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都知道在公务员、事业单位这样的公职类面试中,有一种题型叫做综合分析现象类的题目。这类题目特点鲜明,往往以新生社会现象、新闻热点为主,考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主要涵盖近一两年来国内及各地方发生的热门话题,与当今的国家政策或者方针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
很多考生认为,一些比较“敏感”的新闻和话题在招录公职人员的考试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会忽视这样一些题目,没有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思考这些问题,而且在考场上一旦遇到,也禁锢在固定思维内,以至于欲语还休,心里有所顾虑而不敢回答。
2013年8月内蒙古区直事业单位的真题考到了最近很热的”上海法官集体招嫖”以及背后的“司法掮客”事件,问考生对法官触犯道德底线的问题有什么看法。这就是一道很典型的“敏感问题”。这样的考题首先要求考生要对当前社会上发生的新闻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其次要求考生对法官这个代表着公平正义的职业以及法律工作也有一定的认识,最后还要求考生能够找准答题角度,因为只要找对角度,再“敏感”的问题都能向传播“正能量”转化。
对于这道题目,可以先简单陈述此次事件,谈法官违纪违法的危害性,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从整体上看法院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再次也不能否认,人民法院队伍在纪律作风、反腐倡廉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最后一定要把重点往积极、正面的方向引,着重谈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如:全国法院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8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汲取上海法官违纪违法的教训,对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纪律作风建设进行了部署。显示出最高法院从严管理、建立健全加强纪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决心和行动,从而把题目的重点引到积极的方面来。
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命题趋势,我们广大考生在备考时一定不能忽视所谓的“敏感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审视这个问题,多看看相关新闻报道,尤其要注意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为此做出的积极努力,以及官方媒体所做出的相关评价;如果在考场上遇到“敏感问题”时,要把它往积极、正面的方向转化,千万不要再从消极、负面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只能是作茧自缚,影响考官对考生的整体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