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试规程
一、测试项目:
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四项。
二、报名资格:
1、必须是通化市直2012年应届初中毕业生。
2、必须是参加过2010-2011年市教育局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的考生,且经本人申请,学校同意,方可报名参加体育特长测试认定。
三、认定办法:
(一)田径
田径项目以参加2012年通化市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成绩为准,获运动会单项比赛前三名(含通钢二中、通钢三中)的初中应届毕业生,认定为本年度体育田径特长生。
(二)乒乓球
根据报名人数分组进行比赛,按名次确定。
(三)篮球、排球
按照各类别考生成绩60分以上人数的30%比例录取。
篮球特长生测试标准
一、单脚助跑摸高:15分
男子摸高3.05米,女子摸高2.60米,每降低1公分,递减1分。 男子摸高查分表:
成绩(米) 3.05 3.04 3.03 3.02 3.01 3.00 2.99 2.98 2.97 2.96
得 分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成绩(米) 2.95 2.94 2.93 2.92 2.91 2.91米以下
得 分 5 4 3 2 1 0
女子摸高查分表:
成绩米) 2.60 2.59 2.58 2.57 2.56 2.55 2.54 2.53 2.52 2.51
得 分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成绩(米) 2.50 2.49 2.48 2.47 2.46 2.46米以下
得 分 5 4 3 2 1 0
二、 往返运球上篮:25分(其中达标为20分,技评为5分)半场
往返运球投篮四次,球投进后做下一个动作。每名运动员给两次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男子33秒为16分,女子37秒16分,每增加0、5秒递减1分,见图一。
图一 图二
男子往返运球上篮评分表:
成绩 33〞00 33〞50 34〞00 34〞50 35〞00 35〞50 36〞00 36〞50
得分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成绩 37〞00 37〞50 38〞00 38〞50 39〞00 39〞50 40〞00 40〞50
得分 12 11 10 9 8 7 6 5
成绩 41〞00 41〞50 42〞00 42〞50 43秒以上
得分 4 3 2 1 0
女子往返运球上篮评分表:
成绩 37〞00 37〞50 38〞00 38〞50 39〞00 39〞50 40〞00 40〞50
得分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成绩 41〞00 41〞50 42〞00 42〞50 43〞00 43〞50 44〞00 44〞50
得分 12 11 10 9 8 7 6 5
成绩 45〞00 45〞50 46〞00 46〞50 47秒以上
得分 4 3 2 1 0
男女往返运球上篮技评标准表: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 差
分数 5 4 3—2 1—0
三、一分钟投篮:20分(达标16分、技评4分)
每名运动员给两次1分钟投篮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自投自捡,投篮时踏线无效(见图二)。男子投中8次为16分,女子投中6次为16分。见下表:
男 8 7 6 5 4 3 2 1
分值 16 15 14 12 10 8 6 4
女 6 5 4 3 2 1
男女一分钟投篮技评标准表: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 差
分数 5 4 3—2 1—0
四、 实战能力:40分。
测试者分成两队进行比赛,评委从测试者动作的正确、协调、连贯程度,技、战术运用水平以及配合意识等方面,独立对测试者进行综合评定。
实战能力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40—35分 34—31分 30—24分 23分以下
标准 动作正确,协调、连贯、实效;技术运用合理、运用效果好;战术配合意识强、实战效果好。 动作正确,协调;技术运用较合理、运用效果较好;战术配合意识较强、实战效果较好。 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战术配合意识一般、效果一般。 动作不正确,不协调;技术动作不合理、运用效果差;战术配合意识差、效果较差。
排球特长生测试标准
一、36米往返移动:20分
36米往返移动是在两个进攻线之间网下完成(A线至C线之间)。考生听到发令后,由A线启动采用向前移动的方式单手摸B线(中线),不得转身采用后退步双脚退至A线后单手摸A线,往返移动两次后,接左右移动用左手(右手)摸B线返回右手(左手)摸A线往返两次后,再从A线采用向前跑单手摸C线,转身返回单手摸A线,测试结束。(见示意图)
36米往返移动示意图
C
B
A
往返跑
(1次)
前后
往返
移动
(2次)
左右
移动
(2次)
评分方法:男子12″为20分,女子13″2为20分,每增加0.1″递减1分。(见评分对照表)
36米往返移动评分表
分值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男 12”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女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 14”1
分值 10 9 8 7 6 5 4 3 2 1
男 13”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女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 15”1
二、扣球技术20分(扣球16分、技评4分)
在4号位或2号位扣球,由3号位传球,先扣直线5次,再扣斜线5次。要求扣球路线清楚,扣球有力,扣成一次得1.6分。见图三:
直线区
无效区
斜线区
图三
4号位 3号位 2号位
技术评定标准
分数 评 定 标 准
4 扣球动作规范、连贯、协调;击球部位准确;扣球有力;技术动作稳定性好,线路清晰
3 扣球动作规范、连贯、协调;击球部位基本准确;扣球力量较大;技术动作稳定性较好,线路较清晰
2 扣球动作较规范、连贯、协调;击球部位较准确;扣球力量较小;技术动作稳定性一般,线路不清晰
1 扣球动作不规范;击球部位不准确;扣球力量小;技术动作稳定性较差,线路不清晰
“二传”可测试扣球或单独测试二传技术。
传球测试方法:二传从6号位跳动至2号位与3号位之间的传球点传球,顺网正面传球6次,背传球2次,成功1次得2分。
技术评定标准
分数 评 定 标 准
4 准备姿势、移动步伐、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规范、正确;技术动作稳定性好;动作协调,用力顺序正确
3 准备姿势、移动步伐、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基本规范、正确;技术动作稳定性较好;动作较协调,用力顺序基本正确
2 准备姿势、移动步伐、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较规范、正确;技术动作稳定性一般;动作协调性一般,用力顺序较正确
1 准备姿势、移动步伐、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不规范、不正确;技术动作稳定性较差;动作不协调,用力顺序不正确
三、发球技术:20分(发球14分、技评6分)
男:上手发球14分 女:上手、下手发球各7分
评分标准:女子两种发球,各发7个,男子上手发球连续发14球,每球落到比赛场地内得1分,否则不得分。
技术评定标准
分数 评 定 标 准
6 抛球稳、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正确;攻击性强、弧度低、落点集中;技术动作稳定性好
5—4 抛球稳、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基本正确;攻击性较强、弧度较低、落点较集中;技术动作稳定性好
3—2 抛球较稳、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基本正确;攻击性一般、弧度较高、落点较集中;技术动作稳定性较好
1—0 抛球不稳、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不正确;攻击性较差、弧度高、落点较分散;技术动作不稳定
四、 比赛:40分。
通过分组对抗比赛,评价测试者技术、战术临场实战运用情况,考查测试者在比赛过程中合理应用技战术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考查测试者在场上体现出来的判断、应变、协作、配合等能力以及素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技术运用标准
分数 评定标准
20—16 技术动作规范,技术运用合理;判断准确,应变能力强;击球效果好
15—11 技术动作基本规范,技术运用基本合理;判断较准确,应变能力较强;击球效果较好
10—6 技术动作较规范,技术运用较合理;判断准确性一般,应变能力较差;击球效果一般
5—1 技术动作不规范,技术运用较合理;判断准确性较差,应变能力差;击球效果较差
战术运用标准
分数 评定标准
20—16 战术意识强;战术运用多变、合理,实效性强;配合默契、熟练
15—11 战术意识较强;战术运用多变、合理,实效性较强;配合较为默契、熟练
10—6 战术意识一般;战术运用单一、实效性较差;配合默契、熟练程度一般
5—1 战术意识较差;战术运用单一、实效性较差;配合不默契、不熟练
音乐测试规程
一、加试资格:
凡在初中阶段参加过通化市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艺术大赛、艺术节演出和所在学校文艺汇演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可参加专业加试。
二、加试专业:
声乐:美声、民族
器乐:1、键盘乐器(钢琴、电子琴、手风琴)
2、其他类乐器(管、弦、打击乐器等非键盘乐器)
三、加试内容:
(一)声乐:美声、民族任选一种。
歌曲:指定歌曲一首,自选歌曲一首。70分,
乐理听音:(笔答)初中音乐教材范围内。30分
(二)器乐:自选乐曲一首。70分
乐理听音:(笔答)初中音乐教材范围内。30分
四、加试要求:
1、各专业不可兼报,考生只可以选择一种报考。
2、器乐类加试除钢琴外,其他乐器自备。
3、管弦乐器及民族乐器类加试时不允许使用任何伴奏。
4、声乐加试一律背唱。指定歌曲原则上应按原调演唱。
5、声乐加试伴奏自备。
五、加试标准及复习参考:
(一)声乐
1、演唱姿势端正、自然、放松、富有美感。
2、演唱时能较好的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自然。
3、演唱时咬字、吐字准确、清晰、做到字正腔圆。
4、演唱时能够正确把握歌曲的风格,韵味。正确的表达作品的内涵,有较好的表现力。
指定歌曲:
⑴、长城瑶 ⑵、乘着歌声的翅膀 ⑶、孤独的牧羊人
⑷、桑塔露琪亚 ⑸、大红枣儿甜又香 ⑹、小背篓
⑺、妈妈教我一只歌 ⑻、党啊、亲爱的妈妈
⑼、我和我的祖国 ⑽、祖国、慈祥的母亲 ⑾、我是山里小歌手
⑿、祖国像妈妈一样 ⒀、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⒁、我爱妈妈的眼睛 ⒂、让我们荡起双浆
(二)器乐:
1、演奏姿势和方法正确、自如。
2、能够达到曲目中所要求的各种技能技巧,有一定的基本功。
3、演奏清晰、流畅。
4、能正确表达乐曲的内容,准确把握乐曲的风格特点,有较好的表现力。
(三)加试乐理、视唱练耳复习要点:
范围:初中音乐教材内
基础知识:
1、音的物理属性,音名、唱名、五线谱、谱号、谱表。
2、各种单纯音符、附点音符、休止符的名称、形状、时值比例、音值的特殊划分,各种音符、休止符的一般写法。
3、节奏、节拍、拍号、拍子及拍子的种类、小节线、小节、终止线。掌握简谱、线谱中基本音符、附点音符的写法及双附点和附点的意义。节奏中的强弱关系及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掌握单拍子、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及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
4、掌握音符切分的特殊形式:三、五、六、七、九、二、四连音。
5、掌握各种变音记号的写法和意义
6、掌握调式、调性、能够识别各种调号。
7、掌握各种类型音程及其转位。
(1)掌握音程的概念及旋律、和声音程
(2)掌握音程度数和音数的意义和标记
(3)掌握基本音级间所形成的各种音程。
8、掌握各种三和弦的类型、标记和转位。
9、掌握常用速度术语、表情术语的含义。倚音、波音、颤音、回音的写法与用法
(1)倚音的类型;(2)波音的种类;(3)颤音的写法与奏法
(4)回音的分类及奏法
10、听记单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