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他们是如何写出高考满分作文的
来源:东南网 2010-7-2 【字体:小 大】
关于今年高考优分作文的争议不断。但不管怎样,在这些高考优分作文的背后,还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铺陈。让我们走近其中三位优分作文得主,看看他们是如何写出优分作文的。

相对于高考状元来说,高考单科状元的学习经验更有借鉴意义。为给考生提供第一手的“学习经”,记者昨日采访了考生最为关心的数学、英语这两门学科的高考单科状元,希望她们的学习心得对广大学子有所启发。
数学 稳扎稳打,基础很重要
许颖(厦门一中理科学生,数学142分)
    平时我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突出,相对于那些很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来说,我的数学成绩只能算是中上。但我的数学成绩很稳定,一直维持在130—140分,高考能取得高分,关键在于平时的基础扎实,外加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
    高中三年,我并没有参加什么数学奥赛班,平时的学习就是跟着老师走。我有整理错题的习惯,考试之前都会翻一翻。错题本不仅记自己做错的题,也记那些自己做对但觉得很有价值的好题,如包含知识点很多的好题。
    我个人认为,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的思想方法非常重要,这比多做题的效果来得更好。因为一旦把握了思想方法,同一类型的题,万变不离其宗,以后碰到同类型的题都会做。
    在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上,建议可以把平时做的同类型的题归纳在一起,然后分析这些题的切入点、解题思路,最后总结出它的解题方法。
    平时,老师也会做这方面的总结,如果自己不善于总结的话,这时就要认真听,做好笔记。
    对我个人而言,笔记很重要,课本用的其实不多。平时上课,老师讲到的知识点,我都会认真记下来,光笔记我就做了3本。
    对于数学这一学科,自信很重要,很多学生一碰到难题,就觉得自己不会做,特别是在考场上,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最后一道题肯定不会做,千万不要这么想,应想着自己能做多少是多少。如果碰到不会做的题,也不要想太多,没有关系,尽力而为。
    在数学这一学科上,我属于稳扎稳打型,平时把能做的题尽量做好。我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划定目标,比如说数学成绩要保持在130分以上,尽量冲到140分,最后一题的解答,能冲多少是多少。
    此外,基础不能忽视,不要只想着难题,因为考场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基础题是最保险的,而难题说不准。考试时,要确保能得分的不要丢分。我也曾出现过前面基础题错很多,后面大题扣很少的情况,而最后的成绩很“崩溃”。
    总之,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对自己有信心,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英语 多花时间,从语法入手
郭安莉(双十中学理科学生,英语144分)
    学好英语,需要多花点时间,而兴趣是前提。
    学习英语,我首先从语法入手,感觉这样学得比较踏实。在语法的学习上,我主要是看语法书。
    初中时我们就开始接触语法,但不少同学初中学完并不“开窍”,很多都是大概明白是这么回事,但又不知老师具体讲什么,这多半是因为语法不够熟练。我当时买了《无敌英语语法书 (初中)》,高中则买高中版,特别是高中,从头学,深入学习语法,把老师讲过的知识点都串起来。
    高一高二时间比较多,每天晚自习快结束时,我都会抽出十几到二十几分钟,看全英文的读物。高一时,如果自己各方面学习调控得比较好,家庭经济允许的话,还可以请个外教。高一时,我就请了个外教,从外教身上,你不一定学到很多具体的语法句型,但可以让自己的英语说得更流畅。与外教的交流很“随意”,不一定是坐在家里聊天,还可以去逛逛SM等商场,边走边聊,实战演练,培养自己在英文方面的素养。
    平时,我还会看一些新概念英语。很多同学在初中时就把新概念一、二看完,高中时接着看第三本。“新概念三”中有一些比较经典的单元,一些经典的文章,可以尝试背诵,熟到人家说出上一句,你就可以说出下一句。
    在听力上,从初中开始,我就有意识地进行强化,高一时有抽出专门的时间强化英语听力。除了老师布置的听力作业外,我还会自己额外买些听力材料。做听力题时,老师往往是听完一遍后再发材料,这时你一定要把材料弄懂。
    写作25分,可以说是一大头。在写作时,句型很重要,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平时阅读时,一些比较好用的、写得不错的句型,自己要善于做整理,而不是到考试时,在脑子里构思句型,这样的效果并不好。
    英语学习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特别是到高三,你会接触到非常多的练习,如完形填空、阅读题,很多同学会做很多,做完后就觉得完成任务了。其实还不够,特别是做阅读题时,会出现生词,很多人可能就随便查一下字典就跳过了。我的做法一般是在生词下做个记号,做完后,查字典,花个5到10分钟的时间,把这些生词记下来,使下次的阅读没那么多的障碍。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分省高考动态全国综合   北京高考   天津高考   上海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山东高考   江西高考   安徽高考   广东高考   广西高考
    海南高考   黑龙江高考   辽宁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河南高考   河北高考   湖南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重庆高考
    云南高考   贵州高考   新疆高考   西藏高考   陕西高考   内蒙古高考   甘肃高考   宁夏高考   青海高考   港澳高考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古巴留学
    成绩查询
    福建高考
    录取分数线
    高考状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高考作文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招生章程
    高考试题答案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政策
    新生报到
    录取查询
    高考模拟题辅导高考语文习题   高考数学习题   高考英语习题   高考政治习题   高考历史习题   高考地理习题   高考物理习题   高考化学习题   高考生物习题   高考综合习题
    高校访谈
    招生专业
    高职单招
    福建省质检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复读
    高招诈骗
    港澳台联招
    高中新课程
    高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