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10月22日讯 21日,北京市公布多项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高考降低英语分值”备受关注。北京的改革能否将多年被国人崇敬的英语拉下“神坛”?此举会否冲击庞大的英语学习市场?
英语“虚火旺”
过了四岁学英语
家长都担心晚了
10月8日,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位于北京崇文门附近的某英语培训机构就挤满了赶来上课的孩子。仅仅一上午,该培训机构就有八个班同时开课,每个课堂都有十多个孩子,两岁半到十二岁不等。
在医院工作的北京市民穆女士的女儿从四岁半就开始上英语培训班,至今已有一年时间。
据某知名少儿英语教育学校项目总监赵女士介绍,这家以三岁至十四岁孩子为主要对象的英语培训机构,每年的整体增幅都保持在30%左右。“在我们这里参加培训的孩子最小三岁,四岁左右是主要人群,年龄再大点的,家长都担心晚了。”赵女士介绍说。
“大家都在学,我们不学就会落后。”北京市民高女士虽然没有为孩子报英语辅导班,却为孩子找了一名美国外教,教学内容以听、说为主。她说:“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的英语听说能力。孩子平时放学回家后会花一个半小时学习,其中英语要占半小时左右。孩子平时在休息时也会看英语动画片、听英语朗诵。英语成绩好了,对今后的中考、高考都有好处。”
学外语的
最多不超过5%能“说”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融入世界的步伐,英语热在中国已持续二三十年。很多城市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开始教英语,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给孩子报名参加英语课外辅导班。
长期的“英语热”催生了庞大的英语学习市场。如今,英语培训机构遍布各大城市,“外教授课”“一对一”等广告招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家长每年投入上万元甚至数万元用于孩子的英语学习。
但是,过度注重英语的考试功能、英语教育低龄化等,时常被质疑和诟病,尤其是功利化的教学并没有让英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所有学英语或其他外语的人中,真正能学会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不超过5%。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确实存在很多弊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付出很大的精力但收效很小。中高考应该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引导作用。
教育部前发言人
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
9月8日、9日连续两天,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以“每日一呼”的形式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救救汉语!”
网友就此微博发表了不同看法。赞成取消小学英语课的网友认为,现在似乎出现了“全民疯学”英语的现象,学英语有点过于泛滥,对于传统文化反而重视不够。
针对这一话题,有门户网站专门进行了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近万投票中,有82.8%的网友表示赞同。此外,也有15.3%的网友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现在考试这么重视英语,不得不学”。
新华
时评
降低英语分值绝非放慢向外部学习
北京市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在网络调查投票和专业人士那里获得较高评价,但也有人担心英语分值降低会影响国民英语能力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向外学习、走出国门和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共同催生了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热,这是中国人打破保守、走向开放的重要伴生现象。但是,目前基础教育中,英语笔试过重过难过频,能够传授优质英语的教学人才过少,导致英语教学严重走偏,表现在几乎所有学生都背起过重的英语学习负担,其中喜欢英语、能用英语交流和工作的人才严重不成比例。降低英语分值并同时提高口语的比重应当对此有纠偏功能。
降低英语考试分值绝不是英语学习不重要,不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步子变小。降低英语分值之后,把众多学生从过重的英语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还应当采取配套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于外语和涉外专业人才的选拔、培育,并做强做精外语等涉外专业类校院和研究机构,为国家对外开放培育更多更好专业人才。
新华社
[江苏落点]
给英语降温,江苏会不会跟进?
方案未出台,但这是大势所趋
继山东高考方案之后,北京高考新方案昨天下午公布,其中高考英语成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考生可选最好的成绩记录到高考总分的消息备受关注。由于这一方案和江苏前期传出的高考新方案在大方向上极为相似,再次引发中学和家长的关注。业内人士称,从各地情况来看,英语的地位降低将成大势所趋。
江苏调研一致要“给英语降温”
从山东将英语听力“踢”出高考,到北京减少英语分值、改为社会化考试,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似乎正在撼动,这一动态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关注。
“江苏最早传出的高考新方案不也是说英语一年两考,取最好的成绩计入高考成绩嘛!”看到北京的高考方案,一位高一家长说,“看来,前期江苏传出的高考新方案并非空穴来风哦。”
南京一位校长参与了近期江苏高考改革方案调研会。他透露,在调研会上,虽然大家有些观点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就是普遍认为:在高中的学分中,英语和语文一样高,也就是说把英语放在和母语一样高的位置,这是很不合理的。而在高考三门计分科目中,英语几乎占到三分之一的江山,也是匪夷所思的。“大家几乎统一认为,现在英语应该适当降一降温,地位适当降一降。”
降低英语地位是大势所趋
江苏会不会也跟进山东、北京的做法?一位参加江苏高考调研的老师介绍,国家教育部关于高考改革的大框架就是“2+2+N”,各个省的高考新方案的制定都是在这个大框架下进行的。“第一个‘2’是指每年两次的英语考试;第二个‘2’是指语文和数学两门主科;最后一个‘N’是指其他统称为‘副科’的科目。”他说,前期江苏已经基本明确“进行高考英语一年两考试点,参加两次英语高考的学生,可选取成绩最高的一次作为高考成绩”,但是因为各个方面的原因,最终是否这样操作,还没有确定。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说,不管北京的高考方案如何,江苏高考方案目前还没有最终形成,正式出台的时间也还没有时间表。
不过教育界人士指出,从全国各地的动向来看,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将成为大势所趋,至于具体做法,江苏可以通过一年两考、抬高高考其他科目分值等方式来实施。记者 王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