:三步走战略
第十课第三框:未来道路我选择
历史
【考核目标与要求】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简要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必修内容。考虑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6个学习板块,作出部分调整,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1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2. 统一国家的建立
3.繁荣开放的社会
4.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6.科学技术
7.思想文化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1.近代化的起步
2.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3.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1.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4.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 社会生活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1.中古亚欧文明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1.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2.第一次工业革命
3.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4.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第二次工业革命
6科学与思想文化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4.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5.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6.科学技术和文化
地理
【考核目标与要求】
(1)考查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地理图像的基本方法、使用常用的地图,并能进行简单的绘制和从中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考查学生对地理图象和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
(3)考查学生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考查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
(4)考查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存发展和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地理知识,包括了解家乡、祖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知道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考试范围】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地理综合复习是在九年级参加升学考试前进行,其考试内容作了大量调整和删减,特别注重地理学科本质特性——区域性、特别注重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知道在哪里?有什么?特别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2012年考试内容为: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考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
1.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2.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考点二 地图
1.地图三要素。2.地形图的判读。3.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地图。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考点三    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特点。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相对位置、洲界。
考点四 天气与气候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分布、特点。
2.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叙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考点五 居民与地区发展差异
1.世界人口地区差异、人口问题。
2.世界三大人种的名称。世界主要六种语言和三大宗教名称。
3.主要的国际组织。
考点六 亚洲
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2.亚洲的地形特点。3.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考点七 东南亚
1.范围和国家。2.东南亚地理位置。3.东南亚气候特点。4.山河相间的地形。
考点八 中东
1.地理位置 2.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源)
考点九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范围和位置2.地形3.气候类型和特点
考点十 欧洲西部
1.位置和范围2.地形特征3.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考点十一 两极地区
1.两极的位置和范围。2.两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考点十二 日本
1.地理位置和领土构成。2.地形特点。3.气候类型和特征。
考点十三 俄罗斯
1.位置和领土范围。2.地形地势。3.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
考点十四 澳大利亚
1.位置和范围2.地形特征3.气候类型与分布特点
考点十五 美国
1.地理位置和领土构成。2.主要的地形类型、地形区。3.美国本土的气候类型。
考点十六 印度
1.位置和范围。2.主要地形及分布特点。3.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考点十七 拉丁美洲和巴西
1.位置和范围。2.地形分布。3.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考点十八 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考点十九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
1.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3.长江、黄河的概况。
考点二十 中国的地区差异
1.秦岭、淮河的位置。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叙述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主要省区、划分依据及主要因素。
3.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考点二十一 北京
1.北京的地理位置。2.北京的地形、气候。
考点二十二 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
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
考点二十三 珠江三角洲及港澳
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
2.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香港、澳门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
考点二十四 台湾省
1.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美丽、富饶的宝岛。
考点二十五 西部地区
1.西部地区的范围。2.西部地区的主要地形、气候。3.西部地区的重大工程名称。
第四部分 乡土地理
1.黄冈在湖北的位置。2.黄冈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
 
Ⅱ.考试的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三.题型及内容比例:
1.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难度控制在0.65~0.70之间。
2.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学科总分为 45 分,其中选择题 20 分,非选择题 25 分。
分值在所考内容中的占比:总分45分。其中八年级上、下册约占20分;九年级全一册约占25分。
3.历史:选择题18分,非选择题22分。
4.地理:
⑴.内容结构:地球和地图,约占10%;世界地理,约占40%;中国地理,约占40%;乡土地理,约占10%。
⑵.题型结构:选用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读图分析题(运用图表资料,通过填空、问答等形式呈现)。
⑶.分数结构:地理满分35分,其中单项选择题16分,读图分析题19分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