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第1页(共4页)
合肥市2015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共132分,每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B C D C D B B B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A D C B B D C A C B D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B C C A B A C D C D A
第Ⅱ卷(共168分)
34.(共32分)
(1)火山(4分)(答山峰得2分);裂谷(东非大裂谷;或谷地)(4分)
在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张力(或地幔物质对流上涌,产生巨大的张力)作用下,地壳中的
岩体发生断裂错动(或水平张裂),形成断层(2分),两个断层(或多个断层)之间的区域下
沉,形成裂谷(或地堑)(2分)。断层处地壳薄弱,岩浆沿着管状裂隙喷出形成众多火山(2
分)。
(2)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2分),纬度较低,终年炎热(2分);受(埃塞俄比亚)高原阻挡,
夏半年 M 处位于湿润的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少(3分);冬半年,从阿拉伯半岛沙
漠地区吹来干燥的东北信风(信风吹向赤道地区,气温上升,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形成
热带沙漠气候(3分)。
(3)劳动力丰富廉价;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落后,急需外来投资,与中国经济互补性
强;欧美市场需求多,本国市场潜力大;交通条件日益改善;国内社会环境和平稳定;(中埃)
两国政府和人民关系友好。(8分,每小点2分,任答4小点满分)高三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第2页(共4页)
35.(共24分)
(1)分布规律:东南多(超过800毫米),西北少(不足50毫米)(2分);靠近祁连山山地地
区降水多(2分)。
原因:东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大,而西北地区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4分);祁
连山山脉对气流抬升作用较为明显,迎风坡降水较多(2分)。
(2)优势自然条件:光照充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强(2分);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
(2分);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2分);沙质土壤,土质疏松(2分)。
问题:土壤盐渍化(次生盐渍化或次生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板结(或土壤质量
下降)。(3分)
对策:合理灌溉(防止大水漫灌,排灌结合);注意植被(草地)的保护,合理调整农作物结
构等;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或减少化肥的施用)。(3分)
36.(30分)
(1)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圈地法令的颁布;农业革命的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
大农场的推动等);工业革命的进行。(8分)
(2)英: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或答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内生性经济发展模式。)
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或答斯大林模式)(4分)
工业化模式原因:小农经济占有优势;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加强国防;为了迅速改变
国家工业落后面貌。(8分)(言之有理亦可)
(3)主要特征: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或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个体经营)(4分)
关系:土地制度变革制约工业化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是土地变革的重要结果(答相互推
动的具体表现也可相应赋分);土地制度变革和工业化之间保持适度平衡(或协调发展),才
能使经济可持续发展。(6分)
37.(26分)
(1)特点:全方位多边外交。(3分)
原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和而不同”的民族精神;符合国家利益;具有广泛的适
用性。(9分,答三点即可)
(2)观点1:弱国有外交(2分)。我同意此观点 (2分)史实: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
据理力争,拒签和约;抗战时期,中国打败日本法西斯,废除列强治外法权,我国是联合国创
始会员国;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成就;日本明治维新后外交。(6分)(两例即可)高三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第3页(共4页)
由此可见,弱国外交需要审时度势,讲究外交智慧和胆识,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联合
国和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都认同国家一律平等;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推进,国际交往将逐
步发展为平等的外交。国弱未必外交弱,兵败未必外交败。因此,弱国有外交。(4分,回答
出2点即可)
观点2:弱国有外交(2分)。我不同意此观点(2分)史实:《南京条约》等近代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的签订;日本幕府时期的“黑船事件”;《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归列强共同支配局面;德
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强占苏台德区。(6分)(两例即可)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以国力为基础的。国家综合国力孱弱时很难进行平等外交;如果
一个国家不能审时度势,软弱无能,也就不能维护国家利益;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导致国
际政治秩序的不平等,弱国在外交上丧失话语权。因此,弱国无外交。(4分,回答出2点即
可)
若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可适当赋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38.(28分)
(1)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但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
了波动性,其中受政策红利的影响,改革开放、体制转变以及“入世”等政策的实施对经济的
推动作用巨大。(4分)长期依赖高投资、高储蓄、高耗能的高增长,积累的矛盾和风险逐步
凸显,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出现持续下行现象。(4分)
哲学: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中国经济受“三高”与“三大红利”的影响,长期保持持续高
速增长;(2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国经济在过去三
十多年里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波动性;(3分)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
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中国经济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逐步告别高
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的新阶段,使得经济增长出现了新特征,要因时制宜地转变增长模
式。(3分)
(2)①提出上述要求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决定的;(3分)②坚持与时俱进
是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3分)③提高驾驭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是不断
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需要;(3分)④强化舆论引导是坚持党的指导思想,践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3分)
(若考生回答其他观点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高三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第4页(共4页)
39.(28分)
(1)①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无形资产的投资
和经营能力占 GDP比率均低于美国,我国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不足。(3分)启示我
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5
分)
(2)①实践具有能动性。转变观念,增强企业的投资引力说明了这一点。(2分)②真理
是具体的。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3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在经济发展中,逐步认识到
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并重视策略调整与观念转变,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3分)
(3)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塑造国家形象需要全面加强国家的经济、
政治建设,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3分)②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
新的同时,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3分)③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
精神。(3分)④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分)
(若考生回答其他观点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