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不允许考生带计算器进入考场。
十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政策与制度保障。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十五、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两部分。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学科学习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侧重于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评价、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评价,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十六、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措施与方法
1、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主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在初中三年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评价等。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记录的情况要典型、客观、真实。
2、采用综合性评语、量化赋分和等级等形式呈现评价结果。综合性评语由教师评定,主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业状况采用量化赋分和等级表现形式。对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评价采用等级形式,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定,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同时要以实证性材料和数据为基础,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3、评价组织形式。学校成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
4、评价结果形成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作为高中学校学生录取的依据。
十七、招生范围
为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遏制部分高中学校乱拉生源的现象,继续严格实行按行政区域招生录取并注册学籍。市直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范围为全市;各县区所有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范围为本县区。民办高中学校的招生范围原则上为学校所在县区,招收其它县区的学生必须事先征得生源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意。
十八、填报志愿应注意的问题
1、考生成绩公布后,考生凭准考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填写或粘贴学业考试成绩等级单),到第一志愿学校报名填写志愿表,各县区、市直高中学校将考生报名信息汇总后报市教育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