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全国自考 - 广东自考 - 正文
广东省自学考试人格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代码:4269)
来源:5184 2008-11-20 17:22:28 【字体:小 大】

5、 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强化
        四、考核要求
   (一)、行为主义学习论的兴起
1、行为主义学习论的兴起(识记)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1、斯金纳对反应的分类(识记)
2、强化、强化物(领会)
3、强化的类型(识记)
4、强化物的来源(识记)
5、强化的安排(综合应用)
6、行为的消退、自然恢复、类化与分化(领会)
7、行为的塑造和矫正(领会)
           (三)、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论
             1、学习的四个要素(识记)
2、多拉德和米勒对学习的解释(识记)
3、恐惧的实验研究(识记)
4、二级泛化(识记)
5、冲突的类型(简单运用)
6、移置作用的特点(简单运用)
7、挫折和攻击(综合运用)
8、潜意识、神经症、系统脱敏的精神治疗法(识记)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1、观察学习的定义(简单运用)
2、行为习得与行为表现的区别(领会)
3、替代强化(综合运用)
4、观察学习的过程(识记)
6、 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强化(领会)
第九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心理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熟悉人本主义的五个中心论点
2、 掌握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实现论
3、 掌握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4、 掌握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
       本章重点: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实现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
       本章难点: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实现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五个中心论点
               第二节     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理论
      (一)、需要层次论
1、 动机理论的基本假设
2、 五种基本需要
3、 需要各层级之间的关系
4、 满足基本需要的条件与后果
(二)自我实现的理论
1、 自我实现的概念
2、 自我实现者的类型与特征
(三)、自我实现的条件与障碍
(四)、自我实现的途径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一)现象学与自我概念
(二)人格发展的基础——自我实现倾向与积极看待
(三)机能完善者的特征与形成
(四)自我实现倾向的受阻与恢复正常
1、 威胁的形成
2、 防御过程
3、 心理调整
4、 瓦解和崩溃
5、 重新整合
       第四节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
(一)、存在论
(二)、人格论
1、 人格的概念
2、 人格的特征
3、 原始生命力的发展
(三)人性善恶并存论
         三、考核知识点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五个中心观点
(二)、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实现论
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级之间的关系
满足需要的条件和后果
自我实现的概念
自我实现者的类型与特征
高峰体验
自我实现的条件和障碍
自我实现的途径
(三)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1、 罗杰斯的自我概念
2、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自我一致
3、 自我实现倾向
4、 积极自我看待的需要
5、 价值的条件
6、 机能完善者的特征
7、 自我实现倾向的受阻到恢复正常的阶段
(四)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
1、 罗洛•梅的存在论
2、 罗洛•梅的人格概念
3、 人格的特征
4、 原始生命力的发展阶段
5、 人性善恶并存论
四、考核知识点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识记)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五个中心观点(领会)
(二)、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实现论
1、需要层次论(综合运用)
2、需要层级之间的关系(领会)
3、满足需要的条件和后果(识记)
4、自我实现的概念(识记)
5、自我实现者的类型与特征(识记)
6、高峰体验(领会)
7、自我实现的条件和障碍(简单运用)
8、自我实现的途径(简单运用)
(三)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1、罗杰斯的自我概念(识记)
2、现实自我、理想自我、自我一致(领会)
3、自我实现倾向(领会)
4、积极自我看待的需要(领会)
5、价值的条件(简单运用)
6、机能完善者的特征(识记)
7、自我实现倾向的受阻到恢复正常的阶段(领会)
(四)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
1、罗洛•梅的存在论(识记)
2、罗洛•梅的人格概念(领会)
3、人格的特征(领会)
4、原始生命力的发展阶段(识记)
6、 人性善恶并存论(识记)
第十章    认知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威特金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论
2、 掌握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3、 掌握罗特的行为预测与控制点理论
4、 掌握人格的认知因素
         本章重点:威特金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论、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罗特的行为预测与控制点理论、原型、图式理论
         本章难点:威特金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论、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罗特的行为预测与控制点理论、原型、图式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论
          (一)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的实质与成因
(二)心理分化论
(三)对认知方式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一)人是科学家
(二)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
(三)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四)心理问题及固定角色疗法
(五)对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罗特的行为预测论与控制点理论
(一)行为预测理论
1、 行为潜势
2、 预期
3、 强化的效价
4、 心理情境
(二)控制点理论
(三)适应不良与行为改变
第四节       人格的认知因素
           (一)个体的认知变量
1、 能力
2、 译码策略
3、 预期
4、 主观价值
(二)原型
(三)图式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一)、威特金的认知风格与心理分化理论
认知方式或认知风格
场依存——场独立
心理分化论
心理分化的三个指标
(二)、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1、 人格结构
2、 构念
3、 CPC循环
4、 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5、 心理问题的成因
6、 固定角色疗法
(三)罗特的行为预测论和控制点理论
1、 行为预测论的主要观点
2、 行为潜势、特殊的预期、类化的预期、强化的效价、心理情境等概念
3、 控制点理论的主要观点
4、 控制点、内控、外控等概念
(四)人格的认知因素
1、 个体的认知变量
2、 原型对人格的解释
3、 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
4、 图式的概念
        四、考核要求
(一)、威特金的认知风格与心理分化理论
1、认知方式或认知风格(领会)
2、场依存——场独立(运用)
3、心理分化论(领会)
4、心理分化的三个指标(识记)
(二)、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1、人格结构(识记)
2、构念(领会)
3、CPC循环(识记)
4、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识记)
5、心理问题的成因(领会)
6、固定角色疗法(识记)
(三)罗特的行为预测论和控制点理论
1、行为预测论的主要观点(综合运用)
2、行为潜势、特殊的预期、类化的预期、强化的效价、心理情境等概念(领会)
3、控制点理论的主要观点(简单运用)
4、控制点、内控、外控等概念(领会)
(四)人格的认知因素
1、个体的认知变量(识记)
2、原型对人格的解释(简单运用)
3、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领会)
4、图式的概念(简单运用)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考试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者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
一、《人格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人格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人格心理学》考试大纲明确了人格心理学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度和广度,规定了人格心理学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人格心理学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人格心理学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教材、掌握人格心理学的课程内容、知识范围的依据,也是进行人格心理学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人格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人格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是学员进行人格心理学的自学和参加考核的依据。《人格心理学》教材是学习掌握人格心理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教材的内容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应在保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可以是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其难度与深度与考试大纲的规定并不需要保持一致,而是可以适当加深和扩展。也就是说,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和深度,教材中一定要具备,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难度,在考试大纲中可以不作要求,而作为学员自学时的自选内容。对于考试大纲中推荐使用的教材,其中内容与考试大纲不一致的内容或难度,学员在学习时应以考试大纲中的规定为准。
三、《人格心理学》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人格心理学》自学考试推荐使用的自学教材为《人格心理学》郑雪主编,广东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指导
考生应根据本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地学习本课程推荐使用的《人格心理学》(郑雪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它既是自学应考学员的主要学习材料,也是命题的根据。在同时使用其他教材的时候,应以推荐教材为主,以其他教材为辅,加深对推荐教材重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很多,学员应密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真理解、真正领会各个概念、理论等的含义,切忌观点含糊不清、概念掌握不准、也不应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人格心理学中有不少要求能够运用的知识点,学员应注意在学习的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己对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的实际分析、贯通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社会助学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制定的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领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引导考生防止自学中的偏向,切忌误导考生死记硬背、押题、猜题的不良学风。
六、关于考核内容和目标的说明
   (一)关于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是由有关知识构成的子系统。人格心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的专门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由这些众多不同层次的知识子系统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知识结构,这也是本课程的考核重点。
(二)关于考核知识点的层次。本大纲考试知识点是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应得到的能力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知道本课程中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或识别。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考生在简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