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增设新专业
今年不少高校在京开设新专业,比如在以往政治经济与哲学、古生物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三个交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今年,北大元培学院增设整合科学实验班,计划招生20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首设实验班,计划招生30人。北化工今年新增了包括金融数学分流专业在内的数学类大类招生专业,北交大新增统计学专业。
人大信息学院今年也新增软件工程专业,在招生时专业名称为理科实验班,按照大类招生,学生录取后根据个人意愿可以分流到数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和软件工程等5个具体专业学习。此外,北京物资学院新增质量管理工程(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专业,只招理科生。
今年,不少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扩容。比如北化工增设了与美国底特律大学的合作办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首次在京计划招生15人。该专业参加北京市一批次录取,不设专业级差,理工类考生可单独填报该志愿,入学后不能转专业。北交大新增了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合作院校为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北邮与伦敦大学合办电信工程及管理、电子商务及法律、物联网工程等三个专业,北林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实施的生物技术、木材科学和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也继续在京招生。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这些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都属于高收费专业,录取时只招收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报不录。
贫困专项计划大幅增加
为了落实教育部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考入重点大学规模的要求,今年,部属高校都在招生总数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抽调了部分分省计划,用于贫困专项招生计划的增量以及专门针对优秀农村学子的不少于2%的自主选拔名额。
记者了解到,在贫困专项招生计划中,各校增幅较大。比如清华的贫困专项计划预计将翻两番,从去年的60人增加到240人,面向农村生源的自主选拔“新百年自强计划”也大幅增加,共认定了111人,远超过教育部要求的2%(清华大学每年本科招生总数为3300多人)。
此外,各校的贫困专项计划数量均大幅增加。比如北化工由50人增加到了180人,北邮从50人增加到了240人,北林从60人增加到了200人,北交大从50人增加到了210人,北科大从50人增加到了160人。
今年,不少高校放在提前批次进行的国防生招生数量也有所增加。比如人大今年首次在京投放国防生计划,一共招收4人。北交大今年国防生招生总计划为85人,在京计划招生6人,首次招收文科考生。而去年,该校在京的国防生计划仅为1人。此外,清华大学也表示,无论招生结构怎么调整,“出于人才培养的战略考虑”,该校的国防生、定向生以及飞行员班招生规模都将继续保留且稳定保持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