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高招诈骗 高考工具 高中新课程 艺术高考 高校频道 历年分数线查询
全国高考 北京高考 上海高考 广东高考 山东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天津高考 陕西高考 湖南高考 福建高考 重庆高考 安徽高考 辽宁高考 江西高考 海南高考 宁夏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广西高考 云南高考 新疆高考 黑龙江高考 青海高考 甘肃高考 西藏高考 河北高考 贵州高考 河南高考 内蒙古高考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福建高招填报志愿讲座:高中低分考生 填志愿策略不同

来源:福州新闻网 2012-6-30 10:30:09

  福州新闻网讯 29日晚,“福州晚报高招填报志愿金牌导师讲座”第三讲开讲。我省资深高招填报志愿专家黄增华,现场指导考生家长如何填报志愿。

  本一低分考生 不妨“挖金矿”

  本一批的考生怎么填报志愿?黄增华进行了分类。

  第一类是高分型考生,理科前1400名、文科前400名的考生,都可以归入这一类。这部分考生可以“三冲一保”。比如,考生可以把厦大放在最后一位,前面三个志愿都拿去冲一冲。在选择“保”这个档次的学校时,要采取位置和位置对比的方法,特别是“985工程”学校。

  第二类是中分型考生,要按照“慎冲、求稳、确保”的方法去填报志愿。比如,处在2000名的考生,可以把往年最低录取分、平均分在2000名位置的院校作为“冲”和“稳”的目标,把平均录取分在3000名至5000名的学校作为“保”的目标。

  第三类是低分型考生,这些考生也就是刚上本一线的考生。如果一定要在本一批走,可以考虑提前批,选择往年录取分刚上本一线的院校。如果自己觉得大不了去本二,也可以冲一冲,留意本二批次中的“凤头”院校。

  本二低分考生 力求榜上有名

  黄增华建议上本二线的考生要立足“榜上有名”

  本二批中的高分型考生,包括本一下来的、本二接近本一的考生。这类考生可以前4个志愿“冲”,后两个志愿“保”。

  中分型考生,可以选择4个公办学校“冲”,两个民办学校“垫”。

  低分型考生,指高出本二线几十分的考生,这些考生往年只能上本三。对于这类考生,黄增华给出8个建议。第一,立足榜上有名,6个志愿都不要“冲”。第二,找农林矿等冷门学校中的“金矿”。第三,考虑西北、西南、东北的学校。第四,省内三明、宁德、南平、龙岩的学校。第五,往年生源不足、有参加征求志愿的学校。第六,经济条件许可,可考虑一些中外合作或闽台合作办学的学校。第七,今年和去年刚刚整合的一些学校。第八,拿一两个志愿冲公办校,剩下四到五个志愿填民办校。另外,黄增华也指出,线下20分的考生也不要轻易放弃本二批次志愿,因为有些学校招不满会降分录取。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因人而异

  考生该如何从众多高校中选择出自己心仪的院校呢?黄增华建议,考生首先挑选出几个自己都能达到的院校,满意度最高的放在第一位。其次,注意学校排序不能倒梯度。再次,专业满意率高的大学优先选择。

  那是不是所有考生都要填写“服从调剂”呢?黄增华说,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分型考生想追求名校,就要“服从调剂”。本一线上低分型考生,可考虑不服从,即使掉到本二还是“鸡头”。本二线上每个志愿都要愿意调剂,不然退出来到征求志愿,即使分数高,也可能会掉到专科去。

  “福州晚报高招填报志愿金牌导师讲座”30日晚将继续举行,天津大学福建招生组组长杨则燊主讲《如何实现填报志愿最大效益化》。欢迎考生家长前往东南眼科医院宝龙老院区和金山新院客服处领取门票,咨询电话38286666。

  (福州晚报记者 林铭/文 石美祥/摄)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