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闻静)2014年,是北京市开放“异地高考”的第一年。3月25日,北京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下称“规定”)明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据2月23日《北京日报》报道,2014年,共有409名随迁子女申请在京参加高考。经该市教委、公安局、人社局及区县街道办审核,有121人符合条件,最终实际报名的有114人,不到申请人数的四分之一。
这意味着,2014年,随迁子女在京参加统一高考的人数仅为114个,而且这些考生,无论成绩如何,都只能报考高等职业学校,不能报考普通的本科院校。
同是3月25日,北京教育考试院还公布了高职院校“单考单招”办法。据财新记者了解,“高职单考单招”考试时间与全国高考一致,也是6月7日至6月8日。这意味着,随迁子女无论是参加高职单独招生,还是在京参加统一高考,今年都将无缘普通高校。
此前的2013年9月,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下称《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申请在京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报考高职院校。
北京《办法》规定,北京高职招生考试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高职学校自主招生。这种招生,由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组织考试,一般是在3一4月考试,并完成录取。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职或职业高中学生都可报名。
第二种是高职院校单考单招。考试采取“3+X”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X”指高职学校组织的综合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考试。考试时间与全国高考一致,普通高中应届生不能报考;文化课试卷与普通高考不同,实行单独命题。
第三种是通过统一高考,参加“高会(即高中会考)统考”。该考试面向普通高中应届生,分文史类和理工类,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数学(理)、外语。录取时,高职学校将根据考生语数外三科统考成绩,结合高中会考相关科目的成绩,确定录取标准。
2012年12月31日,北京市公布异地高考“改革”过渡方案。
该方案规定,自2014年起,外地户籍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可在北京参加高职院校的考试录取。但是,前提是这些孩子的家长须在京有合法稳定的住所,稳定就业满6年,在京连续缴社保满6年,随迁子女还需具有该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教育3年。
2014年,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18个省份将开放“异地高考”,加上2013年已开放的12个省份,全国共有30个省份开放“异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